首页 理论教育 19世纪的教育发展及其特点

19世纪的教育发展及其特点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马来语教育为原生教育系统外,英文、华文和泰米尔文教育皆因外来移民或殖民者而形成,且大多发韧于19世纪。19世纪初海峡殖民地出现华人办的私塾,1815年马六甲共有9间私塾,约有160多名学童读书。政府也办了少量泰米尔文学校,到1905年,马来联邦共有13所官办和教会办的泰米尔文学校。19世纪上述三种源流的教育基本上是旧式教育,存在族群和方言、种姓的隔离,接受教育的人极少。而这一时期出现的英文学校则是最具现代教育理念的。

19世纪的教育发展及其特点

除马来语教育为原生教育系统外,英文、华文和泰米尔文教育皆因外来移民或殖民者而形成,且大多发韧于19世纪。

马来文教育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茅屋教育”,二是马来语书面语学习

“茅屋教育”(Pendidikan Pondok)是指以村落为单位进行的《古兰经》诵读学习。教授对象仅限于马来男童,教学内容是经文的背诵和阿拉伯字母的写法,教学语言是阿拉伯语和马来语。教师大多是马来村庄的伊玛目或者有文化的男性长辈,村中的茅草屋或者教师的住所便是教学场所。对于这一时期的大部分马来人而言,完成《古兰经》诵读后,再继续学习书面马来语的意义已经不大,因为口头马来语已通晓,书面马来语所使用的爪威文与阿拉伯字母相比显得不够“有用”,故大部分平民马来男性都选择在生活中使用“巴刹马来语”(Bazaar Melayu),即口语化的通俗马来语,在伊斯兰教场合使用阿拉伯语。马来人的“茅屋教育”学校没有精确统计,从已知史料看,1872年海峡殖民地只有16所马来文学校,学生约600人,1892年增至189所,学生超过7,000人,1896年马来联邦有130所马来文学校,学生超过4,000人(表3-3)。过去马来女性完全没有接受正式教育的机会,只学习一点以祈祷和朝觐为目的的《古兰经》经文诵读。但到19世纪下半叶,也出现少数马来女子学校,1883年柔佛建立了第一所马来女子学校,新加坡建立五所,1884年槟城开办一所,主要学习《古兰经》和阿拉伯文[99]1900年第一家马来师范学院马六甲建成,该学院为马来语学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提供为期3年的培训课程,学费和住宿费都是免费的,以为英属马来亚的马来文学校提供马来师资。

表3-3 海峡殖民地和马来联邦马来文学校数量

数据来源: P. Loh, The Nineteenth-Century British Approach to Malay Education, Jurnal Pendidikan(《教育学》),Vol I,No. 1,1970,p.1-17.

华文教育主要是传统的私塾。19世纪初海峡殖民地出现华人办的私塾,1815年马六甲共有9间私塾,约有160多名学童读书。1829年新加坡有3间私塾,招收40多名学童。随着华人移民增多,私塾也随之增多,到1884年,海峡殖民地共有私塾115间,较著名的有新加坡的崇文阁(1849年)、萃英书院(1854年),两校都是福建籍华商陈金声倡建。还有毓兰书室、广肇义学、乐英书室、培兰书室、养正书屋等。[100]1886年吉隆坡有私塾33所。[101]砂拉越出现私塾较晚,1870年石隆门出现一间私塾,有11名学童。[102]这些私塾只是中国旧式教育的翻版,使用的课本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诗帖》、《四书》、《孝经》、《大学》、《论语》,学习识字、书法和珠算。学习环境比较恶劣,“学塾设备,因陋就简,既无科学设备,又无课外活动,黑板脱漆,桌椅支离破碎,十分寒伧。课室只有一间,学生不论多少,拥挤一处,光线暗淡,空气污浊。”[103]

泰米尔文教育最早始于1816年,1886年吉隆坡有泰米尔学校33所。[104]后来随着橡胶园的兴起,一些橡胶园开设泰米尔文学校,以吸引劳工。政府也办了少量泰米尔文学校,到1905年,马来联邦共有13所官办和教会办的泰米尔文学校。[105]这些学校只教授简单的读写。

19世纪上述三种源流的教育基本上是旧式教育,存在族群和方言、种姓的隔离,接受教育的人极少。而这一时期出现的英文学校则是最具现代教育理念的。

英文教育开始于19世纪初。1816年英当局在槟城开办槟城义学(Free School),1820年在马六甲开办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1823年在新加坡开办莱佛士学院(Raffles Institution),最初设想莱佛士学院设立三个院系,即:英语及科学研究学院,华语学院和马来语、布吉斯、泰语学院。但因莱佛士因病回国等原因,最后只有小学部得以开办,教授英语、华语、马来语。

在政府推动下,1872年,海峡殖民地已有英文学校19间,学生2,600人。还有少数女生也接受英文教育,1844年,莱佛士学院开始招收女生,成为新加坡首家开办女校的中学。1879年,女校部分独立建校,成为莱佛士女子中学(Raffles Girls’ School)。[106]在槟城还建有圣乔治女校。到1901年,海峡殖民地英文学校注册的男生的族群人数分别是:欧洲人200人,欧亚人900人,印度人1,600人,马来人400人,华人4,500人。从1901年人口普查来看,海峡殖民地5—14岁人口中,上英文学校的各族群人数如下:欧洲人242人,欧亚人976人,印度人3,422人,马来人24,971人,华人16,144人。[107]

【注释】

[1][英]康斯坦丝 · 玛丽 · 藤布尔:《新加坡史》,欧阳敏译,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3年,第52页。

[2][英]康斯坦丝 · 玛丽 · 藤布尔:《新加坡史》,第61页。

[3][美]芭芭拉 · 沃森 · 安达娅、伦纳德 · 安达娅:《马来西亚史》,第147-148页。

[4]K. G. Tregonning, Straits Tin: A Brief Account of the First Seventy-Five Years of the Straits Trading Company, Ltd., JMBRAS, Vol. XXXVI, Pt.1, 1963, p.8.

[5]Lin Ken Wong, The Malayan Tin Industry: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Western Industrialization on Malaya, in K. G. Tregonning, ed., Papers on Malayan History, Singapore, 1962, p.186.

[6]Lin Ken Wong, The Malayan Tin Industry to 1914, Tucson: Arizona Press, 1964, p. 16.

[7]聂德宁:《试论“邦咯条约”的签订及其后果》,《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90页。

[8]《邦咯条约》的英文全文参见Khoo Kay Kim, The Pangkor Engagement of 1874, JMBRAS XLVII(1), 1974, pp. 10-12.

[9]R. J.Wilkinson, Papers on Malay Subjects, Federation of Malay States Government Press, Kuala Lumpur, 1908, p.177.

[10]Tan Kim Hong, The Chinese in Penang: A Pictorial History, Penang: Areca Books, 2007. [澳]颜清湟:《海外华人社会变革与商业成长》,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4页。

[11]D. J. M.Tate, The Making of Moder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18.

[12]K. Chubbuck, Letters to Henrietta by Isabella Lucy Bird, UPNE, 2003, p.56.

[13]K. G. Ooi, Southeast Asia: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from Angkor Wat to East Timor, ABC-CLIO, 2004, p.287.

[14]E. Sadka, The State Councils in Perak and Selangor 1877—1895, in K. G. Tregonning, ed., Papers on Malayan History, Singapore, 1962, p.45.

[15]W. Linehan, A History of Pahang, JMBRAS, Vol. XIV, Pt. 2, 1936, p.3.

[16]G. Jacob, The Raja of Sawawak: An Account of James Brooke, London: MacMillan, 1876, p.14.

[17]N. Barley, White Rajah: A Biography of Sir James Brooke, London: An Hachette UK Company, 2002, p.33.

[18][美]芭芭拉 · 沃森 · 安达娅、伦纳德 · 安达娅:《马来西亚史》,第152页。

[19][美]芭芭拉 · 沃森 · 安达娅、伦纳德 · 安达娅:《马来西亚史》,第153页。

[20]这也是现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围绕沙巴主权争议的根源。

[21]State to Gov. Straits, Confidential, enclosed Memo. Composed by Lucas, March 1893 (CO 273/185).

[22]尽管这个政府通常被称为“马来联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但这一名称并未出现在协议中。

[23]A.C. Milner, The Federation Decision: 1895, JMBRAS, Vol. XLIII, Pt.1, 1970.

[24]F. Swettenham, British Malaya, London: Allen & Unwin, 1948, pp.273-285.

[25]F. Swettenham, British Malaya, London: Allen & Unwin, 1948, pp.286-302.

[26]V.G. Kiernan, “Britain, Siam, and Malaya: 1875—1885”,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28 (1), March 1956, 20.

[27][美]芭芭拉 · 沃森 · 安达娅、伦纳德 · 安达娅:《马来西亚史》,第241页。

[28]Victor Purcell, Chinese in Malaya, p.11.

[29][马]田农:《砂捞越华族社会结构与形态》,新加坡:联合文学出版社,1977年,第58页。

[30]Victor Purcell, Chinese in Malaya, p.40.

[31]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第103页。

[32]《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六十七,第17页。

[33]Lim Joo Hock, Chinese Female Immigration into the Straits Settlement, 1860—1901. (新加坡)《南洋学报》,1967年总22期,第69-70页。

[34]布莱司:《马来亚华侨劳工简史》,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编:《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7年第2期,第9页。

[35]林水檺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册),第245页。

[36]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 序言》,中华书局,1985年。

[37]K · C · 特里冈宁:《特许公司统治下的北婆罗洲劳工问题》,《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年第2期,第106页。

[38]Donald R. Snodgrass,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alaysia,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p.24.

[39]罗圣荣:《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及其历史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45-46页。

[40]罗圣荣:《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及其历史变迁》,第40-42页。

[41]罗圣荣:《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及其历史变迁》,第48页。

[42][新]苏瑞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马来亚的印度移民》,周益群译,《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6年第4期。

[43]J. Norman Parmer, Colonial Labor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J. I. Augustin, Inc. 1960, p.50.

[44][新]苏瑞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马来亚的印度移民》,《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6年第4期。

[45][新]苏瑞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马来亚的印度移民》,《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6年第4期。

[46]Kennial Singh Sandhu, Indians in Malaya: Some Aspects of Their Immigration and Settlement(1786—195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p.311.

[47]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第104-107、149-150页。

[48]林水檺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册),第16-17页。(www.xing528.com)

[49]彭家礼:《英属马来亚的开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3、44页。

[50]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第152页。

[51]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第153页。

[52]彭家礼:《英属马来亚的开发》,第44-46页。

[53]林水檺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册),第20页。

[54]彭家礼:《英属马来亚的开发》,第44页。

[55]彭家礼:《英属马来亚的开发》,第50页。

[56]T. D. Eing, A Portrait of Malaysia and Singapore,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170.

[57]林水檺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册),第18页。

[58]De la Croix & J. Errington, Some account of the Mining Districts of Lower Perak, JSBRAS, No 7, June 1881, p.26.

[59]Wong Lin Ken, The Malayan Tin Industry to 1914, Tucs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65, pp.84-85.

[60]Wong Lin Ken, The Malayan Tin Industry to 1914, pp. 90, 95.

[61]林水檺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册),第22页。

[62]转引自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第162页。

[63]彭家礼:《英属马来亚的开发》,第28-29页。

[64]Kernial Singh Sandhu, Indians in Malaya: Some Aspects of Their Im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1786—1957), p.280.

[65]林水檺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册),第24页。

[66]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第166-167页。

[67]G. C. Allen & A. G. Donnithorne, Western Enterprise in Indonesia and Malaya: A Stud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imited, 1957, pp.53-56.

[68]R. O. Winstedt, Malaya and Its History, London: Hutchingson,1966, p. 61.

[69]林水檺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册),第12-13页。

[70]转引自林水檺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册),第13-14页。

[71]潮龙起:《新加坡开埠元勋叶亚来成功的主要因素探析》,《八桂侨刊》,2005年12月第5期,第39页。

[72]J.M. Gullick, Yap Ah Loy's Kuala Lumpur (1873—1880) in The Story of Kuala Lumpur, 1857—1939. Petaling Jaya: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1983, pp.24–29.

[73][马]林水檺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册),第243-244页。

[74]关于“石隆门华工事变”始未,详见[马]廖文辉编著:《马来西亚史》,雪兰莪:马来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7年,第241-243页。

[75][马]刘子政:《砂捞越论丛》,古晋:拉让出版社,1987年,第41-42页。

[76][马]田农:《砂捞越华族社会结构与形态》,第58页。

[77]Craig Lockard:《查理士 · 布鲁克与砂拉越现代华人社群的基础(1863—1917)》,载《砂拉越华人研究译文集》,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2003年,第25页。

[78][马]林水檺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册),第246页。

[79][马]林水檺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册),第247-249页。

[80]Craig Lockard:《查理士 · 布鲁克与砂拉越现代华人社群的基础(1863—1917)》,载《砂拉越华人研究译文集》,第26页。

[81]George McY. Kahin, “The State of North Borneo, 1881—1946”, Far Eastern Quarterly, 1947, Vol.7, p.63.

[82][英]巴素:《东南亚之华侨》,郭湘章译,台北:正中书局,1968年,第644页。

[83]坎贝尔:《中国的苦力移民》,陈翰生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四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66页。

[84][马]林水檺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一册),第254页。

[85][美]芭芭拉 · 沃森 · 安达娅、伦纳德 · 安达娅:《马来西亚史》,第267页。

[86]转引自郭威白:《马来亚中国人在发展当地经济中的作用》,《中山大学学报》,1959年第4期。

[87]罗圣荣:《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及其历史变迁》,第65页。

[88]Lee Yong Leng, Population & Settlement in Sarawak, Singapore: Asia Pacific Press, 1970, pp. 60, 71, 84,91,110.

[89]L. W. Jones, North Borneo, Report on the Census of Population, 1960,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Kuching, Sarawak, 1962.

[90]详见范若兰:《晚清中国妇女出洋与政府反应》,载《广东侨史论丛》(第二辑),香港:香港荣誉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91]George Netto, Indians in Malaya: Historical Facts and Figures, Singapore, 1961, p.16.

[92]Lim Joo Hock, Chinese Female Immigration into the Straits Settlement, 1860—1901, 《南洋学报》,1967年,总22期,pp.68-69.

[93]Sinnappah Arasaratnam, Indians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Kuala Lumpur, 1970, p.32.

[94]Memorandum on Brothel Slavery, Proceedings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Straits Settlement, 1899, 转引自Lim Joo Hock, Chinese Female Immigration into the Straits Settlement, 1860—1901, (新加坡)《南洋学报》,1967年总22期,第80页。

[95][马]游俊豪:《广东与离散华人:侨乡景观的嬗变》,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6年,第50-51页。

[96]罗圣荣:《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及其历史变迁》,第87页。

[97]F. Swettenham, Malay Sketches, London and New York: Ballantyne Hanson & Co., 1913, pp.2-3.

[98][美]芭芭拉 · 沃森 · 安达娅、伦纳德 · 安达娅:《马来西亚史》,第300页。

[99]Virginia H. Dancz, Women and Party Politics in Peninsular Malaysia,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22.

[100]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第488-489页。

[101]Philip Loh Fook Seng, The Malay States 1877—1895: Political Change and Social Poli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167-168.

[102][马]刘子政:《砂捞越史事论丛》,第74-75页。

[103]许甦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新加坡:南洋书局,1950年,第180页。

[104]Philip Loh Fook Seng, The Malay States 1877—1895: Political Change and Social Poli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167-168.

[105]罗圣荣:《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及其历史变迁》,第102页。

[106]E. Wijeysingha, A History of Raffles Institution 1823—1963. Singapore: University Education Press., 1963, p.38.

[107]Philip Loh Fook Seng, Seeds of Separatism Educational Policy in Malaya, 1874—194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