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峡岩陡水急,每到夏秋水涨,舟不敢行。三国时张飞北上阆中,在峡东岸凿一匾道,穿峡而过,后人誉为张飞道。此道从观音峡上东阳镇,经禅岩登西山坪,绕过温汤峡,由草街子、麻柳坪进入牛鼻峡到合川。
——《北碚志》
图2-12 清幽怡人的张飞古道
20世纪20年代前,北碚城乡居民外出,陆路多为步行,水路则乘木船。富户外出,有坐滑竿、乘轿、骑马的。1926年7月23日,民生公司的轮船第一次航行于重庆、合川之间,北碚始有乘轮船外出的。1937年,北碚至青木关的公路修通后,每日有通往青木关的客车。抗日战争期间,随着内迁北碚的单位增多,人口增加,每日有通往重庆的客车5班,通往青木关的客车4班,并陆续出现了黄包车、马车和自行车,其中自行车多为公有,私有的极少。至20世纪50年代初,马车和黄包车改为货车,1952年黄包车均被淘汰。专业抬滑竿、抬轿的也先后转业。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公路的修筑、客车的增多,北碚城乡居民外出,除步行外,乘汽车和自行车的也日渐增多。到了80年代,北碚居民的汽车拥有量由50年代初的782辆,增至1985年的15098辆,且多为私人所有,还有一些居民家里买了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
20世纪40年代,北碚至北温泉之间,有专供人们乘骑游览的马30多匹,设马鞍溪、金刚碑、北温泉3个站,50年代被淘汰。80年代以来,北温泉、三花石、缙云山之间,又有供人们游览乘骑的马50多匹。
研究案例一:碚有韵味一古道
作者:李佳颖 李九彬
一、研学目标
(1)理解张飞古道的文化价值,加深对沿途书法题刻及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够发现、感知、欣赏和评价张飞古道之美,热爱并尊重自然,树立乡土情怀;能够用自然笔记的方式表达美、传承美、创造美。
(2)崇尚真知,能用理性思维分析张飞古道的选址;具有问题意识,能够独立思考和辩证看待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满好奇心与想象力,并用自然笔记的方式表达探究问题的过程。
(3)通过多次考察张飞古道,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增强安全意识;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坚韧,具有团队意识、规则意识。
二、研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确定参与课程的学生,并通知家长及行政班主任,获得各方支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实现家校共育。
(2)确定研学步骤,明确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地点和所需要的设备仪器,以及需要哪些专业人员的指导。
(3)到张飞古道踩点,对其中的自然景观进行深入挖掘,设计并制作研学单。
图2-13 张飞古道研学路线
(二)实施阶段
本次研学活动主要分为“初识张飞古道”和“再探张飞古道”两大部分,具体的内容安排如表2-1所示。
表2-1 张飞古道综合实习实施阶段课程内容
鉴于许多学生对张飞古道的认识不足,因此“初识张飞古道”主要是对张飞古道进行整体的把握,让学生对张飞古道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并且通过第一次的行走,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用摄影和自然笔记的方式记录行走过程中的自然之美与疑惑之处,为增强自然笔记的故事性积累素材。“再探张飞古道”则是对张飞古道自然地理环境的深入认识,学生在分享与探讨之后,再一次实地考察与研究,为增强自然笔记的科学性奠定重要基础。
(三)总结及成果展示
(1)第一阶段结束后,小组进行总结并撰写活动报告,用于第二阶段小组交流与探讨;第二阶段结束后进行总结、汇报。
(2)整理活动报告、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汇集成册,作为校本课程素材使用。
(3)将学生绘制的张飞古道路线图和自然笔记制作成展示内容,利用班级电子告示牌、学校宣传栏、电子屏幕、校园网等进行宣传。
(4)优选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的自然笔记作品参加比赛和投稿。
三、研学作业
每次活动均设置有作业,以便及时检测学生所学情况和记录学生学习成果,自然笔记的形式贯穿始终。具体如表2-2所示。
表2-2 综合实习各阶段作业
四、研学评价
1.多元化和交互式的评价方式
多元化指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考勤等课堂表现(15%)、汇报分享与小组讨论(30%);结果性评价包括张飞古道路线图(15%)、自然笔记作品(25%)、大赛获奖(15%)。交互式评价方式指在评价的过程中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标准示例如表2-3所示。
表2-3 过程性评价标准示例
(续表)
2.关注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通常包括对实际操作过程及成果展示的评价,对日常观察和谈话展开的评价,对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的评价。表现性评价量表示例如表2-4所示。
表2-4 表现性评价量表示例
五、研学单
张飞古道研学单以自然地理五大要素为主题,分为三大板块: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和灵光一现。“博学笃志”板块以各类资料、素材为主,其中涉及相关地理概念的定义、地理原理、实习路线、地质剖面及观察画图部分,用来弥补学生知识的空白区;“切问近思”板块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灵光一现”板块用于记录学生在整个考察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未解决的困惑等内容。
(本文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年第2期,有删减)
作者:周丹彤 曹冰融 刘芯如
指导教师:罗 键 李九彬
一、引言
小川东道,又称“川东古驿道”,是古代从成都到重庆的交通干线,全长407.5千米,是一条商旅之路、军事之路。关于小川东道的记载多见唐宋时期。我们在《四川省志》和《四川省交通志》中,看到了小川东道始于“秦汉”的描述,可见其历史之悠久。但在今天大足的旅游板块中,其应有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和体现。
大足因石刻而蜚声海内外。大足区政府以大足石刻为中心大力发展旅游业,然而曲高和寡,出现了“一张票,一顿饭,一日游”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目前大足旅游业的现状,我们研究小组重走小川东道,调查历史遗存、产业分布,搜集民风民俗,希望能以小川东道为纽带,以大足石刻为中心,推动大足旅游业的发展。
二、研究区概况
重庆市大足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部,东距重庆55千米,西离成都155千米,唐朝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正式建立县治,取“大丰大足”之意而得名“大足”。介于东经105 °29′~106 °02′,北纬29°24′~29°52′之间。东邻铜梁,北与潼南接壤;南与永川、荣昌毗邻,西连四川安岳,双桥经开区在境内南端。辖区面积1436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21个镇。大足有“两两多元分合,独峰突兀盆中,六丘三山一坝,巴岳屏蔽东南”之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边缘翘起,中部及东北部宽缓。境内最高点在巴岳山南段云台寺山峰,海拔934.7米;最低点在雍溪玉峡河堤,海拔267.5米。境内有大小河流300余条,主要河流濑溪河、窟窿河、淮远河等,汇入沱江、涪江两大水系。区内的大足石刻为全国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大足区为全国旅游文化大县。2016年,大足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www.xing528.com)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信息平台,查阅百科全书、专著、志书、学术论文等,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将所查阅的相关信息运用于整个研究过程中。
2.专家咨询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咨询了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大足区地方志办公室、中共大足区委宣传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的建议,并及时向老师请教,确保制订出较具科学性、可行性的研究方案。
3.田野考察法
我们重走小川东道,实地采访民间艺人、行政领导,探访小川东道的历史遗存。通过访谈、口述历史等方法,搜集、整理小川东道的故事。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历史记载进行比对,掌握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四、小川东道的现状调查
1.调查时间
从2019年8月至12月,我们利用周末以及节假日时间,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重走小川东道,进行实地考察、现场采访。随着走访的深入,小川东道的历史画卷也在我们面前展开。
图2-14 小川东道实地考察
2.调查地点
重走小川东道,我们从高坪到中敖再到智凤,从古龙到雍溪再到万古。除了小川东道沿线的调查,我们还调查了大足石刻等旅游景区的旅游发展现状。
我们调查了沿途的道路情况,道路沿线遗留下来的碑刻、山神庙、土地庙等;采访当地居民,搜集民间传说、民歌;调查当地传统手工业;采访当地政府官员,了解各街道、乡镇未来3至5年的发展规划等。
3.调查结果
在实地考察时,我们主要记录小川东道的道路保存情况、破坏情况,并对留存下来的文物、历史遗迹进行记录,对周边街道、乡镇的特色产业进行调查。我们用笔记、绘图、摄影、录音、录像等方式获取有关小川东道的第一手资料。每次走访结束,我们都要整理、汇总走访记录,形成研究日志,以备以后研究使用。
今天的小川东道已失去了昔日的荣光,有的地方依然保存完好,是乡间通行的便道;有的地方已被森林覆盖;有的路段已被毁,变作了农田;有的农户则占道建房。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小川东道的故事还在民间广泛流传,文化的记忆依然鲜活。
图2-15 小川东道现状
五、加强小川东道保护,促进大足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重新恢复小川东道
小川东道在很多地方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基础尚在,很多街道、乡镇已经对其进行了一些修复,拆除了占道的建筑,退耕还路等。各乡镇、街道还需要协调行动,从整体上打通小川东道。
2.讲好小川东道的故事,适应当前消费升级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百姓生活品质的提升,我国从物质消费到文化消费,迎来了一次消费升级。这次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追求品牌到追求内容的转变。重走小川东道寻找大足的文脉,能够讲好大足故事,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
3.围绕小川东道,打造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应坚持文化立意、传承历史、彰显特色,实现“一镇一特色,一村一特色”。
首先,以休闲健身步道为定位,使小川东道重新焕发活力。以乡土气息为特色,沿线建设一批绿色、休闲、体验式新农庄,带动小川东道的振兴。
其次,发挥资源优势,以文创产品开发为引领,打造一批特色体验项目。依托四川美术学院“大足学”研究中心,结合大足各街道、乡镇的传统特色产业,开发大足石刻旅游文创产品。文创开发可以集生产、销售、体验于一体,建设一批特色文创店,厂在店中,店在厂中,让每一件产品有故事,比如龙水的五金、拾万镇和玉龙镇的陶器等。这样才能让游客来了,留得住,有体验。
通过整体设计,整体推进,推进以大足石刻为中心,以小川东道为纽带,以体验为特色的区域旅游新业态建设。
小川东道,自成都出发,至东大路的简阳分出,东经乐至、安岳、大足、铜梁、璧山而至重庆。小川东道平行于中大路和东大路之间,是成都、重庆间交通的捷径。小川东道在宋代就达到鼎盛,至今,我们仍能通过这些古地名窥见当时的繁盛:锡山铺,见证矿产资源的丰富;走马铺,诉说一代代商旅故事。而顺着小川东道走来的古印度佛教,则为大足带来了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我们在实地考察中,听到了老村民唱山歌《绣荷包》,声音婉转动人,余音绕梁;了解到小川东道在1949年以后,依然发挥着作用,三驱镇的竹篾条、拾万镇和玉龙镇的陶罐等通过这条古道运往重庆等地销售。后来随着交通的发展,小川东道慢慢衰落,成为乡间便道。但是小川东道上的故事依然鲜活,在小川东道沿线依然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优秀的传统工艺依然在传承。在饮水亭可以感受到大足文化沉淀下的淳朴民风,从小川东道上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如今仍保留在大足人民的家风家教中。
体验:科技创新促成长
通过这次项目研究,我认为以下六点非常重要。
1.通过缜密的逻辑思维,探索古道的秘密,找到古道的真实年龄。
2.我学会了写论文的基本格式,撰写论文一定要字斟句酌,一遍又一遍地修改。
3.既要有站上台的勇气、自信,更要有走下台的坚强,不放弃。
4.团队协作十分重要,在一次一次的思维碰撞下,大家的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5.这个研究锻炼了我们的实地调查、探访能力,使我们深入了解了大足的民俗,体会到了小川东道这条道路承载的历史之美。
6.在小川东道上留下的每一块石阶,每一座庙宇,每一处风景,都远比书上记载的更真实、更可触。或许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身体力行,才能真正了解和感受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魅力。
(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西大附中第三届爱水社社长 周丹彤)
北川铁路是四川最早的一条铁路,由卢作孚敦聘丹麦工程师守尔慈主持工程,自观音峡白庙子至戴家沟大田坎,全长16.5千米。请你和同伴实地考察,分析其修建的原因、现状和价值。通过自然笔记和调查报告呈现研究成果。
探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徽杭古道是古代徽商贩运盐、茶、山货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徽杭古道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至浙江省杭州市清凉峰镇段逐渐发展成为徒步旅游线路。图2-16为该段徽杭古道所在区域的地形。
图2-16 徽杭古道徒步旅游区位
请分析该段徽杭古道成为徒步旅游线路的优势条件。
立身:我是旅游规划师
如果你是一名旅游规划师,请评价张飞古道的开发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改进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