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位于亚热带,深处内陆。春季回暖早,夏季长而热,秋季多绵雨,冬季无严寒。水热资源十分丰富,灾害性天气不甚严重,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气温
北碚区年平均气温较高,为18.3℃,热量资源丰富,春早、夏长、秋短、冬迟,四季分明。
日最高气温≥30℃的现象一般自3月上旬开始,直到10月中旬。7、8月为北碚最炎热的月份,且由于地处低纬度的四川盆地东南部,加之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常持续出现高温天气。
最低气温常出现在每年的12月及次年的1月、2月。因北碚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西有青藏高原,北有秦岭山脉,东北有大巴山区,南有云贵高原,一般强度冷空气不易侵入,因而冬季虽是全年最冷季节,但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3℃左右,形成“冬暖”的特色。
2.光照
北碚地处亚热带低纬度,本应日照多,但因受地形影响,天空云层多而低厚,浓雾多且时间长,日照难以直达地面,形成日照少的特点。天空总云量少于四成的晴天,多年平均有23.5天,而总云量大于八成的阴天平均有22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93.6小时,且各月分布不均,日照强度冬弱夏强。10月到次年3月平均为354.4小时,占全年的27.4%,4月到9月平均为939.2小时,占全年的72.6%。
3.降水
北碚的降水主要来自天空的液态水,即降雨,降雪与冰雹等固态水很少。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年际、月际变化较大。平均年降雨量约1100毫米,最多年可达1500多毫米,最少年仅700多毫米。从月际变化情况看,雨量最少的是1月份,年平均11毫米,最多的是6月份,年平均174毫米。冬半年雨量偏少,约占全年的22%;夏半年雨量偏多,约占全年的78%。这与需水量最多的农作物生长期一致,是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第二,地区分布差异性明显:海拔较低的澄江、歇马、东阳、蔡家岗等浅丘地区,年平均雨量1000毫米左右;海拔最高的缙云山年平均雨量由山脚向山顶逐步增加,山顶多达1783.8毫米,为区内多雨量中心。而鸡公山500多米高的低山却因为处于西北风、东南风的背风位置,年平均雨量仅为885.3毫米,为显著少雨区。第三,多夜雨,约占57%。
4.湿度
受季风环境影响,北碚夏季为东南季风所控制,从海洋吹来大量暖湿空气,因而水汽丰沛,绝对湿度大;冬季从北方吹来干冷空气,因而湿度小。相对湿度以秋季和初冬季较大,春夏较小。与气温结合看,秋冬阴冷而潮湿,盛夏则湿度较小,会造成农作物水分大量外逸而蔫萎。
5.风
北碚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全年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半年和秋季盛行偏北风,4至8月盛行偏南风。但因地形关系,静风最多,频率达42%。此外,多东北风,频率为11%,其余各向风频甚小。由于盆地四周山脉的阻挡,风速一般不大,平均风速约1.8米/秒。1.0米/秒以下的微风和静风甚多,占各级风力出现的首位。但每遇强冷空气入侵或夏季雷雨之初,六七级以上大风也不少见。
北碚的小气候分区有四种。浅丘、平坝温热区适宜多种亚热带农作物生长,是北碚区的粮食、蔬菜主产区;高丘温暖区,适宜种植经济作物和果树,为粮林并举区;单斜低山与岩溶槽谷温和区,适宜发展经济林木种植和农牧业;低山岭脊温凉区,适宜发展经济林木种植。每年深秋时候,重庆就进入雾季,并将持续到翌年5月,在陪都时期这是“雾季公演”的时节。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南袭,华北大地早已“露结为霜”,地处川东平行岭谷的小城北碚,夹在缙云、中梁二山之间,霜并不多见,但辐射雾却明显多起来了。太阳直射点已移动到南半球,北碚之夜渐长,晚间寒气沿缙云山坡降至嘉陵江谷。日出前后,大地寒冷至极,以致空中水汽凝结达到最盛,正如郭沫若所言:“浓雾垂天帐白纱,嘉陵江水色如茶。”又如张恨水先生所道:“滃涌如云,凝结较浓,十步之外,渺不见物。然天晓弥漫,午则渐消。”此消彼漫之间,石华寺、校园里的老桂树伴着点点露水,飘散着清香之气,引得游人登高望远。
研究案例一:寒露自然笔记——雾都谈雾
作者:曹 岚 王雪西 张嘉玥
指导教师:李九彬 罗 键
(本文发表于《少年先锋报》2017年10月,有删减)
图1-16 浓雾中的西大附中校园
作者:曹 岚 王雪西 张嘉玥
导师:李九彬 罗 键 林艳华
一、引言
重庆素有“雾都”之称。偶然读到张恨水先生的《重庆旅感录续篇》,其中对重庆雾的描写竟分作了“白雾”与“黑雾”两种,性状分别与现在的雾和霾相对应。雾,从审美意象到1937年张恨水先生笔下的“昼无日光,夜无星月,长作深灰色,不辨时刻”,再到后来影响空气质量的雾霾,这种演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由此,我们展开了关于重庆的雾到雾霾混合物演化过程的调查研究,希望能为雾霾的防治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19世纪90年代—20世纪60年代雾霾变化规律总结
近现代重庆雾霾严重程度变化规律如表1-4所示,各时期情况于下文进行分述。
表1-4 近现代各时期重庆雾霾的严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重庆开埠时期的重庆雾霾(1890—1937年)
1890年重庆开埠,近现代工业起步,在渝开办的厂矿增加,江上航运、贸易往来愈渐频繁。1899年,英国强制重庆进入自由经济市场,重庆玻璃、煤矿、火柴等公司蜂起。而工业废气和交通尾气都可导致雾霾形成,但重庆府志、各区(县)志等文献中都未发现对疑似雾霾的记录。这是因为:一方面,该时期重庆的文化发展水平尚不发达,留下的文献资料甚少;另一方面,该时期重庆工业刚起步,对雾霾的影响并不明显,未出现相关文献正是说明了当时少有雾霾,空气质量可观。
(二)第一次雾霾频繁期——抗战陪都时期(1937—1946年)
20世纪30—40年代是近现代重庆第一次雾霾频繁期,工厂数、人口数、有雾天数等各方面数据都在该时期呈上升趋势。其主要的持续性影响因素首先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其次是人口内迁导致的人口数量膨胀。再者,战争的影响在该时期十分显著,但为阶段性影响因素,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后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战争停息,工厂、人口迁出,雾霾状况有所缓和。(www.xing528.com)
从1937年开始,很多文献中都反映出重庆雾季长、浓雾异常多的非自然情况。该时期市区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疑似雾霾出现也较为频繁,并具有明显的雾霾特征。在此引张恨水先生的两篇文章为典例。
典例1:《重庆旅感录续篇》中的“黑雾”和“白雾”
“盆地多雾,入冬愈甚,就经历所得,雾可分黑白二种。白者滃涌如云,凝结较浓,十步之外,渺不见物。然天晓弥漫,午则渐消。残雾升空,遂成昙阴……黑者遮盖天地,颇似昼晦。近视之,楼阁烟笼;远视之,山川夜失;终朝阴郁,不辨旦暮。”
表1-5 雾、霾与《重庆旅感录续篇》中疑似雾霾特征对比表
典例2:《山窗小品》中的疑似雾霾
“大抵雾季将来与将去时,含水分极多,重而下沉,其色白。雾季正盛时,含水分少,轻而上浮,其色青。青雾终朝弥漫半空,不见天日,山川城郭,皆在愁惨景象中,似阴非阴,欲雨不雨,实至闷人。若为白雾,则如秋云,如烟雨,下笼大地,万象尽失。”
表1-6 雾、霾与《山窗小品》中疑似雾霾特征对比表
(三)吴宓日记中的重庆雾霾(1951—1962年)
该时期雾霾情况优于抗战陪都时期,但雾霾出现较抗战陪都时期前更为频繁。原因主要是工业发展产生的持续性影响,以及早期人口内迁潮流增大了人口基数,人口持续增长。
该时期雾霾情况的研究主要基于吴宓日记。日记中多次出现了“湿雾”(简称)和“晴雾”两种雾。“浓雾如雨”“微雨,雾”等描绘了湿度较大时出现的“湿雾”。而“盛晴,大雾”“晴,雾”等则描绘了湿度较小时出现的“晴雾”。结合重庆地区常年湿度较高的气候特点,推测“晴雾”属于雾与霾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霾。据研究小组统计,在吴宓先生寓居重庆期间所写的日记中,每年“晴雾日”天数均为“阴雾日”的数倍,表明1951—1962年重庆出现的雾霾天气中大部分为灰霾天气,单纯的有雾天气相对较少。图1-17中呈现的曲线变化无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规律,说明到了1951年,重庆大轰炸对雾霾的影响已经减弱,对该时期雾霾天数变化无关键性影响。
图1-17 吴宓日记中有雾日及晴雾日天数所占比变化曲线
三、空气质量拍摄记录
研究小组选择了数个固定机位,从2016年1月3日开始,以拍摄照片的方式,每天记录当天的天气状况,同时通过选择固定参照物来大致判断当天的能见度。这项活动的发起原因是我们最初在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时,发现许多在抗战全面爆发后来到重庆的文人墨客都提到了重庆“雾季”的雾,后来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我们记录现在重庆冬季雾的状况,与当时的描述进行对比,以获得更多的研究灵感与资料。
图1-18 站在西大附中博雅楼远望缙云山
在拍摄时,较近处我们选取了钟楼为参照物,稍远处选取居民楼为参照物,最远处选取缙云山为参照物。可以看到这三个参照物,尤其是较远的后两者在不同天气下的明显差异。
图1-18中左图代表以雾为主的天气时的视觉感官效果,缙云山已经几乎不可见了,居民楼处于一片若隐若现的朦胧中,钟楼颜色稍浅,但基本清晰。但整个遮挡物呈现乳白色,缙云山消失之处也呈青白色,云隙间天空的蓝色也依稀可见。根据前文关于雾和霾在感观方面的特征的区别,我们不难判断导致当天的视程障碍现象的原因是雾。2016年1月11日的天气是阴转多云,AQI是65,PM2.5指数是46。
而意外之喜是,在该项活动进行期间,我们遇到了重庆近24年来的第一场大雪,并拍摄到了如图1-18中右图(2016年1月24日摄)所示的景象。
可以看到照片的右方,远处平日里苍翠的缙云山被一片皑皑白雪覆盖,只留下零星深沉的底色,清晨的朝阳映在学校的教学楼上,映在钟楼和厚厚的云层上,把那天的天空衬成了很久不曾见过的蓝。2016年1月24日,大家普遍反映“空气呼吸起来比往常清新,令人感到舒适”。当天的AQI是47,PM2.5指数是31。
(本文发表于《科学中国人》2016年第29期,有删减)
体验:科技创新促成长
这个课题让我在许多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比如资料搜索能力、时间分配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其中让我觉得最值得的是:其一,学会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想别人没想过的,做别人没做过的。关于雾霾,一天中,全重庆市会有多少个人想到过“雾霾”这个词?但又有几个人想过研究雾霾历史对其治理的意义呢?这就是创新。从崭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在很多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二,喜欢上了一个课题,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预料到的。我不知道我会对一个研究项目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也正因为如此,我可以随时保持着研究的兴趣。因此,相信不论如何,我今后的生活中都会多一个新的依托。我们是在追溯历史,但同时也是在改变未来。
(雏鹰计划学员 王雪西)
实践:看云识天气
1.搜集与天气相关的谚语,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霖霖”等,并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2.在固定时间、地点,用手机拍摄天空的云,预测天气变化,并与实际天气对比。
探究:经济可持续发展
有人说人类生产活动会产生污染物,破坏大气、水环境,所以应该限制区内的工农业发展。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立身:学好科学为人民
如果你是气象灾害防治专家,请为北碚区的农业发展设计四季气象灾害应对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