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山再起:第二次机遇与转折

东山再起:第二次机遇与转折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显然,如果这一次再用第一次的办法,还是不会收到良好效果。他曾写过《在林彪副主席家做客》的文章,并根据一些人意见,在以1927年井冈山朱德、毛泽东会师为题材的油画《伟大的会师》中,把林彪作为仅次于毛泽东的第二号人物加以大肆吹捧。随后,邓小平用一个下午两个晚上的时间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长达数千字的信。时隔9个月,邓小平第四次和全厂职工听了林彪、陈伯达历史罪证材料的传达后,心里仍很不平静。

东山再起:第二次机遇与转折

邓小平夫妇来江西劳动、生活已经半年多了,江西省革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黄文华:要了解一下他们的劳动思想情况。接受这个指示后,黄文华颇感为难,脑海中浮现出第一次要邓小平汇报思想的情景:

那是邓小平夫妇来江西一个月后,“上边”急于要邓小平写出劳动和学习的心得体会。实际上是想了解他的“思想动向”,看看他“认识错误”的态度。当黄文华及时转告这个意见后,他没有多说话,只是讲句“我准备给毛主席、党中央写信”的话,就转身走开了。

很显然,如果这一次再用第一次的办法,还是不会收到良好效果。所以黄文华便用谦虚、热情的口吻询问:“您来这里以后劳动习惯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忙?您对我的工作有什么批评意见?”等等。

邓小平坐在沙发上,一边吸着烟,一边望着黄文华,平心静气地听着。待对方说完后,他动情地说:“在工厂参加劳动,领导和工人对我们很好。我们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像我们干的活儿都很难找。工人们问我们在这里还要呆多久,我说,还不到一年嘛,其他的话我也不好同他们多说……”

他停顿了一会儿,环视了一下房间,回味着平日清淡的生活,不以为然地说:“生活上嘛,自从供应改变了以后(指中办把每月发工资改为发生活费),已经慢慢地适应了,节约点就是嘛!过去喝茶,现在不喝了嘛!过去光烟酒就花一百多元呢!”

这时,卓琳在一旁插话,希望江西省有关部门照顾一下,让子女前来和与亲戚通信,黄文华当即表示,一定要尽力而为。

邓小平用手指了一下房内的书架,继续说:“我现在主要是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身份参加劳动,活动活动也感到舒服,再就是看看书。”他又看了一眼书架上的《毛泽东选集》说:“《毛选》我看过多少遍了,现在有时还翻一翻,至于过去的问题,早就谈过了。现在来江西劳动,今后是不是能干点什么。干什么,完全听党中央、毛主席的,由党中央来安排。当然喽,你们也必须听党中央的嘛!”随后,他又讲了一些想念子女,希望给予适当照顾的话,最后又讲:“你有什么,也给我们提嘛!”

1970年5月,当时担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福州军区副政委兼江西省军区政委等职务的程鬃来到将军楼。他曾写过《在林彪副主席家做客》的文章,并根据一些人意见,在以1927年井冈山朱德、毛泽东会师为题材的油画《伟大的会师》中,把林彪作为仅次于毛泽东的第二号人物加以大肆吹捧。

没等黄文华汇报完,程鬃就径直向楼上走去。按以往惯例,来人要见邓小平先得经黄文华同意,然后由他上楼去征求邓小平同意才见面。可是程鬃倚恃自己位高权重,不管什么惯例,说话之间就上了楼,所以,黄文华只好抢先几步上楼带路。

黄文华一一介绍后,邓小平仅是抬起头看了看对方,没作任何表示。

程鬃自命不凡,对邓小平的举动十分不满,开口第一句话就很硬:“你来江西劳动七八个月了,觉得怎么样,有什么体会?”

对方傲慢无礼的态度,使邓小平心中充满不悦,他不动声色地回答:“我昨天给中央办公厅汪东兴写了一封信,请他转交给毛主席,我的全部情况都在信里讲得很清楚了。”

不卑不亢,不软不硬,一句话就把程鬃顶了回来。他暗自掂量了一下,知道自己远不是邓小平的对手。于是,他改换话题,讲起自己1967年以来主持江西工作的情况,介绍江西省三年来的“大好形势”,以及对今后“全国山河一片红”的乐观态度。

程鬃一个人喋喋不休地讲着,邓小平不反对也不附和,没有表态,只是端坐在沙发上,两眼直视着前方。程鬃心中很不是滋味,又转换话题聊家常:“你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吗?我可以帮助解决,你尽管讲好了。”

邓小平依旧是神态安然,语气如常:“我的意见在昨天的信里已经通过中办主任汪东兴向毛主席汇报了。”说完,只管凝思养神,不再理这位不速之客。

这次会面,在邓小平心中留下深深的记忆。1972年11月他在听取江西省清江县汇报时说:“两年前程鬃给我讲过江西形势如何大好,我看完全是吹牛的。”

此后,程鬃又到将军楼来过两次,不过,他接受了第一次的教训,来时态度不再傲慢,谈话内容也只限谈家常而不谈政治了。(www.xing528.com)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事件败露以后,拖拉机修配厂也于11月初向全厂职工传达了中共中央通知和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证。邓小平和卓琳以普通职工身份听了传达。

会场设在简陋的职工食堂。邓小平、卓琳坐在100多名职工中间。主持会议的罗朋站起身招呼着:“老邓啊,你耳朵听不清楚,和卓琳坐在前面吧。”邓小平点点头,他表情平静,镇定自若,自始至终没离开座位,也没和别人交谈。

根据车间主任的建议,邓小平听了一会儿工人的分组讨论,就带着文件回到将军楼。邓小平子女们急于知道父母所听文件的内容,因黄文华在场,卓琳便把邓榕拉到厨房,用手指在她手心写下“林彪死了”四个字。待全家聚在一起听卓琳讲述文件内容时,邓小平也显得很兴奋,但是他只说了8个字:“林彪不死,天理不容!”一句话,道出了邓小平对林彪集团祸国殃民罪行的深恶痛绝。这天晚上,邓小平全家十分高兴地坐在一起打扑克,直到深夜。

随后,邓小平用一个下午两个晚上的时间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长达数千字的信。信写完后经黄文华转给江西省革委会,再转毛泽东、党中央。

时隔9个月,邓小平第四次和全厂职工听了林彪、陈伯达历史罪证材料的传达后,心里仍很不平静。他拿过文件认真阅读起来,对重点地方反复琢磨着,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过去觉得林彪很会打仗,虽然不是每仗必胜,但毕竟是一个军事能手,他的沉默寡言,也许是个长处。可是,仅我知道的,他在历史上就犯过两个错误,一次是长征途中搞秘密串连,要改换遵义会议后领导军事工作的毛泽东等人。二是抗美援朝时拒绝领兵去朝鲜作战。实际上,他是怕美国,不相信自己的正义立场和力量。这两件事,一直到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大家自我批评的气氛中,他才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

邓小平点了支烟,在袅袅升起的烟雾中,继续他的思考:全国解放以后,我从林彪对罗荣桓刘伯承等同志的态度中,逐渐觉得他是一个怀有忌妒心和不大容人的人。他说刘伯承在二野没起什么作用,当时我就讲,没有那么能够很好合作的司令员,我这个政委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此,林彪很不高兴。

陈伯达的历史我一无所知,对他的印象是这个人很自负,很虚伪。他会写但也忌妒别人能写,从没听他说自己在哪件事上搞错了。

邓小平回忆着,思索着,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就林彪、陈伯达的问题再次上书毛泽东和党中央。于是他大步走回房间,摊开纸,行云流水地写起来:

如果他们完全掌握了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那不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会变到资本主义复辟,而且会使我们的国家重新沦为半殖民地,尽管人民最终会起来把他们打倒,但是这要经过多长时间痛苦的历史反复啊!

夜幕已经降临,寂静的小院显得格外冷清,邓小平举头眺望窗外,只见昏黑的夜空中越来越多的星星眨亮了眼睛。他低下头,思忖了一下,又飞快地写下去:

一是林彪只强调老三篇,多次说只要老三篇就够用了,我认为只讲老三篇,不从一切领域中阐述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就等于贬低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一是总感觉林彪的提法是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割裂开来,这同样是贬低了毛泽东思想的意义……

这时,邓小平又想起了多年来了解自己的毛泽东,想起了林彪、陈伯达要置他于死地时毛泽东坚决保护的态度,想到国家目前的混乱局面,一种强烈的革命责任感驱使着他,他要用笔下的文字告诉毛泽东:

自己脱离工作脱离社会已经6年多了,我觉得自己身体还好,虽然已经68岁了,还可以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例如调查研究工作),还可以为党为人民做七八年的工作,我没有别的要求,我静候主席和中央的指示。

和第一封信一样,这封数千字的长信写完后,通过江西省机要渠道转送给毛泽东。

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邓小平。当看到邓小平1971年11月份的那封长信时,毛泽东的反应是积极的,在1972年1月出席陈毅追悼会上讲邓小平问题还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次,毛泽东直接在信上批写了关于邓小平历史功劳的一段话,并强调:“这些事我过去讲过多次,现在再讲一遍。”这预示着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中国的政治局势将出现一个重要转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