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法典》是否保护声音权益?

《民法典》是否保护声音权益?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李滑稽的声音和形象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却让小李本人十分尴尬。依据《民法典》第1023条的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规定。在上述示例中,小明为了课堂教学需要,使用小李的声音进行配音解说,属于《民法典》第1020条规定的例外情形,并未侵害小李的声音利益。

《民法典》是否保护声音权益?

在一堂民法课上,为了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寓教于乐,小明以班上同学小李参加的“三下乡”活动为例,用电脑播放了小李发在朋友圈的购物照,并用小李的声音对相关内容进行配音解说。小李滑稽的声音和形象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却让小李本人十分尴尬。请问,小明的行为侵害了小李的声音利益吗?

第1023条 对姓名等的许可使用,参照适用肖像许可使用的有关规定。

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第1019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第1020条 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

(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www.xing528.com)

(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四)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五)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

声音和肖像一样,具有人身属性,在某些场合是识别个人身份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定人员的声音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例如导航软件以林志玲、郭德纲等明星的声音进行语音播报,进而吸引用户。当声音具有财产属性表现出相应的经济价值时,模仿、伪造、利用他人声音的行为都可能给声音主体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造成损害。依据《民法典》第1023条的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规定。换言之,自然人声音的保护有三个要点:第一,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声音。第二,未经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他人的声音,但个人学习、课堂教学等《民法典》第1020条规定的情形除外。第三,未经同意,声音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他人的声音。需要说明的是,模仿名人声音,通常认为是名人效应的大众化延伸,只要没有追求冒充、误导、混淆等非法目的及行为效果的不会被认定为侵权。

在上述示例中,小明为了课堂教学需要,使用小李的声音进行配音解说,属于《民法典》第1020条规定的例外情形,并未侵害小李的声音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