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幕末时期的维新运动:明治维新

日本幕末时期的维新运动:明治维新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日本封建阵营出现分化,中下级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号召“尊王攘夷”。1868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但德川庆喜却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

日本幕末时期的维新运动:明治维新

5.日本明治维新

在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同时,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人尤其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他们感到旧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4艘军舰进入江户湾岸的浦贺,要求与德川幕府谈判。这4艘军舰共有63门大炮,而当时日本在江户湾的海防炮射程及火力可与这四艘军舰相比的大约只有20门。在不开国就开火的威吓下,幕府不敢拒绝开国的要求,但又恐怕接受佩里带来的国书后受到全国的抨击,于是当时幕府借口要得到天皇的批准方可接受条约,并约定明年春天给予佩里答复,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黑船事件”。1854年2月,佩里又来到日本,这次一共有7艘军舰,而且舰队一直深入到江户湾内,到达横滨附近才停船。面对佩里的强硬姿态,幕府只好接受开国的要求,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又名《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

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日本封建阵营出现分化,中下级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号召“尊王攘夷”。革新势力主要集中在长州、萨摩、土佐、肥前等西南部强藩。这些藩国在历史上与幕府矛盾较深,接受海外影响较早,输入近代科学技术和拔擢中下级武士都比较积极。

1863年6月,幕府被迫宣布“攘夷”,随之发生了美、法军舰进攻下关,英国舰队进攻萨摩藩的事件。1865年春,长州藩“尊王攘夷”派领袖高杉晋作提出开港讨幕的战略,决定不再提攘夷,转向武装倒幕,并与萨摩藩结成秘密军事同盟。与此同时,英国也权衡利害,改变策略,援助倒幕派;幕府方面则投靠法国,于1866年7月发动第二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www.xing528.com)

1867年明治天皇即位后下达讨幕密敕,倒幕势力积极结盟举兵。11月9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奏请“奉还大政”,同时却在大阪集结精兵,企图反叛。1868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但德川庆喜却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1月27日,以萨摩、长州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000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1.5万人激战,德川庆喜败走江户,天皇军大举东征,迫使德川庆喜于1868年5月3日交出江户城,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下诏将江户改称“东京”并迁都,改年号为“明治”,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废除了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仿效西方司法制度,发展近代义务教育,改善各地交通,兴筑新式铁路、公路,增加军费,改革军队编制,实行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大力鼓励神道教,宣扬忠于天皇的思想。

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使团出访欧美,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以军工、矿山、铁路、航运为重点的国营企业。到80年代中期,以纺织业为中心,日本开始出现产业革命的高潮。

经过明治维新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别于“中日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与沙皇俄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注意,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

另一方面,虽然明治政府锐意改革,但整体而言较为偏重促使国家强盛的结果,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政,形成势力庞大的“藩阀政治”体系、土地兼并依然严重、新兴财阀垄断市场经济等现象。这些负面问题与日后发生并累积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最终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