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朝的对外联系
明朝疆域包括当时的内地两京、十三省、东北、新疆东部、西藏、南海诸岛、今缅甸越南北部、西伯利亚东部等地,并曾在东南亚旧港等地设有管理机构,影响力波及整个亚洲和非洲东岸。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对台湾38年的殖民历史,首次在台湾岛设立行政机构一府两县(东宁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将台湾收归中国版图。
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明成祖又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子鲁出使撒马儿罕、吐鲁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国,加强了明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停止了下西洋活动。宣宗朱瞻基继位后,于宣德五年(1431年),派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到了明宪宗年间,曾有太监向宪宗提议再次下西洋,于是皇帝下诏到兵部索要郑和出使的海图等资料。但由于刘大夏等官员认为下西洋为一大弊政郑和下西洋航线,有害无益,因此将当年郑和出海地图等资料藏匿起来(一说将其销毁),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搜索无果,再次下西洋一事于是作罢。
明朝初年,因为明初的朝贡贸易厚往薄来,造成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使者到明朝这里来骗钱。日本实际上是处于割据状态,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很多到中国来冒充朝贡使者的日本人没有日本政府的管辖,朝贡完了以后他们滞留在中国沿海抢劫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这就是明初的倭寇。为防止倭寇强扰朱元璋颁布了海禁政策。那时候,明显发展的私人海外贸易受到严厉限制,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于是,明朝派戚继光到浙东抗倭。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东,与另一位抗倭将领俞大猷连续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剿清,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万古流芳。
倭寇平息后,朝廷有鉴于对外贸易对沿海居民的重要性,逐步解除海禁,使民间走私贸易正当化,国际贸易使中国进入了逐渐成形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
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了马六甲,非常渴望同中国的往来。1513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支对华使团前往中国,并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政府建交。后来,中国皇帝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并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列强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
1592年,罗马教皇派出利玛窦去中国传教。由于利玛窦很快学会中文,并穿儒服、通儒书,颇得明朝士大夫好感。他进献了坤舆万国全图、自鸣钟、日晷、西洋炮、望远镜、火枪、西药、圣母像、十字架等贡品,先后在北京、肇庆等地展出。利玛窦不仅传播天主教,还启发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学习西学。他还将中国各种文化传入欧洲,如儒家思想、佛道学说、围棋等,可谓“贯通中西第一人”。
另外,明朝军队装备的火器数量很多,质量也不比西方国家差,但是随着满清入主中原,火器的使用反而减少了。
明朝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属于发达阶段,从明朝晚期开始,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科技发展很快。与此同时,中国也涌现了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冯梦龙等一大批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西学也随着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东西文化的交流开辟了窗口与机会,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进入了最后的加速发展阶段。
明朝的“第一”
耕地面积世界第一: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耕地的多少跟国力强弱有直接关系。在万历年间,明朝的耕地总面积是700万顷,明末时达到780万顷,这一水平即使是到了后来的康乾盛世都没有被打破。当时欧洲的传教士是这样形容明朝的:“中国的耕地像花园一样井井有条,没有一块荒地,中国产的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美。”(www.xing528.com)
人口世界第一:在明末清初,因为战乱,大部分人留离失所,但有户可查的人口仍然达5000万,所以保守估计当时明朝的人口大约在7000万~8000万左右。当时全世界的人口不超过4亿,所以明朝绝对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矿产量世界第一:明朝的铁产量是宋朝的两倍,万历年间达9000多吨,冶金工业极其发达,《天工开物》对这方面有详尽记载,后来的两百多年,世界上都没有国家能破这个纪录。
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在16、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了美洲并在那里得到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当西班牙和葡萄牙贵族得到这些财富后,他们第一件要干的事就是向中国买丝绸、瓷器和茶叶,到最后这些白银和黄金大部分都流到了中国。美国佛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在16和17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
军队数量世界最庞大:明朝有200万官兵驻扎在全国各地。根据传教士的笔记,当时明朝的军队数量依然很多,就算把整个欧洲的军队加起来也不够中国多。
军工产值世界第一:明朝军工业极其发达,一个营5000人的士兵中就装备有霹雳炮1000挺,鸟枪200支以及大炮20门,除此之外明军还有鬼头大刀、弓、弩、手雷和火箭等装备。
间谍机构世界最庞大:明朝的锦衣卫、东西厂,是当时世界上最有组织和最旗帜鲜明的间谍组织,在鼎盛时期人数达到6万人。在武侠小说里面,锦衣卫、东西厂常常被描写成是一群武功高强的杀人机器,但实际上,明朝间谍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打击贪污叛臣,维护国家稳定。
船只总吨位世界最大:在明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明朝最大的宝船长150米,宽30多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除了宝船外,郑和的船队还有二百多艘平均长度达70米~80米的大帆船。到了明朝中叶,虽然朝廷再没有进行郑和那样的大航海,但中国的水师却仍然控制着整个南太平样,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的国王都是在明朝的支持下建国的。对明朝的海上实力,当时欧洲的传教士是这样描述的:“只要中国皇帝愿意,他们可以一夜之间征集到从大陆连接至马六甲海峡的那么多船只。”
第三产业世界最大:据阿拉伯旅游家记载,当时在中国,几乎每一座城市都存在第三产业,在北京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者保守估计就有近2万人。跟欧洲和伊斯兰教世界不同,第三产业在明朝是合法的,官员不以扫荡第三产业为政绩。明朝读书人又独爱风花雪月,再加上明朝人口基数巨大,第三产业为世界之最并不奇怪。
国土面积世界最大:明朝的国土面积在大部分时间都保持在900万平方千米左右,比鼎盛时期的西班牙、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都要大。明朝在东南亚的海外殖民地也绝不比当时的英国少。
防御工事世界最多:明长城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排第二长的防御工事。据传教士记载:“中国的城市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每座城市都有高十米的城墙保护,城上有大炮,城墙外还有沟,战争时灌满了水,中国人认为那是最好的防御工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