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被洗劫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各封国也随之东迁。自这年起到公元前476年,史称“春秋时期”,其名字来源于孔子所著的编年史《春秋》。
春秋时期:自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春秋时期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5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在春秋中期,有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这是因为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
随着牛耕铁制农具带来的封建制经济的发展,在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与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战国策》中记载的是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历史,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时期。这一时期魏、赵、韩、齐、楚、秦、燕这七个诸侯强国连年征战,在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斗争十分激烈。据统计,整个战国时期的255年中,有大小战争230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在战国七雄中,秦国的“商鞅变法”发挥了富国强兵的重要作用,使得秦国后来居上,逐一灭掉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君主专制的统一国家。(www.xing528.com)
在当时战国七雄为了富国强兵竞相实行变法,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等实行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在外交斗争中十分活跃。战国时期,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互相促进,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都市;修建了都江堰、郑国渠、鸿沟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促进了当时的农业发展,而且造福了后世。在文化和思想学术的发展上,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辩家鹊起,创造了辉煌的先秦文化,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就像希腊分裂后出现了许多哲学家、王国被俘的犹太人中间出现了许多先知一样,纷乱割据的中国,也出现了许多哲人和先贤。这一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从卜巫的宗教迷信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文化的历史转型。尽管夏、商、周以来的传统观念仍在人们心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伴随着周天子及其诸侯政治权威的动摇与衰落,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随之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变化,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转型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方面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孙子、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