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600年)
“吠陀”是印度最早的宗教经典,意思是“知识”或“神圣知识”。吠陀共有《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和《阿达婆吠陀》四部。其中《梨俱吠陀》是最重要、最古老的,并且具有文学价值,它反映的社会时代被称为“早期吠陀时代”,另外三部反映的是“后期吠陀时代”。
公元前1600年前后,雅利安进入印度河流域,对当地塌鼻、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进行了大屠杀,并把他们往南驱赶,毁灭了印度河流域的城市,结束了本已衰退的哈拉帕文明。这些雅利安人以部族、氏族为单位开始在旁遮普过着畜牧为主、农业为副的生活,牛是他们最重要的财产,马则被用来拉战车,大麦是主要的农作物。
公元前1000年左右,部分雅利安人进入恒河流域,不久在该地成立了农耕社会。从公元前800年起,铁器开始使用并逐渐普及,水稻栽培也逐渐普遍。这段时期除《娑摩吠陀》等三吠陀以外,又有《祭仪书》、《森林书》、《奥义书》等广义的吠陀圣典,两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及《罗摩衍那》的原形也在此时成立。这些著作成为后人研究后期吠陀时代文化的重要资料。(www.xing528.com)
在吠陀时代,随着雅利安人的社会分化,印度的种姓制度逐渐形成。它们把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即僧侣,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刹帝利即武士、王公、贵族等,为第二种姓,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即商人,为第三种姓,从事商业贸易;首陀罗即农民,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等体力劳动。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许多等级。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称作“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绝大部分是农村贫雇农和城市清洁工、苦力等。
当雅利安人到达恒河流域时,吠陀的泛神论转化为婆罗门教,除了保留了吠陀里的宗教仪式和祭祀外,婆罗门也将地方信仰以及神纳入了吠陀的众神之列。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神被列为最高的神,鬼神也出现在婆罗门教中。婆罗门教认为世界是一种幻象,梵天女是灵魂的真实存在;肉体是虚的,精神是实在的;人死后灵魂重新归于“梵”。现在看来,婆罗门教实质是在位奴隶主在为统治找理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