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奇说:“一切艺术都源于人类的心灵,出自我们对世界的反应。”20世纪的中国曾经有过两度西潮:一次是20世纪初叶的西风东渐,另一次是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两度西潮为国外文学艺术的介绍和传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而激发了我们对于世界艺术了解探究的渴望,也激发着我们对于自身心灵探询的渴望。近年来各类翻译和研究国外文化艺术的专著或书籍纷纷出版,对于西方艺术史的介绍和研究也不例外,这是令人欣喜的现象。
戏剧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门古老的艺术,穿越了漫长的历史时空,表现了人类发展演进的心灵历程;它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造型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展示出特定情境下的百态人生。在西方戏剧的源头古希腊,戏剧多以诗歌的形式出现,故有“戏剧诗”之谓,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诗的分类》一文中也感叹:“戏剧诗乃是诗的最高品格和艺术的王冠。”马克思十分推崇古希腊的神话和戏剧,他几乎每年都重读古希腊悲剧,并且在不断吸纳古典文化丰富滋养的同时,提出了著名的“艺术发展不平衡”理论。而今,古希腊戏剧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不断上演,成为现代人宝贵的文化资源和艺术范本。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戏剧不仅有过显赫的地位,而且至今拥有最原生的传承脉系和渊源不断的流传历史。翻开一部戏剧发展史,就仿佛打开了人类文明的一扇窗。从普罗米修斯的牺牲精神,到俄狄浦斯王的命运悲剧,再到美狄亚的决然反抗,我们在感受悲壮的同时会惊异于古希腊人的生命能量以及精神上的健旺。而在漫长的中世纪,穿过哥特式教堂尖耸的屋梁,依然有戏剧艺术的微茫之光,在严苛的教规的压抑下,宗教剧的形式中依然抹不掉人性的力量。西方戏剧的发展也伴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自文艺复兴以后,每一次社会的变革、思想的演进、思潮的更迭,都留下了戏剧里程碑式的印证。
《西方戏剧史通论》从戏剧发展独特的历史出发,介绍和解读西方戏剧发展的历史,总体设计别具一格。作者注重戏剧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站在现代的历史高度,从西方戏剧家、优秀剧作、戏剧流派的评述与分析入手,对重要历史时期内所产生的代表性剧作家及其作品,特别是典型的戏剧作品进行了重点解读和阐释,清晰地勾勒了西方戏剧的发展脉络,并总结了西方戏剧文化的基本价值,探讨其赖以存在的文化本质。本书对西方戏剧的历史发展有稳妥的阶段划分,比较全面地叙述文化艺术思潮的发生发展,并以此揭橥出西方戏剧从情节、艺术形象和舞台演变的发展史,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社会背景和思想信息,在戏剧的层面,高度概括了西方人文精神的美学特征。全书观点客观、论述平实,虽笔墨不繁,却颇具识见,可见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
本书作者在资料的搜集和检索方面有可贵的努力,有许多如现代派、后现代派的素材为现行介绍西方戏剧的书籍中所难得。通过本书,我们不但可以领略西方戏剧发展史中诸位伟大戏剧艺术家的风采,解读和欣赏许多伟大的戏剧艺术经典,而且能够看到诞生这些伟大艺术品和艺术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背景和历史逻辑,同时了解和感受西方戏剧发展的现代景观,使我们在历史面貌、艺术风格和美学旨趣上,对西方戏剧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知。(www.xing528.com)
本书作者周慧华曾经是我的学生,长期在高校执教,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不废学术的探讨和钻研,在文学艺术领域以及高校人文教学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近年来她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大专人文读本》《大学人文教程》等高校教材;她关于《红楼梦》的论文《现代视境的红学研究管窥》《网络时代的红学研究范式》等,先后发表于《红楼梦学刊》。她对中西戏剧研究的兴趣是广泛而具有成果的,如对中国现代戏剧理论奠基者洪深的研究,关于中西复仇剧的比较,戏剧“假定性”的审美特征,萨特戏剧、契诃夫戏剧研究,等等,其论文常见于各级学术期刊。宋宝珍教授是我在戏剧学术界的忘年交,她长年潜心向学,致力于戏剧理论与戏剧历史的研究,著述甚丰。因此举二人之力,倾心撰写的这部《西方戏剧史通论》,确有可读之处。
为了便于阅读者学习西方戏剧,本书的每一章都设计了意在启迪思维、引发联想的思考练习题。应当说,对于意欲解读西方戏剧发展历程的高校文学、艺术类师生,本书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开启门径的意义;而对于普通的文学艺术爱好者,本书也会提供良好的艺术陶冶和审美享受,其艺术普及的意义是可以预期的。
是为序。
(原载《西方戏剧史通论》,周慧华、宋宝珍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