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去,在《上海屋檐下》这个剧本中,人们看到的只是小市民的繁杂、琐碎的生活。这一群时代的弱者,在生活的泥淖中痛苦地呻吟,情调忧郁,色彩暗淡,到处散发着如同黄梅季节一样令人沉闷而窒息的气息。展现在舞台上这阴暗的一角反映了怎样的时代?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剧本一开始有这样一段舞台提示:“这是一个郁闷得使人不舒服的黄梅时节。从开幕到终场,细雨始终不曾停过。雨大的时候叮咚的可以听到檐漏的声音,但是说不定一分钟后又会透出不爽朗的太阳。空气很重,这种低气压也就影响了这些住户们的心境。从他们的举动谈话里面,都可以知道他们一样的都很忧郁,焦躁,性急……”剧作家把天气同人物的情绪紧密结合在一起,在那种潮湿、低沉、阴暗、焦躁的气氛中,人物都染上了特有的忧郁。小学教员赵振宇一家四口挤在灶披间里,靠着几毛钱一点钟的功课度日,妻子每日嘀嘀咕咕,埋怨丈夫,与邻里寻气;失了业的银行小职员黄家楣体弱多病,穷困潦倒。曾经卖田卖地用血汗钱供他上了大学的父亲,从乡下来看望儿孙,儿子不得不变卖物件以供养父亲,这便与妻子发生口角;“廉价的摩登少妇”施小宝,在当水手的丈夫外出之后,生活失去依靠,只得沦为暗娼,不时为流氓所胁迫;报贩李陵碑的儿子在“一二八”战争中牺牲,老人孤苦伶仃,成天以酒浇愁,受到顽童们的嘲弄;小职员林志成妻子的前夫匡复在被捕入狱断了音讯10年之后找上门来了,这个勉强称得上小康的人家也不得平静了,人们懊恼、悔恨、痛苦……
剧本是以30年代中期为背景的。这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的一段艰难时期。中国革命遭受几次挫折,党在白区的力量受到极大损失,上海地区尤为困难,政治空气十分紧张。1937年初是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不久以后便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剧本所描写的既是春夏交替的季节,又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关头。在这前后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政治局势是复杂多变的。国民党政府对外实行不抵抗主义,对内奉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对革命人民和爱国人士横加迫害,人民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剧中,黄梅天这阴沉的天气引起人物情绪的烦躁,这本来不足为怪,然而这里剧作者却赋予它特别的含义。人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气氛之中的,环境必然对人产生影响,而在人物身上又必然体现出环境的特色和气氛。剧本透过人物的情绪,也就巧妙地再现了当时的时代气氛,那种压抑、阴沉、密不透风像雾一般笼罩着国统区的恶浊气氛。(www.xing528.com)
那么,剧本的环境是否便是漆黑一片,不见一丝亮色呢?不是的。如剧本提示所说,在梅雨的间隙中是还可看到那偶尔露出的一缕阳光的。在葆珍这个12岁的女孩身上,表现出少年人稚气而又可贵的爱国热忱。教人识字唱歌并非什么特别重要的工作,但这位“小先生”那样热心、认真,毫不敷衍了事,当她的辛勤工作收到效果时,她是那样兴奋而引以为豪。从这个稚气未脱的女孩身上,让人窥见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不仅是这新生的一代,即使是沉沦于灰色暗淡生活里的人们,作者也从他们身上挖掘出潜藏着的那一点民族自信心,使他们逐渐振作起来:林志成终于反抗了他的老板;黄家楣不愿巴结洋行上司,虽然也因此而失去了工作;匡复从他的孩子身上找回了希望和理想,终于重上征途。他留下的那句话,“我离开你们绝不是逃避,我绝不使你们失望”,使剧中人及观众都坚信他是会成功的,他会为着那些患难的人们勇敢地去奋斗!这些动人的场面,就像一幅色彩灰暗的油画突然涂上了一道鲜艳的色彩所产生的强烈的艺术效果一样,使人惊异,也使人感到是必然和自然的。这一点“亮色”,不仅使剧中人获得了一种生的欲望,也使观众对他们这种似乎无望的生活产生了一线希望,企盼着阳光总有一天会驱散这恼人的黄梅天,而出现一片晴朗美好的新天地。
《上海屋檐下》呈现了严谨的现实主义特色,表现了夏衍在艺术风格上的质朴、洗练、恬淡、隽永的追求。剧本只是严格地忠实于生活的逻辑,客观地真实地道出人们的生活处境和真情实感,而让观众去品味,去思考。除了活生生的形象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丝毫没有强加的标语口号的痕迹,然而它的艺术力量绝不是那种简单的政治宣传所能比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