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早期发现高潜质领导人才的优化方法

早期发现高潜质领导人才的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多企业视高潜质领导人才为企业未来,但并不善于早期发现他们,任凭他们匿迹于企业的角落里,不为人知。大多数公司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高潜质领导人才的标准。其中权力动机,是我们期望在高潜质领导人才身上看到的内驱力指向。理论上,凡是难以培养又十分关键的品质,都应该成为高潜质领导人才的标准。

早期发现高潜质领导人才的优化方法

众多企业视高潜质领导人才为企业未来,但并不善于早期发现他们,任凭他们匿迹于企业的角落里,不为人知。

记得我当初刚刚加入一家著名公司,在美国总部受训时,公司创始人,一位著名的业内专家,兴奋地走进来,“早上好!公司的未来!”

12年过去了,这个景象历历在目,只是创始人已经与世长辞,而我们中间的高潜质领导人才,公司并不知道他们是谁,直到有一天他们被竞争对手发现,转而去领导与我们竞争的企业……

大多数公司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高潜质领导人才的标准。由于我的核心工作就是高潜质领导人才的早期发现,所以,当企业没有自己的标准的时候,我必须给企业一个标准,我的标准叫做DICE。

DICE原意是掷骰子,跟赌博有关。不过,如果牵强一点儿说,发现高潜质人才就是赌企业的未来。DICE代表四个英文字:Drive、Intelligence、Courage以及Empathy。用中文表达,就是:内驱力、智力、勇气以及同理心。

内驱力(Drive),首先是心理能量的水平(Energy Level),其次是心理能量的指向,即释放能量的渠道。必须承认,不同人心理能量水平是不同的。

作为领导人才,心理能量的指向必须是领导和管理,而不是业务和技术,也不是销售

如果说内驱力生物本能的成分多些,那么动机则有很多社会含义。麦克里兰把社会性动机分成三类:亲和动机、成就动机以及权力动机。其中权力动机,是我们期望在高潜质领导人才身上看到的内驱力指向。根据麦克里兰对权力动机的分析,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在线测评工具,测评一个人权力动机在三个方向上的强度:责任(Ownership)、影响(Influence)、地位(Status)。

1)责任:愿意做决策并承担后果。反面:回避责任。

2)影响:愿意花时间、精力影响他人。反面: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

3)地位:对等级、地位和权力结构的重视。反面:对平等和个人尊严的追求。

如图5-2所示,此人责任动机极强,影响动机很强,地位动机很弱。不同阶段,他的追求会有变化。

978-7-111-58643-2-Chapter05-2.jpg

图5-2 权力动机三要素

我们希望寻找的高潜质领导人才,应该是有强大的心理能量,并且以权力动机为能量释放的渠道,他们渴望承担责任,乐于影响他人,在意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身份。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承受身为领导者所必须面对的压力和挑战。(www.xing528.com)

我在咨询生涯中,见过不少身居高位,但是并不享受领导过程的人,而他们的权力动机测评结果显示,他们的责任、影响、地位三项指标相对于其他经理人都很低。

很多人希望自己在组织阶梯上不断攀登,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被领导岗位的外在光环(社会认可或者成就标签)所吸引,而并不享受领导他人的心理过程。我们寻找有上进心的人,但是我们更希望看到上进心背后承担责任的“贪心”、改造环境的“野心”乃至在意地位的“虚荣心”。

智力(Intelligence)是判断力的基础。领导者的判断力弱,企业的方向就错。这是头等大事。另外,领导者的智力弱,威信就低。一般人不愿意追随比自己笨很多的人。

勇气(Courage)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我们回到祖先的原始部落时代,根据现有的人类学知识,我们可以想象,那时的领袖,必须勇敢,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生存与死亡的场景,高频率地出现。我们这个时代的企业管理,在为生存和发展而战斗的性质上并没有改变。勇气的作用有三:第一,以变革应付环境的威胁;第二,承担决策的风险;第三,对企业内的人员实施奖惩,以捍卫核心价值和制度流程,确保战略得以执行。显然,这三者全是得罪人的事情。把勇气作为高潜质领导人才标准的另一个原因是,勇气是很难培养的。理论上,凡是难以培养又十分关键品质,都应该成为高潜质领导人才的标准。

同理心(Empathy)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设身处地的习惯,二是指设身处地的能力。遗憾的是,这两者经常不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作为一种能力,同理心属于知人之智的范畴。作为一种习惯,同理心属于与人为善的范畴。

乔布斯做例子,他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习惯。他本质上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很少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他一旦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就会考虑得非常到位。至少在早期,他的用户体验,做得相当不错。苹果发明鼠标就是一个证明。

我有一个学生,一起吃饭时总是给我夹菜,夹的都是我最不喜欢吃的菜。他有设身处地的习惯,没有设身处地的能力。许多父母对于孩子亦如此。同理心不是不能培养,只是培养起来太花时间,如果企业花很长时间培养领导人才的同理心,那么,企业就成了学校。优秀的企业从来不把自己办成学校,哪怕是学习型企业。

同理心的反面是以自我为中心(Egocentrism)。理解人比理解战略困难,所谓“知人之面不知心”。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别人很难立刻知道他的动机是什么。同理心有助于识别他人动机和价值观,作为领导者,他们必须清楚他的跟随者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在这里工作,用英文说,就是What makes themtick。难就难在人们不会说出来,理解人是激励人的基础,理解人的基础能力是同理心。

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早在两岁的时候就形成同理心。两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安慰人了。心理学家道格拉斯欧尔森(Douglas Olsen)把同理心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认为别人跟自己完全不同——非我族类,所以其心必异。正常的成年人应该超越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以己度人,有条件地理解别人。这个阶段的人能够理解与自己有共鸣的人,不能理解不可理喻的人。我观察到很多成年人,包括一些管理者,同理心的发展停留在这个阶段;第三个阶段,能够理解异己,即理解与自己完全不同观点和背景的人。我认为领导者的同理心必须达到这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人的同理心甚至可以延伸到动物。保护动物协会的倡导者们,其心理基础就是对动物的同理心。我测评一个人的同理心,也很看重其对动物的态度。

神经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大发现是一种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这种神经元,无论看到他人感受到憎恶、感动或痛苦,还是自己感受到这些情绪,都会同样被激活。

同理心作为一种能力,在人与人之间差别很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社会化过程(Socialization)。研究发现,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影响孩子同理心的发展。母亲对孩子关注、平等、耐心讲道理、父母具有同理心,有利于孩子发展同理心。父母体罚孩子,父亲殴打母亲,父母使用物质奖励不利于孩子同理心的形成。心理学家认为,同理心是可以培养的。我在培训中经常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强管理者的同理心。例如,为了让管理者理解下属或上级,我经常让他们扮演下属或上级的角色,而我本人扮演他们的角色。但是必须承认,同理心的培养很难。

早期发现高潜质领导人才,德和才哪个更重要?当我们用心理学看人才标准的时候,德和才的区分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一定要用德和才这个概念的话,那么,除了智力,其他三个指标(内驱力、勇气、同理心)都跟德有关。内驱力导致勤奋,勤奋是美德。勇气当然是美德,同理心中设身处地的习惯,也属于美德。

早期发现中的早期,要有多早?一家领先房地产企业的CEO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只看业绩,不行就换,不必早期发现。他的观点我坚决反对。其实,优秀企业在校园招聘阶段,就已经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