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技术与思维的融合

互联网:技术与思维的融合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几个最热的词里一定有“互联网”,除了“互联网+”,还有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进入中国之时,正是我们抛弃“政治思想思维”,全民拥抱商业、追求财富的时代。为此,互联网技术自身及其渗入到其他行业的发展在中国获得了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快的态势。谈到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管理的结合,必须介绍一下两个与此相关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我们认为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MIS和ERP是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管理结合的前世。

互联网:技术与思维的融合

21世纪初,互联网技术掀起的新经济浪潮的泡沫在资本市场破灭后,IT技术努力寻找在传统的制造业、服务、金融等各行各业的切入点,在2010年左右又一次掀起了互联网的全球风暴,这次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对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影响。

互联网在中国的影响最初是作为信息传播及网民们发表观点、宣泄感情的技术平台,接下来是由淘宝、京东等引入作为对传统企业卖产品的渠道和方式的电子商务,随着2015年上半年的“互联网+”在资本市场一浪接一浪的“找风口”,互联网在中国成为最热的一个词。对于互联网技术,我们更多地把视角放在了它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商业模式、经营渠道和与生产方式的连接上。

2015年几个最热的词里一定有“互联网”,除了“互联网+”,还有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的含义不难理解,那么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呢?美国《时代周刊》上曾有篇文章认为:今天的计算机革命和互联网之所以这样,是继承了20世纪60年代末的以性解放和摇滚乐为主题的嬉皮士精神,口号是“不要告诉我世界是怎样,告诉我如何创造世界。”这场嬉皮士运动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由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而画上了句号。然而,这种精神长久地在音乐电影及各种艺术中徘徊。而那些吸食过大麻的工程师们将它带进了信息革命的世界,他们渴望用新的,更自由的技术打碎福特们所铸造的机器王国。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世界里一直崇尚着“自由平等,随心所欲”的网络文化和精神,从乔布斯、杨致远、贝佐斯到布林和扎克伯格,无不流淌着嬉皮士的血液——辍学、叛逆、崇尚自由和“不作恶”。如果说美国人总想如何改变世界,如同乔布斯写的那首诗歌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那么中国人想的更多的是适应正在改变的世界,我们更乐意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是商业价值观更是人生观的差别。

互联网技术进入中国之时,正是我们抛弃“政治思想思维”,全民拥抱商业、追求财富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互联网被纯粹地看成是财富创造的兑付工具和商业发展的手段。互联网与商业结合的切入点是中国传统经济活动中最“计划”的环节,包括商业渠道(将链条过长,封闭改造为“买卖直接,公开透明”)和由于传统银行长期的懒惰和封闭,使互联网公司轻易地找到了在线支付和重建信用关系的突破口。我们对美国互联网技术的最初的照搬和模仿的有效性,加上中国人口的庞大和强烈的需求欲望,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变化之迅速和资源的不确定,使政府和国有企业还没找到有效的对该行业的控制和获取垄断效益的措施。为此,互联网技术自身及其渗入到其他行业的发展在中国获得了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快的态势。

谈到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管理的结合,必须介绍一下两个与此相关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我们认为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MIS和ERP是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管理结合的前世。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产生的MIS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争优势、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由决策支持系统(DSS)、工业控制系统(CCS)、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组成。其核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进行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模型以及数据库,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首先提出的,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其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所以,ERP首先是一个软件,同时也是一个管理工具。它是IT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体,也就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借助电脑,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过去的工业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已经过时了,现在需要的是创新、是想象力、是颠覆、是超越。真是这样吗?科学管理真的过时了吗?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理性分析和精细管理真的不再需要了吗?答案是否定的。(www.xing528.com)

第一,大数据的影响在改进公司内部管理方面,互联网可以大有作为。首先它可以使产业链内部交易标准化、数据化的信息快速传递,并全流程透明;其次通过信息互联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可以推倒部门墙,简化内部运作、核算和控制,降低交易成本;再次,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充分挖掘和分析公司客户需求的大数据,以此加强客户洞察,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分析内部运作的合同、订单、项目、配置、库存、物流的大数据,支持及时、准确、优质和低成本的交付;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大数据分析,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牵引优质资源向优质客户的倾斜。

第二,对管理职能的影响。无论如何,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还是逃不脱管理活动的几个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的影响下,这些管理职能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1.计划有效性的期限趋向于更为短期,在组织高层决策时越发受到外部环境中的技术力量的影响。在组织内部目标制定时越发趋向于集权与分权的有效结合,集权指的是一个有战略眼光和胆略的企业领导者的魄力,分权指的是员工对信息公开透明的要求和自身价值的被认同的要求。

2.组织结构趋向于更加的扁平化。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收集、处理、分析以设备、技术代替人员;信息收集的便捷性;组织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竞争对组织快速应变能力的要求,决定了组织层级大幅度减少。

3.领导力的重要性。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员工队伍骨子里崇尚和追求“个体价值、自由”的互联网精神,他们反对被当成“被管理者”“被领导者”来支配和指挥,他们需要上级主管呈现出更多的非职权影响力。管理者应谋求来自下属心理和感情上的“被认同”。

4.控制的有效性得以提升。管理控制的核心是纠偏,互联网技术为发现偏差、分析纠偏原因、给出纠偏措施和保证纠偏措施不折不扣地执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第三,互联网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上网就能获得知识和信息,颠覆了传统的企业与顾客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使顾客在交易活动的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互联网加剧了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