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铜和锌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及其危害

铜和锌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及其危害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如果吃了这种“绿色牡蛎”,就会呕吐和腹泻。调查发现,这一现象是因为海水里含有太多的铜引起的,不过其中还有锌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海洋遭到铜和锌的污染,还会对鱼类产生有害影响。这就势必导致污染海区鱼类大大减少,给海洋渔业造成损失。如果污染比较严重,那些活动范围不大的鱼类就会遭殃,因为高浓度的铜和锌对鱼的鳃和皮肤有腐蚀作用,使它们呼吸困难,最后导致死亡。

铜和锌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及其危害

铜器,放置时间久了,表面会变绿,这是常识。生长在大海里的一种贝类——牡砺,它的肉有时也会变成绿色。对此,你也许会感到新奇或不可思议。然而这却是事实。在世界许多地方,比如日本的名古屋、延冈、竹源、新居滨和日立等地,都曾发现过这样的牡蛎。人们习惯把它们称为“绿色牡蛎”。人们如果吃了这种“绿色牡蛎”,就会呕吐和腹泻。调查发现,这一现象是因为海水里含有太多的铜引起的,不过其中还有锌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铜是生命所必需的元素之一,正常的海水中也含有很少量的铜,每升海水一般含0.1~10.0微克,它们不仅对海洋生物没有害处,还大有益处。因为微量的铜对动物的呼吸和色素细胞的生长有重要作用。但是铜的含量太高了,就会产生害处。

海洋里过量的铜也是人类活动带进去的。考古发现,人类开采和使用铜的历史比其他所有的金属都要久。早在史前时期,铜就应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但是那时候的开采量和使用量都很有限。直到现代,随着开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应用范围的扩大,铜的产量和使用量大大增加了。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铜540万吨,其中有约4万吨通过工业污水排到了海洋里。另外,煤里面含的铜也有一部分在燃烧时散发到大气中,最后也沉降在海里、连同岩石自然风化带入的,有人估计每年进入海洋的铜,总量有25万吨左右。

海洋生物对海水里的铜一般都有较强的蓄积能力,有的体内含铜量可以高出周围海水里的7500倍。牡蛎就属于这类蓄积能力很强的海洋生物。如果每升海水里含0.13毫克的铜,牡蛎就会变成绿色。含量再高,还能导致牡蛎死亡。

另一种金属锌在海水中含量太高,也会引起牡蛎变绿,而且能影响牡蛎幼体的发育。一升海水中只要含有0.3毫克的锌,牡蛎幼体的生长速度就会明显减慢,当含量达到0.5毫克时,幼体发育就会停止或者死亡。(www.xing528.com)

人们发现,含铜量高的海水,锌的含量一般也较高,这也许是神明的有意安排。然而这样一来,牡蛎变绿的机会却大大增加了。因为铜和锌在一起对牡蛎的影响要比它们单独存在时的影响大得多。我们把这种1+1>2的作用叫做污染物的“协同作用”。

海洋遭到铜和锌的污染,还会对鱼类产生有害影响。虽然轻微污染不致于毒杀鱼类,但却会把鱼“赶”到其他比较干净的地方。这就势必导致污染海区鱼类大大减少,给海洋渔业造成损失。如果污染比较严重,那些活动范围不大的鱼类就会遭殃,因为高浓度的铜和锌对鱼的鳃和皮肤有腐蚀作用,使它们呼吸困难,最后导致死亡。

金属的光彩是迷人的,但被人类遗弃在大海里的金属却成了毒杀海洋生物大家族成员乃至人类的“杀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