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属毫针刺法: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防治疾病

金属毫针刺法: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防治疾病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俞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俞穴,如腹部的穴位。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俞穴。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俞穴,如头部。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

金属毫针刺法: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防治疾病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俞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一、针具的检修

针具在每次使用前后均须进行检查。如针具有损坏,应及时拣出,剔除剥蚀弯折过重及断裂不能修理者,余经修理后一般可再使用。

方法1:一手手指抵住针尖,另一手持针捻转,可以感觉针尖状态。

方法2:用棉球裹住针身下段,另一手将针边转边退。这种方法可以发现针具的光滑程度,若有毛钩,针尖退出时会带有棉絮。

二、体位的选择

意义:针灸治疗前,应该选择好适当的体位。患者体位合适舒适,有利于正确取穴施术,也有利于持久留针和艾炷的安放。

原则:以施术者能正确取穴,操作方便,患者舒适并能持久为原则。

常用体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

仰卧位:适于取前头、颜面、前身部穴位

俯卧位:适于取后头项、背腰部穴位。

侧卧位:适于取侧身部穴位。

仰靠坐位:适于取头面、颈前、上胸和肢体部的穴位。

俯伏坐位:适于取头顶、后项、背部和上肢部分穴位。

侧伏坐位:适于取侧头部、面颊、耳部及上肢部分穴位。

三、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俞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俞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俞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俞穴,如腹部的穴位。

(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俞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俞穴进针,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成90°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俞穴。

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成45°角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俞穴。

3)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成15°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俞穴,如头部。

(2)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俞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俞穴,宜深刺。

3.行针手法

(1)基本手法

1)提插法:当针刺入俞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2)捻转法:当针刺入俞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2)辅助手法

1)循法:循法是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环径路,在俞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的方法。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

2)弹柄法:弹柄法是指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

3)刮柄法:刮柄法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食指(或中指)或拇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促使得气的方法。

4)摇柄法:摇柄法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以行经气的方法。

5)飞法:飞法是指对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不得气者,可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的方法。

6)震颤法:震颤法是指毫针刺入一定的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

4.补泻手法

(1)基本补泻

1)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2)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2)其他补泻

1)疾徐补泻:又称徐疾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2)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刺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3)呼吸补泻:患者呼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4)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压为泻法。

5)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提插、捻转的手法即为平补平泻。

四、得气的表现(www.xing528.com)

得气的感觉来自受术者和施术者两方面。得气感应在受术者和施术者有时并不同步。有时受术者有较强感应而施术者指下却仍感空松无物;有时受术者只有极轻微感应而施术者却感针下沉紧。两者应结合综合判断。

1.受术者 受术者主观感受,指针刺后出现酸、麻、胀、沉、热、凉、触电样、虫行感、跳跃感,或沿一定方向和部位传导扩散等。少数出现循经肌肤震颤,或受刺部位出现循经性皮疹。

上述感应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则两种以上感应同时出现。

2.施术者 主要依据指下的感觉判断得气感,如针下出现沉重、紧涩或针体颤动,或可从外观上观察,如有时可看到针体震颤,针体周围皮肤紧张、凸起或陷下,肌肉跳动,沿经皮肤甚则出现色泽变化、出汗等。

金元·窦汉卿《标幽赋》说:“气之至也,若鱼吞钓饵之浮沉; 气未至也,似闲处幽堂之深邃。”——得气时,指下感觉沉涩、发紧,好比钓鱼时鱼已吞食钓饵一样;而气未至时,则指下感觉空虚无物,就好比闲处于幽深的殿堂之感。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俞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俞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六、注意事项

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俞穴。若怀孕3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俞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俞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俞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俞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俞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俞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俞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七、常见问题

1.晕针是针刺过程中出现的“昏厥”现象。

(1)现象:轻者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患者突然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发冷;严重者神志昏迷,血压下降,二便失禁。

(2)原因:体质虚弱,精神过度紧张;饥饿、疲劳,大吐泻、大出血后施针;体位不当,施术手法过重;诊室内空气闷热、过度寒冷等。

2.滞针是进针后针下沉紧、行针困难的现象。

(1)现象:进针后或提插、捻转、进退行针过程中,针下感觉沉重紧涩,捻转进退困难,患者有痛感。

(2)原因:精神紧张,毫针刺入后局部肌肉痉挛;针后移动体位;行针时用力过猛,或单向捻针,致肌纤维缠绕针身。

(3)处理:嘱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放松局部肌肉;延长留针时间,或辅以按摩;体位移动者,使其恢复针前体位后退针;捻针过度者,将针向反方向捻退,并左右轻捻使针松弛,以便退针。

(4)预防:做好针前解释工作,选好适当体位;进针后不可随便移动体位;行针捻转角度不可过大,更不可只朝一个方向强行捻针。

3.弯针是针刺过程中针体发生的弯曲现象。

(1)现象:针体弯曲,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行针和提插时涩滞困难,患者觉疼痛扭胀。

(2)原因:进针后体位移动;外力碰撞或压迫针柄;操作时用力过猛,针尖碰及坚硬组织。

(3)处理:立即停止行针;针身轻度弯曲者可顺着针弯曲的方向慢慢退出;针身弯曲角度较大者,则需轻微摇动针身,边摇边顺其弯度缓缓退出;针身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退出,切忌猛力抽拔;体位移动所致者,须协助患者恢复进针时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依上法退针。

(4)预防:体位恰当,不可随意移动体位;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得受外物的碰撞和压迫;手法熟练,指力轻巧均匀。

4.断针是针刺过程中针体离断,部分断端残留体内的现象。

(1)现象:针刺过程中,针身折断,残留于体内的针体或部分露于皮肤之外,或全部没于皮肤之下。

(2)原因:针前失于检查,使用有损伤剥蚀、质量低劣的针具;患者体位改变,肌肉强力收缩;操作时针身全部刺入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或电针时突然加大电流强度,局部肌肉猛烈痉挛;滞针、弯针时强力抽拔。

(3)处理:镇静沉着,嘱患者保持原有体位,切勿惊慌乱动,以防残段针向肌肉深处隐陷;如折针断端露出体表,立即用手挤压折针周围的皮肤,使断端暴露更多,用镊子取出;如残段完全没于皮下体内,应在X线下定位并通过手术取出。

(4)预防:针前仔细检查针具,剔除质次或有损伤的针具;进针行针时动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针刺时不可将针体全部进入体内,留2~3分(6~9mm)露出皮外以防万一断针时便于取出;有滞针、弯针时应及时处理。

5.针后异常感 针后异常感是针刺结束后出现的多种异常感觉。

(1)现象: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肢体;重、麻、胀的感觉过强;原有症状加重;针孔出血,针处皮肤青紫、结节等。

(2)原因:肢体不能移动者,多因针未起尽,或体位不当致肢体活动受限;沉麻胀感过强者,多因行针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原有病情加重者,多因手法与病情违逆;出血或皮下青紫者,多因刺伤血管,个别因于凝血功能障碍。

6.刺伤重要脏器 针刺伤及肺及胸膜,会致创伤性气胸。

(1)现象:针刺过程中,患者突感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甚则呼吸困难,发绀,冷汗,恐惧,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也有少数轻度患者间隔数小时后才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检查肋间隙变宽;叩诊肺部过度反响;听诊肺泡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气管向健侧移位。X线胸部透视可见肺组织压缩现象。

(2)原因:针刺胸背部和锁骨附近穴时,角度、方向、深度失当,致毫针刺破脏层胸膜,伤及肺组织,使气体积聚胸腔所致。

(尤家平 李光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