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名探讨
有关中毒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其中有“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相危,例皆难疗。凡煮药引汁,以解毒者,虽云急救,不可热饮,诸毒病得热更甚,以冷饮之。”并有对饮食中毒及其预防的记叙:“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诸饮食中毒候》中记载:“凡人往往因饮食忽然困闷,少时至甚,名为饮食中毒。”《普济方·中药毒》曰:“凡中药毒及一切毒,皆能变乱,与人为害,亦能杀人。”亦指出药物中毒的定义。《备急千金药方·解百药毒》曰:“野葛毒,以死口噤。钩吻毒,困欲死,面青口噤,逆冷身痹。”记载了钩吻中毒的症状。《诸病源候论·解诸毒候》曰:“又着乌头毒者,其病发时,咽喉强而眼睛痛,鼻中艾臭,手脚沉重,常呕吐,腹中热闷,唇口习习,颜色乍青乍赤。”描述了乌头中毒的早期症状。对于饮酒过度的危害,古人亦早有认识,《滇南本草》即有“饮酒过度,俗名酒害”的提法。《证治汇补》记载:“大醉之后,忽然战栗,不省人事,名曰酒厥。”
二、病因病机
关于中毒的病因病机,在《诸病源候论》中有详细论述:“凡可食之肉,无甚有毒。自死者,多因疫气所毙,其肉则有毒,若食此肉,便令人困闷,吐利无度,是中毒。”
古代很多医家也都有所论述。《圣济总录·食牛马猪犬鱼蟹中毒》曰:“禽兽品类,有根性本毒者,有无毒而食毒物者,有杂和相畏相恶相因成毒者,人不慎而食之,致伤脏腑之和,乱肠胃之气,或轻或重,各为其毒所害。”不仅论述了食物中毒的病因病机,还讨论了食物毒性的来源。又如《圣济总录·食毒》:“凡食物诸品……漫不查其寒温燥湿之性,顺逆宜忌之因,人性南北异禀,食物南北异种,一或犯之,刺喉溃腹。”更是提出了食物中毒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观点。《诸病源候论》还对多种食物中毒的病因、病机乃至预后都进行了详细论述。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记载:“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曰:“凡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
《圣济总录·服药过剂》曰:“服药过剂,反伤正气,致八邪于心。然毒药攻邪,不必过剂,过则反伤正气,犹以五味致养,稍过亦能为害,此理之必至也。”指出了药物中毒最为主要的原因是用量不当,其他尚有煎法不当、个体敏感性不同、误服药物等原因。在此基础上,古人亦根据中毒途径的不同,对各类中毒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论述。
外伤中毒方面,主要有以下记载,如《疡医大全》云:“疯犬者,乃朝夕露卧,为四时不正之气所侵,阴阳肃杀之气所惑,故舌出涎流,头低耳垂,目红尾拖,急走无定,多见于春末夏初之间,人被咬伤,即烦躁口干,小便涩痛,最为难救。”又如《洞天奥旨》:“蜂之叮人,有毒刺入肉,即须挑去,以尿泥涂之,即止痛。”《外科启玄》记载:“凡人被蜈蚣叮咬,其痛彻骨,或浑身麻木。”《外科正宗》曰:“蝎有雌雄二种,雄者蜇人,痛在一处,雌者痛牵遍体。”《外科大成》曰:“射工伤,即树间杂色毛虫也,人触着即能放毛射人,初痒次痛,久则外痒内痛,骨肉皆烂。”如《外科启玄》曰:“诸蛇有毒,莫如土虺蛇最毒。如人被伤,即取半莲草揉而擦之,顷刻得安,亦可煎服。”《外科证治全书》曰:“凡被蛇伤,即以针刺伤处出血,以绳扎伤处两头,庶不致毒气内攻,流布经络。”(www.xing528.com)
内服中毒方面,亦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食诸菜蕈菌中毒候》曰:“但蕈菌等物,皆是草木变化所生,……故或有毒者,人食遇此毒,多致死甚疾速。”并载有“治食诸菌中毒闷乱欲死方。”《诸病源候论·食鯸鲐鱼中毒候》曰:“此鱼(指河豚)肝乃腹内子,有大毒,不可食,食之往往致死。”并载有“治食诸菌中毒闷乱欲死方”。《本草纲目拾遗》曰:“陈良翰云:烟叶生者有毒,人食之即中毒。发病难治。”《圣济总录》一书已有“中药毒”之专项论述,对中毒的发病机理、证候分类、急救措施及有效方药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三、治疗用药
由于饮食与人类息息相关,食物中毒随时可能出现,因此古代许多医疗书籍中都有大量关于食物中毒诊疗方面的记载,并包含了涌吐排毒、泻下排毒等与现代急救原则相一致的治疗思想。如《金匮要略方论·果实菜谷禁忌并治》曰:“饮食中毒,烦满,治之方: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右二味,煮三沸,三上三下服之,吐食出即瘥。或以水煮即得。又方:犀角汤亦佳。”《备急千金药方·解毒并杂治》曰:“治诸食中毒方,饮黄龙汤及犀角汁无不治也,饮马尿亦良。”《太平圣惠方·治食猪肉中毒方》曰:“治食猪肉遇冷不消,必成虫,亦服此方,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川朴硝一两。”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对于药物中毒,古代医家的解救记载亦较为丰富,并很早就强调以催吐等方法将毒物排出,如《太平圣惠方·解诸药毒诸方》曰:“解中毒……亦速吐之。”《金匮要略方论·果实菜谷禁忌并治》曰:“钩吻与芹菜相似,误食之杀人,解之方,荠泥八两,右一味,水六升,煮二升,分温二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下》曰:“钩吻毒:荠苨汁,蕹菜汁,葛根汁,葱汁,桂汁,白鸭血,白鹅血,羊血,鸡子精,鸡卵雏,犀角汁,猪膏,人屎汁。”而关于通用解毒药,则强调甘草、绿豆的作用。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有主张使用利尿排毒者,如《普济方·解酒毒》曰:“利小便而消其渴”;有主张使用清热解毒的,如《医心方·卷十二》曰:“酒热发热……亦饮葛根汤;安神,除热止呕汤也”。
前人也记载了很多急救方,如《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下》曰:“烧酒毒,冷水,绿豆粉,蚕豆苗”;又如《太平圣惠方·治饮酒中毒诸方》中记载:“治饮酒中毒方:右煮黑豆汁,温服一小盏,三服瘥”。治疗酒积,《杂病源流犀烛》提出用酒积丸;《寓意草》提出酒疸的治疗用栀子大黄汤;《圣济总录》治酒黄,“灸后心、百会、下廉三处百壮。若脉如屋漏……宜服泽泻汤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