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性水电解质紊乱的第八节

职业性水电解质紊乱的第八节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中毒时多伴有脱水与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引起严重后果,如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等。2.诊断 急性中毒时的脱水多为混合性脱水,即水分与电解质同时丢失。

职业性水电解质紊乱的第八节

急性中毒时多伴有脱水与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引起严重后果,如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等。

一、脱水

1.病因 某些毒蘑菇中毒,砷、汞、锑、铜等金属盐中毒均可引起严重的呕吐、腹泻,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2.诊断 急性中毒时的脱水多为混合性脱水,即水分与电解质(Na+等)同时丢失。根据脱水的程度可分为以下三型:

(1)轻度(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2% ~3%):患者可感口渴,并有口腔黏膜干燥、尿少色浓等表现。

(2)中度(失水量达到体重的4% ~6%):出现头昏、无力、声音嘶哑、心率增速等。体检可见皮肤弹性减低、面容消瘦、眼窝下陷等脱水征象,血压常有所降低。

(3)重度(失水量达到体重的7%以上):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脱水性休克。由于肾血流量减少,影响酸性代谢产物及氮质的排泄,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及肾前性氮质血症。

在确定脱水的类型及程度时,除根据上述的症状及体征外,还应测定尿量、尿比重,血钾、钠、氯化物及尿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和p H等。

3.治疗 首先应去除病因,在大多数的场合应进行洗胃,以避免毒物对胃肠道继续刺激。

关于补液的计算公式很多,但临床处理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患者不能拘泥于公式,而应根据临床表现、尿量、血电解质的浓度及病因加以综合考虑。在输液过程中,并应不断地进行观察,根据患者对输液的反应,随时予以调整输液量及种类。

一般来说,补液量可根据脱水的程度进行大概的估计,例如:在一个体重60kg的人,轻度脱水的失水量相当于体重2%~3%,大约1570m L;中度的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 4% ~6%,大约3000m L;重度脱水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7%以上,大约4000m L以上。此外,尚应记住补液量还应包括当日的不显失水量(平均800m L左右,如有发热及呼吸加速,还应增加液量)及继续丢失的液量,如大小便、呕吐物等。如果估计的补液量过大,可在数日之内补足。在老年及心、肺、肾功能不良患者,必须放慢输液速度,进行严密观察,以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轻度脱水处理比较简单,因为患者调节能力较好,一般输入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即可。对于中度以上的脱水,则不宜输入过多的生理盐水。因为生理盐水内的Na+与Cl均为154mmol/L,明显高于血浆,而且生理盐水的p H为7.0,也比血浆偏酸性。过多输入生理盐水可能引起高血氯性酸中毒。为避免发生此种情况,每1000m L生理盐水可加5%碳酸氢钠100m L及5%葡萄糖溶液500m L(此种比例的液体内电解质成分为每1000m L含Na+134 mmol、Cl97 mmol、HCO3 37.5mmol,接近血浆浓度)。此外,还必须补充适当的钾盐,4~6L液体中可加10%氯化钾10~30m L,静脉泵入,根据患者血钾浓度调整用量。在严重酸中毒患者,还应酌加碱性药物,重度脱水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时,除补充晶体(电解质)溶液外,尚应补充适量的胶体溶液,如右旋糖苷等。

二、低钾血症

1.病因 钡中毒可引起明显的低血钾。急性中毒伴有呕吐、腹泻,均会引起钾的丢失。消化液含K+量明显高于血浆,胃液中含K+量为血浆浓度的3~4倍,其他如肠液、胆汁中的含K+量为血浆中浓度的2~3倍。补液时如只补充生理盐水,会进一步降低血钾的浓度。

2.诊断 在有严重呕吐、腹泻的患者,如出现软弱无力、腹胀、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及腱反射减低时,应考虑低钾血症的可能,应及时测定血钾及描记心电图以协助诊断。

3.治疗

(1)去除病因。

(2)尽早恢复正常饮食。缺钾程度较轻者采用口服钾盐、鲜橘汁等。

(3)缺钾程度较重者,采用10%氯化钾加入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1000m L液体中的钾含量不超过3g,滴注速度宜慢,每小时输入氯化钾不应超过1.5g。补钾时必须注意尿量,尿量至少应>30m L/h方可进行补钾。在严重脱水伴有周围循环衰竭、尿量显著减少时,开始输入的1000~2000m L液体中可暂不加入钾盐;等血容量有所恢复,尿量开始增加,再考虑补钾。如缺钾程度十分严重,出现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及阿—斯综合征时,则应大胆地进行补钾,每日补钾量最多可达8~10g。(www.xing528.com)

三、代谢性酸中毒

1.病因 急性中毒时可伴发代谢性酸中毒,产生的原因为:

(1)由于腹泻造成大量碱基丢失。

(2)由于酸性产物的增加:①毒物代谢形成中间产物,如甲醇分解成甲醛甲酸;②由于肾功能衰竭使代谢性酸性产物潴留。

水杨酸类、甲醇、酚、甲醛等中毒时容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2.诊断 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增强、加深,可增速或不增速,称为库司莫(Kussmaul)大呼吸。

在急性中毒合并脱水出现库司莫大呼吸时,应想到代谢性酸中毒的可能。此时可测定血p H、二氧化碳结合力以协助诊断。

3.治疗

(1)去除病因:口服毒物可进行洗胃。

(2)碱性药物:常用的有碳酸氢钠、乳酸钠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碳酸氢钠在体内分解,可迅速供给[HCO3],为有效的碱性缓冲剂。乳酸钠在肝脏经过代谢,方可生出[HCO3],严重休克或急性肝功能不良者最好不用。THAM为一不含钠的碱性药物,在体内可与碳酸作用使其减少,同时又可形成[HCO3],故兼治呼吸性酸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

THAM还能透入细胞内,迅速提高血p H,比碳酸氢钠快2倍。THAM也有不少缺点,如价格昂贵,可能引起静脉炎,大剂量快速滴入可能引起高血钾、低血糖反应、呼吸抑制等。在代谢性酸中毒,一般以碳酸氢钠为首选药物,常用的浓度为5%。

补充碱性药物用量的公式也很多,此处介绍为参考:

需补充的碱性药物用量(毫克当量) =(25-测得的血[HCO3]值)×体重×(0.20~0.25)

[HCO3]=二氧化碳结合力2.24

0.20~0.25为以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0% ~25%来估计补充碱量。

碱性药物的需要量一般要高于上述公式的计算量,可先按计算量补给,然后根据血p H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改变,再予以补充。常用的碱性药物其[HCO3]含量见表13-2。

表13-2 常用的碱性药物[HCO3]含量

在补充碱性药物时不应操之过急、否则可引起以下不良副作用:①血[HCO3]迅速上升,脑脊液中[HCO3]未能随之迅速升高,仍呈酸中毒,呼吸仍深而快,大量二氧化碳排出、[HCO3]/CO2>20∶1,引起呼吸性碱中毒。②血[HCO3]迅速升高,使K+向细胞内转移,可引起低钾血症。③输入体内Na+过多,可引起水肿,在心功能欠佳的患者可引起肺水肿,在补充碱性药物时,基础输液中应减少Na+量。④血p H上升,使蛋白结合钙部分增加,游离钙减少,引起手足搐搦症。如出现此种症状,可暂停碱性药物的补充,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30m 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