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接触性皮炎及其临床特点和病因

接触性皮炎及其临床特点和病因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触性皮炎是皮肤黏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如化纤衣着、化妆品、药物等而发生的炎性反应。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疱甚至大疱,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

接触性皮炎及其临床特点和病因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黏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如化纤衣着、化妆品、药物等而发生的炎性反应。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疱甚至大疱,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如能及早去除病因和做适当处理,可以速愈,否则可能转化为湿疹样皮炎。

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有致敏性,在高浓度时有刺激性和毒性。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①动物性:动物毒素昆虫分泌物、毒毛等。②植物性:花粉和植物叶、茎、花及果实等。③化学性: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香料等。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是指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刺激和(或)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是一种近些年开始出现的、比较多的、很有代表性的皮炎。

一、发病原因

常见接触性致敏原有以下几种:

1.苯唑卡因(Benzocaine) 局麻药、用于治疗烧伤晒伤的药物、痔疮霜/栓剂、口腔牙龈用品、治疗咽喉疼痛的喷雾剂/支咳糖浆、收敛剂、抑制食欲药(含乙醛-4-氨基安息香酸盐)。交叉反应:与对氨基类混合物、莫诺卡因、普鲁卡因胺、氢氯噻嗪(利尿降压药)、对氨基苯甲酸和酯、偶氮/苯胺染料对苯二胺磺胺类、磺脲(糖尿病口服药)、4-对氨基水杨酸及对苯类有交叉反应。

2.硫氢基混合物(Mercapto mix) 是天然及其他橡胶制品的加速剂、缓凝剂及溶解剂,存在于如鞋、手套、衣物中弹力物、避孕套和隔膜、医疗装置、玩具轮胎、管道、肾透析装置及游泳衣中。也可作为防腐剂和混合防冻剂。同样可见于油脂、胶布、胶卷及兽医用品如蜱、跳蚤粉及喷雾剂中。

3.咪唑烷基尿素(Imidazolidinylurea,Germall 115) 用于各种霜剂、头发定形剂、洗发香波、除臭剂和外用药的防腐,是甲醛释放物。

4.N-环己基硫酞内酯[N-(Cyclohexylthio) phthalimide] 广泛作为各类橡胶硬化过程的缓凝剂。

5.对苯二胺(4-Phenylenediamine base) 主要存在于染发剂中,也作为毛皮染料存在于毛皮皮革中。同样在洗相片、印刷、影印,以及石油、油脂、橡胶和塑料生产中作为抗氧化剂和加速剂。交叉反应:对苯类、PABA遮光剂及对偶氨醛化物有交叉反应。

6.重铬酸钾(Potassium dichromate) 存在于水泥、皮革上光液、纺织染料、木材防腐剂、合金、火柴头、电镀焊条、防蚀剂、漂白剂、地板蜡、鞋油、油漆、胶水、色素、清洁剂中,也存在于摄影冶金雕刻、印刷、制陶、汽车制造、电视制造、印刷报刊、文眉/眼、纹文身等的涂料颜料中(含铬氧化物)。

7.乙二胺(Eth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

类固醇霜、橡胶乳中作为稳定剂,还存在于防冻剂、地板上光剂、清除剂中,也是显影加速剂、兽医制剂、电镀、电泳凝胶、染料、杀真菌剂、杀虫剂、人造蜡、纺织润滑剂、眼鼻滴液的成分,以及酪蛋白、清蛋白、虫漆的溶剂。其成分在制霉菌素霜和氨茶碱中也存在。交叉反应:EDTA、安他唑林、氨茶碱、异丙嗪、羟嗪类、哌嗪。

8.松香(Colophony) 黄色树脂,存在于清漆、印刷墨水、纸张、焊接剂、胶水增黏剂、切割油、黏合剂、胶布衣料表面、上光蜡、化妆品(染眉油、口红眼影)、外用药剂、小提琴弓用松香、运动员抓握用松香粉松树油清洁剂等产品中。其成分也存在于牙科用药中。交叉反应:秘鲁香脂、二氢枞醇、木焦油。

9.甲醛(Formaldehyde) 主要存在于尿素、石炭酸三聚氰胺和乙醛树脂及纺织产品中。是化妆品、金属加工液、洗发香波等的收敛剂、消毒剂及防腐剂。其他含有甲醛的物品包括:防汗化妆品、牙科用防裂剂、止汗剂、纸张硬化剂、清洁产品、消毒剂、除臭剂、干洗原料、胶水、矿物羊毛合成物、衣料、染料、工业纸张、石炭酸树脂、鞋类黏合剂、洗相纸及溶液、上光剂、印刷原料、制革颜料、疣治疗药物、防腐剂、肥料、合成木材、绝缘材料等。交叉反应:芳基磺胺树脂。

10.环氧树脂(Epoxy resin) 主要见于以表氯醇和双酚为基础的黏合剂、表面涂料、电绝缘物、塑形剂、聚合剂、碾压物、油漆和墨水、润饰产品、聚氯乙烯产品、乙烯手套等,也应用于建筑行业电子显微镜生产及雕塑。低聚物的相对分子量可达到340甚至更高。分子量越高,致敏性越小。

11.溴硝丙二醇[2-Bromo-2-nitropropane-1, 3-diol(Bronopol)] 是冷却液、手脸霜、洗发香波、染眉油、清洁剂、漂白剂、油漆、纺织品、增湿剂、药用产品、洗涤去垢剂中的防腐剂。

12.秋兰姆混合物(Thiurammix) 四-甲基秋兰姆一硫化物是含腈-丁乙烯天然橡胶丁基橡胶的加速催化剂。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是橡胶硬化过程的加速剂,同样也是杀真菌剂、种子消毒剂、肥皂抑菌剂及驱虫剂。交叉反应:一硫化甲基秋兰姆、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是各类橡胶产品稳定硬化过程的加速催化剂,同样也是杀真菌剂、种子消毒剂。二戊甲秋兰姆二硫化物是橡胶(手套)和丁基合成橡胶硬化过程的加速剂。

13.对苯类(Parabens) 甲基-4-羟基安息香酸盐,用于生产食品防腐剂(色拉调料蛋黄酱、辛辣/沙司调料、冰冻的乳制产品、烘烤食品)、化妆品和某些药物(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尼杷晋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交叉反应:其他对苯类、对氨基类混合物。乙烷基-4-羟基安息香酸盐也用于生产食品防腐剂(色拉味调料、蛋黄酱、沙司调料、芥末、冰冻的乳制产品、烘烤食品)、化妆品和某些药物(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丙烷基-4-羟基安息香酸盐亦用于生产食品防腐剂(色拉味调料、蛋黄酱、沙司调料、芥末,冰冻的乳制产品、烘烤食品)、化妆品和某些药物(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交叉反应:其他对苯类、对氨基类混合物。丁基-4-羟基安息香酸盐亦用于生产食品防腐剂(色拉味调料、蛋黄酱、沙司调料、芥末,冰冻的乳制产品、烘烤食品)、化妆品和某些药物(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14.硫酸镍(Nickel sulfate) 镍作为共同的致敏原,主要出现在不同的合金中,存在于不锈钢耳环、手表、纽扣、拉链、按铃、器具、工具、器械、电池机械零部件、金属切割溶液、电镀镍合金、硬币、颜料、假牙、整形用金属、钥匙、剪刀、剃刀、眼镜框、厨房用具等中。

15.倍半萜烯内酯混合物(Sesquiterpene lactone mix) 存在于菊花类植物中。

16.芳香混合物(Fragrancemix) 肉桂醇是香水/化妆品和除臭剂的主要成分。交叉反应:秘鲁香脂、蜂胶。可导致色素沉着。肉桂醛是日常家用芳香产品的主要成分,如除臭剂、清洁剂、肥皂、香味牙膏、糖果、冰淇淋、饮料、口香糖蛋糕,同样也是妥鲁香脂和秘鲁香脂、植物风信子、调味品、肉桂、斯里兰卡肉桂油的主要成分。交叉反应:肉桂醇、桂皮。可导致色素减退。羟基香草醛作为香味剂,主要用于不同的香水、防腐杀菌剂、杀虫剂和日常家用产品中。交叉反应:香草醛、香叶醛、甲基香草醛。可导致色素沉着。戊基肉桂醛见于未加工的天然香水产品。交叉反应:戊基苯乙烯酒精。香叶醇是香料店主要香料,也是昆虫引诱剂。丁子香酚是香料店主要香料,可代替丁香油,作为牙科止痛剂、香草醛产品的添加剂,还可作为昆虫引诱剂。交叉反应:秘鲁香脂、异丁子香酚、安息香胶、普帕尼地。异丁子香酚是香料店主要香料,是生产药品、假牙、食品、香草醛产品、肉豆蔻油、依兰油等的添加剂。交叉反应:丁子香酚。栎树藓提取物即橡树苔藓之提取物,可用于多种香水混合剂、刮脸用洗洁剂中。汁主要由人工采自橡树和树苔,含有荔枝素及地衣酸等。

17.皮质类固醇组分(Tixocortol-21-pivalate)皮质类固醇组分,属于典型的低效(氢化可的松)类固醇,常见于各种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治疗鼻黏膜炎的喷雾中,是导致皮质类固醇原因接触过敏的最主要的原因。

18.黑橡胶混合物(Black rubber mix) N-异丙基-N-苯基-4-苯二胺,是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腈—丁二烯、丁二烯和氯丁二烯橡胶的抗降解剂。N-联苯基-4-苯二胺,是丁腈橡胶、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基质、丁二烯和氯丁二烯橡胶的抗降解剂。

19.卡巴混合物(Carba mix) 1,3-二苯胍是噻唑和亚磺酰胺等不同橡胶产品的媒介加速剂。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腈—丁二烯、丁基合成橡胶的加速催化剂。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天然橡胶、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腈—丁二烯、丁基合成橡胶和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的加速催化抗降解剂。

20.一种消毒原液(硫柳汞) [Thimerosal (Merthiolate)] 见于疫苗防腐剂、抗毒素、免疫抗原皮试、杀菌剂、眼药水隐形眼镜液和一些化妆品。

21.尘螨属混合物(Dermatophagoidesmix)

是室内微小灰尘中的气源性致敏原,可导致遗传过敏性皮炎。可引起气源性接触性皮炎。每两种尘螨的混合物,可用于异位斑贴试验。(www.xing528.com)

二、发病机制

1.原发性刺激 该类物质无个体选择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且无潜伏期,通过非免疫机制而直接损害皮肤。当去除刺激物后炎症反应能很快消失。如强酸强碱,任何人接触一定浓度、一定时间,于接触部位均会出现急性皮炎。另一种为长期接触的刺激性弱的物质,如肥皂、洗衣粉、汽油、机油等,多为较长时间内反复接触所致,与原发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物理状态、个体因素如皮肤多汗、皮脂多、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等及环境因素有关。

2.变态反应 主要为Ⅳ型变态反应,是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当初次接触变应原后不立即发病,经过4~20天(平均7~8天)潜伏期,使机体先致敏,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在12~48小时左右即发生皮炎。

接触性皮炎为典型的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属于Ⅳ型超敏反应,通常由接触小分子半抗原物质,如油漆、燃料农药、化妆品和某些药物(磺胺和青霉素)等引起,小分子的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经朗格汉斯细胞摄取并提呈给T细胞,使其活化、分化为效应T细胞,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皮疹、水疱,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这是一种抗原诱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

本病发病急,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紧张,初起疱内液体澄清,感染后形成脓疱;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甚至组织坏死。接触物若是气体、粉尘,病变多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颈部等,皮炎边界不清。有时由于搔抓将接触物带至全身其他部位,如外阴、腰部等,也可发生类似的皮炎。机体若处于高敏状态,皮损不仅限于接触部位,范围可很广,甚至泛发全身。自觉症状轻者瘙痒,重者灼痛或胀痛。全身反应有发热、畏寒、头痛、恶心及呕吐等。病程有局限性。去除病因经适当治疗1~2周后可痊愈,但如再接触致敏原可再发作,反复接触,反复发作。如处理不当可发展为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局部呈苔藓样病变。

三、临床表现

有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的病史,皮疹发生部位常在接触刺激物处,皮疹形态常依接触物的性质不同而有差异,如致敏物引发者常边缘清楚,以红斑、丘疹、水疱为主,也可发生自身过敏;刺激物引发者,则常有红肿、水疱或大疱、糜烂甚至坏死均可发生,有痒和烧灼感,重的有痛感、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有自限性,某些致敏物所致者可于除去原因后1~2周皮疹消退,致敏原皮肤斑贴试验阳性。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此外,还可根据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临床分类。

1.急性接触性皮炎 起病较急。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少数可蔓延或累及周边部位。典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斑,皮损形态与接触物有关(如内裤染料过敏者皮损可呈裤形分布;接触物若是气体、粉尘,病变多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颈部等),其上有丘疹和丘疱疹,严重者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或大疱,后者疱壁紧张,内容物清亮,破溃后呈糜烂面,偶可发生组织坏死。常自觉瘙痒或灼痛,搔抓后可将致病物质带到远隔部位并产生类似皮损。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有全身症状。去除接触物后经积极处理,一般1~2周内可痊愈,易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交叉过敏、多价过敏及治疗不当易导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或转化为亚急性和慢性。

2.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 如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或浓度较低,皮损开始可呈亚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边界不清楚。长期反复接触可导致局部皮损慢性化,表现为皮损轻度增生及苔藓样变。

四、诊断

接触性皮炎的职业性的范围规定了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并且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及处理。诊断原则是根据明确的职业接触史,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动态观察,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同工种发病情况,需要时结合皮肤斑贴试验进行综合分析,排除非职业性因素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方可诊断。不是在工作期间有接触性皮炎的出现就可以被判定为是职业性的,大家不要有这种误区。它的诊断标准有两种:

1.职业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急性皮炎呈红斑、水肿、丘疹,或在水肿性红斑基础上密布丘疹、水疱或大疱,疱破后呈现糜烂、渗液、结痂。自觉灼痛或瘙痒。慢性改变者,呈现不同程度浸润、增厚、脱屑或皲裂。

2.职业性变应(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皮损表现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相似,但大疱少见,常呈湿疹样表现。自觉瘙痒。

五、治疗

1.处理原则 停止接触致敏原,立即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应用消炎止痒外用剂,内服抗过敏药物,如可酌情口服开瑞坦、西替利嗪、苯海拉明、赛庚啶等抗组胺药物,必要时加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外用蓝科肤宁、炉甘石洗剂。

2.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无接触性皮炎名称,常按接触物加以命名,如“漆疮”“膏药风”“马桶癣”等。中医认为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主要由于人禀性不耐,皮毛腠理不密,外受辛热之毒(接触某些物质),毒热蕴于肌肤而成病。

辨证论治:

(1)风热型皮疹:发生于身体上部,并可见发热恶寒,疲乏不适,自觉瘙痒。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处方:荆芥防风、蝉蜕各9g,苦参、牛蒡子、黄芩各12g,生地黄25g,金银花15g,鱼腥草30g,生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热象较重者,加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2g。夹湿者,加木通、苍术各9g。

2)中成药: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2)湿热型皮疹:发生于身体下部,并可见发热,口苦,口渴,疲倦乏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方药:

1)主方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加减。处方: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车前子泽泻各12g,木通9g,生地黄25g,生甘草5g,鱼腥草、土茯苓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2~15g(后下)。瘙痒较明显者,加蝉蜕9g,白藓皮12g。

2)中成药:①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②鱼腥草注射液,每次2~4m L,肌肉注射,每日2次。③龙胆泻肝颗粒,口服,每次1~2包(4~8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气血两燔型皮疹:泛发全身,并见畏寒或寒战,高热,烦躁不安,夜睡难寐,口干渴。舌质红绛,苔黄干焦,脉数。治法:气血两清,泻火解毒。方药:

1)主方清瘟败毒饮(余师愚《疫疹一得》)加减。处方:水牛角30~60g(先煎),生石膏30g (先煎),生地黄、土茯苓各30g,金银花、连翘各15g,黄芩、赤芍、栀子、玄参各12g,知母、牡丹皮各9g,黄连、生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①紫雪丹或新雪丹,口服,每次1~2瓶,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②清开灵注射液,每次20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 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