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亲社会准则只是在超我发展的童年期间,被内化了的许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精神分析的“自居作用”概念描述了一种内化社会价值观的途径,被广泛应用于亲社会行为研究。关于亲社会行为的起源,弗洛伊德在1895 年指出,人类最初的无依无靠状态是全部道德动力的起源。在精神分析理论看来,亲社会行为既可以是一种内心冲动的表现,也可以是一种对表现冲动的防御。
尽管强调人类攻击和毁灭的内在倾向,但是弗洛伊德也承认爱本能和死本能是不可分离的,它们是人类本性的同等要素。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亲社会准则只是在超我发展的童年期间,被内化了的许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幼儿在与父母温和抚养关系中接触他们的价值观。一旦亲社会原则被内化并成为自我理想的一部分时,幼儿就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避免因为没有这样做而受到良心的惩罚。
精神分析的“自居作用”概念描述了一种内化社会价值观的途径,被广泛应用于亲社会行为研究。弗洛伊德认为,自居作用在一般意义上提供了一种个体与他人的移情关系,自居作用的结果之一是限制了个体对他的自居对象的攻击性,并在接触中给予自居对象以帮助。关于亲社会行为的起源,弗洛伊德在1895 年指出,人类最初的无依无靠状态是全部道德动力的起源。(www.xing528.com)
在精神分析理论看来,亲社会行为既可以是一种内心冲动的表现,也可以是一种对表现冲动的防御。在前一种情况下,亲社会行为反映了早期良好的母子关系,行为者以慷慨热心的母亲自居,当然也可以其他助人者自居。后一种情况,过分的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努力掩盖内心焦虑、罪恶感和敌意的反向防御机能。童年期感到援助剥夺的人,成年后会以极端的利他作为对付早期焦虑的手段。他不再需要他人帮助,而以给予者的面目出现,同时又以援助的接受者自居,在这种意义上他既是给予者又是接受者。总之,各种亲社会行为有两种对立的来源:一种是健康的自居作用,一种是对付焦虑的神经症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