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约翰·鲍尔比专门研究了母亲与儿童分离对儿童以后行为的影响。他在1951 年的报告中指出,过早离开母亲的婴儿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他们怕做游戏,怕冒险,怕探索,怕发现超过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由此鲍尔比得出结论:可以确信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间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这一关系将导致一个人信赖和自我信任的形成,并且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一个人未能早期与母亲形成依恋,他将可能成长为一个缺乏来自依恋力量的不牢靠的成年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
埃里克森支持鲍尔比的观点。他认为人在生命头两年都会体验到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状态,而这种矛盾必须在那两年解决好,否则儿童将会遭受缺乏信任感的折磨,严重的甚至无法与成人相处。许多研究者赞同他们的观点。他们通过观察研究孤儿院与慈善机构儿童的行为发现,这种环境中的儿童表现出两种行为模式:一种是对人冷漠,对保育员和以后的同伴都未形成有意义的依恋能力;另一种是表现为情感的饥饿,他们贪求与人交往,以期得到别人的注意,并且这种情况到青少年时还会有所表现。
这些早期未能形成依恋而使行为受到影响的情况能否改变呢?对此,斯基尔斯(Harold Skeels)在21世纪30年代做了尝试研究。他把一个孤儿院的儿童分成两组,一组到一个为心理落后儿童办的慈善机构中去做实验组,一组仍然留在孤儿院作对照组。在新的地方,有一个多变的、富有刺激的环境,而且每个儿童都有一个象征性地“收养”他的成人(女孩或服务员)。这是该实验故意安排的一个社交刺激。在实验初始,送到新环境中的13 个儿童平均年龄为19 个月,平均智商为63.4;留在孤儿院的12 个儿童智商平均为86.7。一年半后,实验组被试智商平均为91.8;留在孤儿院的儿童智商平均为60.5。三年半后,实验组的儿童有11 人被人领养,2 人留在慈善机构直到童年,被收养的儿童平均智商为101.4,但重新受慈善机构抚养的儿童智商下降;控制组儿童的平均智商为66.1。21 年后,实验组的儿童都能自理,半数读完了十二年级;控制组中一半人未读完三年级。这项研究充分说明:早期有害环境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持续长久的剥夺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www.xing528.com)
1985年,布莱特顿(Bretheton)指出,每一个儿童都会根据母亲对自己日常需要反应的速度和方式建立起一套“内部工作模式”用来指导自己对母亲的期望,并控制自己在不同情况下对母亲的反应。比如,当儿童感到有危险时,他就会本能地寻求母亲的保护;但如果母亲曾多次拒绝对孩子提供保护,甚至为此惩罚孩子,那么,当孩子再次遇到危险时,他就会根据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式”所提供的信息去回避母亲而不去向她要求帮助,这种模式将影响到儿童与其他人的关系。由此可见,儿童在与母亲形成依恋关系中所建立起的“内部工作模式”对指导儿童在新环境中的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精确的实验材料能证明早期的依恋性质会对以后的行为和个性产生持久的影响。上述的实验研究,比较多地只能预测幼儿期的行为。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比如父母离婚以及母爱被剥夺等,就很难设想头两年母子间的感情联结与成熟后个体交往行为与能力的形成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孤儿院的儿童到青年期之所以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并不完全是由于头两年与母亲未形成依恋这一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期间一直处于与世隔绝的环境之中造成的。只要我们及时改变这类孩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儿童已被剥夺的情感仍能通过培养得到弥补。而那些早期已形成安全依恋以后又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的儿童,也不仅仅因为早期有一个理想的母亲,可能是这些儿童一直处于较好的生活环境之中。所以,儿童早期的生活环境以及当前与以后的环境对发展儿童的交往能力、建立对人对己的信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