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儿童依恋的理论已成为西方儿童社会性与个性发展领域的主导理论之一。正如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习性学论的代表约翰·鲍尔比的理论所述:儿童与母亲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将成为儿童与其他个体建立关系的内部模式,并决定了儿童与其他个体之间关系的特质。
近来,西方的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多重依恋关系的假设。他们认为,儿童可与在不同环境中(如家庭、学校)扮演不同角色的成人(如父母、老师)建立不同的依恋关系。由于各种依恋关系产生的环境不同,因此,这些依恋之间也就不必具有一致性。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已发现了这种多重依恋关系的存在。
西方大量研究表明,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的特质和由此而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可以预测儿童与同伴以及其他人的社会交往方式。安全性低的亲子依恋关系可以预测到学前期时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困难,以及6岁儿童在学校的行为问题。在多重依恋关系理论指导下的研究还表明,师生依恋关系的特质被用来预测儿童在学校的社会交往能力时,其预测性要高于亲子依恋关系。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儿童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一起度过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师生关系会成为儿童建立同伴关系的模式,而且,良好的师生依恋关系能够对安全性低的亲子关系起到补偿的作用。
笔者利用中文版的沃斯特—迪因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及中国儿童依恋安全性指标,对中国幼儿、幼儿母亲、幼儿教师进行测量。其研究结果为:
1.与母亲依恋关系安全性高的幼儿不一定与老师也有相同特质的依恋关系;反之亦然。这一结论符合多重依恋关系的理论。而且还发现,女孩更容易与母亲建立起较强的安全性依恋关系;女孩比男孩在师生依恋关系上的得分要高;日托组的幼儿容易与老师建立安全性较高的依恋关系。(www.xing528.com)
2.早期入托经验不能有效地预测亲子依恋关系,即入托年龄的早晚、更换园所的次数以及第一次入托每周在园时间的长短等变量与4~5岁的幼儿对母亲的依恋关系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入托早、更换园所次数少的幼儿其师生依恋关系的安全性得分比较高。
3.亲子依恋和师生依恋关系得分高的幼儿,其同伴交往能力也比较强。由于成人对幼儿的良好的行为反应使幼儿与成人之间建立起安全性高的依恋关系,幼儿会模仿成人的行为,用成人对待自己的同样方式去对待同伴,去与同伴交往,具体表现为攻击性质,乐于助人等。另外,与成人和同伴所形成的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也会给儿童带来积极的反馈和强化,有助于幼儿保持与母亲、老师之间良好的依恋关系。更重要的是,成人的夸奖、同伴的喜爱在强化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同时,幼儿也把这些行为内化到自己内部行为模式中去,成为潜意识中指导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主导因素,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幼儿与母亲和教师所建立起的良好的依恋关系在幼儿新行为的形成中是多么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