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个体绝非一出世就具备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儿童是在生理不断成熟的条件下,在成人的指导教育下,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交往发展各种心理能力,并逐渐克服其冲动性,学会控制自己的活动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获得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学习过程完成的。幼儿的行为缺乏思考,冲动性是幼儿行为的主要特点。西方心理学者主要从动作和运动的控制,认知活动的控制和情绪情感的控制来研究儿童如何从冲动性向自我控制过渡的。
(1)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对机体自身动作运动的控制是自我控制发展的第一步。普莱尔就儿童意志的发展与儿童出生以后如何发展对动作的有意抑制进行了描述。他强调了幼儿对动作有意抑制的发展与表象和观念的发展有关。儿童首先要学会停止、抑制某些行动,这对年幼儿童来讲并非易事。研究发现,让2~4岁儿童对某种信号不做反应比让其做出反应要困难得多(鲁利亚,1961)。实验者让儿童看到绿灯亮就挤压手中的橡皮球,红灯亮不要挤压,结果无论什么灯亮,儿童都倾向于挤压橡皮球,这表明儿童抑制行动的能力不强。有人重复了这个实验,也证明2~4岁幼儿在抑制行动上还存在困难。但同时也发现,儿童从三岁两个月到四岁十一个月,对行动的抑制能力有很大的进步(Mille,Shelton,Flavell,1970)。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不仅包括对动作行为的简单抑制,还包括更进一步地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活动节奏和速度。儿童相对来说能快速地进行某种活动,但让其慢慢地进行活动却困难得多。当研究者要求学前儿童尽可能慢慢地去画一条线时发现,许多儿童在开始时能慢慢地去画,但在快结束时突然加快速度。儿童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运动的速度(Maccoby,1980)。沃德(Ward)利用“慢画测验”和“慢走测验”追踪研究了儿童控制自己运动能力的发展,发现幼儿对自己运动速度的控制能力相当差,但又确实在不断进步。5岁儿童比起4岁儿童来讲已有很大进步,而6岁儿童又比5岁儿童有相当大的进步(Ward,1973)。
(2)对认知活动的控制。凯根(Kagan)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将人的认知方式用冲动—熟虑这一维度加以区分:根据在一种不确定的认知情境中,是缺乏深思而轻率地做出反应还是经过深入地思考审慎地做出反应,将人划分为冲动型和熟虑型。冲动型的人很快做出反应,错误率很高;熟虑型的人做出反应的时间相对较慢,但错误率低。冲动型的人在认知活动中缺乏自我控制,而熟虑型的人具有较好的认知控制能力。他们设计了“匹配熟悉图形测验”(MFFT)。MFFT 的基本内容是提供给被试者若干个只在个别细节上与标准图形不同的测试图形和一个与标准图形完全一样的测试图形,让被试者从测试图形中选择一个与标准图形一模一样的图形,并记录被试者第一次反应的时间和错误次数。共有12 套不同的图形(如剪子、房子、小船等)供被试者选择。计算所记录每套图片的平均反应时间和平均错误次数。若被试者的反应时间超过他所在样本中的平均数而错误次数却少于样本平均数,就称该被试者为熟虑型的;若一个被试者的反应时间少于样本平均数,错误次数却大于样本平均数,则该被试者被称为冲动型的。自MFF 问世以来,不少人以它为工具对人在认知活动中的自控行为进行研究,但也有人对这个测验提出尖锐的批评,如布洛克(Block)等人对它的结构效度提出质疑。总之,这个测验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成人对其自我概念施加影响而实现。如果成人帮助儿童在自我形象上确信自己是有耐心的、正直诚实的或其他自律的个体的话,那么便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3)对情绪情感的控制。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伯顿、阿伦史密斯、麦克比(Burton、Allinsmith、Maccoby)等人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儿童如何忍受各种挫折;克服冲动和焦虑;怎样抗拒诱惑;延迟满足;等等。米歇尔(Mischel)等人设计了“延迟满足”的实验,即为了得到以后更有价值的东西,愿意延缓立即得到的奖励。例如,让儿童在两者之间做一种选择:一种是立即可以得到的但不太有吸引力的东西;另一种是需延缓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的更有吸引力的东西。测验者认为选择立即要得到东西的儿童缺乏自我控制力。有关延迟满足研究的结果主要有两点:(1)对于学前儿童,抵制眼前奖励的诱惑而有耐心地等待是相当困难的;(2)学龄期儿童延迟满足的能力逐渐提高。10~12岁的儿童表现出很强的等待延迟奖励的意愿。道奇(Dodge)的研究发现,儿童情绪调节的能力存在个体差异,重大的生活事件影响情绪的发展;一般有自控能力的儿童和能延迟满足的儿童相对地比较成熟,有责任感,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遵守规则。
2.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趋势(www.xing528.com)
宋辉、杨丽珠对幼儿自控能力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他们运用开放式问卷,通过幼儿教师对幼儿自控能力特征的描述和个案观察资料,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归纳分类,形成幼儿自我控制理论建构;在此基础上经专家审核,编制出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初始问卷;经预测,再运用,经校正的题总相关和变量多重相关的平方和作为项目区分度指标,进行项目分析,编制出正式的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评定问卷;施测后,再采用 Barlett 球形检验和 Kaiser-Meyer-Olkin 度量,表明可以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要因素,再用正交旋转,得出如下结果:
(1)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结构包括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和自我延迟满足四个方面。
(2)幼儿自我控制发展具有年龄特征。从总体上看,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这种发展的关键年龄明显在3~4岁之间。从各因素的情况来看,其发展趋势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3~4岁的年龄差异尤为明显,4~5岁的年龄差异除了自觉性没有达到显著外,其余三因素都达到显著水平。3岁幼儿其大脑皮质抑制机能尚未完善,兴奋过程占优势,因此,表现为活泼好动,自我控制力较差,加之刚进幼儿园,对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还处于一种同化顺应的适应阶段,因此,3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逐渐完善起来,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平衡,同时,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对行为规则的理解和掌握逐渐深入,这就为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另外,随着幼儿在幼儿园时间的延长,一些外在的教育因素、强化手段和训练也使得幼儿对行为规则的理解不断深入,逐渐内化,形成一种自觉的规则意识,进而来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达到行为与规则的统一。因此,4~5岁的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相比3岁幼儿出现了非常迅速的飞跃时期。
(3)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水平具有性别差异,女孩高于男孩。这一研究结果与谢军的3~9岁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研究结果一致,也与个案追踪观察记录一致。为什么女孩的自控能力高于男孩呢?这一方面是由于受激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由性别染色体差异导致了个体发育毕生的生物机理差异。以第一性征、第二性征为代表的身体差异和男女在大脑机能、内分泌机能方面的差异已经构建了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心理和生物倾向,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制约幼儿行为的表现。研究者曾对怀孕母猴在其孕期前半段的后期注射睾丸激素,结果出生的假两性雌猴不仅生殖器官发生了改变,而且社会行为模式也具有雄猴的特征。如更多地做出威胁性姿势、更多攀爬行为、更多打闹嬉戏,可见睾丸激素与攻击性之间关系密切。因此,男孩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自控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由于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大多数文化中,绝大多数人认为女性应在情感、关心他人和被动性方面高于男性,而男性则应在攻击性、独立性、能力的支配性方面高于女性。攻击性是更强的男性特征,而人际敏感性则更多见于女性。正是由于受到这些性别角色标准的影响,使得成人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有意地遵循这些原则,提供给男女幼儿不同的环境和榜样行为,并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性别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另外,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幼儿在认知上对性别角色形成一定的概念和规则,把自己归于某一概念之中并按规则去行动。这样一来,幼儿就表现出与性别相适行为,男孩更热衷于一些冒险、攻击性的游戏,而女孩则喜欢一些安静、情景性的游戏。因此,在让教师对幼儿自控能力进行评价时,无论从主观意识上还是从幼儿的具体表现上,都表现为女孩自控能力高于男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