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届是上海市高考改革元年,从“3+1”到“3+3”改革的速度比我们想的还要快。在此回想一路走来的跌跌撞撞,忐忑不安,也算一些经验和教训吧。若能早些了解,也许可以更好地进入状态。
记得高一刚开学的9月份,上海市教委正式公布了我们这一届高考新政策。刚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是兴奋的,因为以前总觉得“3+1”报考哪一门文科都有些遗憾。然而高一繁忙的学习并不容许我们有更多充裕的思考时间,或者说潜意识中认为离高考还远,没想到高一下学期四月份学校便召开家长大会,告知我们必须在五一节过后提交选择的小三门科目。
物理首先排除在外,剩下是化学、生物和其他历史、地理及政治的PK。纯粹选择文科史地政无疑难度是最小的,但不选一门理科总觉得不够文理兼容。何况高一时候布丁化学成绩还行,还有一两次考过前3名。
我们最终选择了史地化,然而化学成绩成了布丁高三挥之不去的痛,这个在前面已经反复说过,这里不再赘述。只是等级考的事实告诉我们,不擅长理工科学习的孩子,最好还是选择自己擅长的文科学习。在我们这所以理科著称的高中里,不选择物理已经被视为异类,纯粹只选择史地政的最后只有两个女孩子有这个勇气。殊不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那种长袖善舞的感觉会有多么爽,后来这两个女孩子都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超一流高校。(www.xing528.com)
前面布丁也在第三章的小三门中提到过,高二时期的地理等级考对于她来说是非常简单的,只是考完后才发现用力过猛。因为布丁的文科类一直学得异常明白,因此后来历史复习仅仅跟着老师走,花费时间和精力都极少,轻松A+,“射不主皮,谓力不同科”,这个对应考本身反而借鉴性并不大,却也再次证明了小三门一定要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
再看上海市作为国内首批高考改革的科目创新,在新的高考制度“3+3”普遍吹散全国大地之时,对于广大学子而言,要始终保持“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扎实基本功,提升灵活性,争取有主次地学好高中阶段的各门学科。由于高考的特点,语文的重要性已不言自喻,英语必须找对路子使对劲。数学是最能训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反应敏捷能力的学科。一路走来我们不难发现高中数学主要考查的还是基础知识,难题也不过是在简单题的基础上加以综合。而基础的数学训练并不难,从高一就开始好好规划,只有熟悉每个知识板块,才能在高三有融汇贯通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