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读书方法论:必读,非兴趣读

高中读书方法论:必读,非兴趣读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中阶段读书,是必须读,而非兴趣读!”如果没有高屋建瓴的指导,很多同学都会自然沦陷于“兴趣阅读的舒适区”。读语文课本,是为了熟悉“正”的语文环境。“必须读”,让我们在高中三年,打好阅读的基本功。当然,如果“必须读”和“兴趣读”能够合而为一,那更是一种幸运。如果我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摆脱那种难言的懒惰和固执的情绪,就会发现很多必须读的书也很有趣。

高中读书方法论:必读,非兴趣读

“高中阶段读书,是必须读,而非兴趣读!”这是上海中学泰斗级别的特级教师王家祥老师在一次接受学生采访时说的话,我第一次听到便极为震撼,从此后这句话便成为我对高中生阅读最根本的方法论。如果没有高屋建瓴的指导,很多同学都会自然沦陷于“兴趣阅读的舒适区”。其实学生年代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自己的兴趣也未必真正形成,你不多看便不知道书海汪洋;成年之后,人们往往只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有选择性地看一些与自己世界观相似的文章,阅读范围会更加狭隘。更何况兴趣是很难保证长远的,而青少年时候的阅读功底却能长长久久地保存下来。

必须读哪些书、怎样读呢?

第一,读语文课本。语文课本里都是必须读的东西,这可说是学生时代所能接触到的最丰富的文学材料,也是高考语文指挥棒“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教材所选文章大都兼容并包,沉稳从容,是以过来人的审慎态度为天下学子指出一条恒常之路。大家有必要在假期或者空闲时间,把高中六本语文课本找出来,快速地浏览一下。在没有学业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把语文课本当成消遣读物来读,各个边边角角的细节都看一看。这样看来,语文书还是蛮好看的,毕竟是教育大儒悉心选出来的精华。读语文课本,是为了熟悉“正”的语文环境。拿起语文专用笔记本,从最后一页开始记下一些好的段落。因为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大多是比较正路子的题目,教材浏览的目的正是在于熟悉“正路子”的语文环境,避免剑走偏锋的语感,而且这些语感在不知不觉中也能影响作文。我不赞同在高考中尝试新题材、新结构,乃至新思路(顶级高手可以无视这一切),而是应该像语文课本里的文章一样,未必最惊艳,却是最稳妥的为文之法。

第二,完成一定数量文学经典的“整本书阅读”。这个“整本书”不是各类所谓故事版的“精华读本”,而是实实在在的整本经典原著。这样才能保证是原滋原味原生态阅读。教材课本中常常会有相关经典书籍推荐:《林黛玉进贾府》会让我们去看《红楼梦》等四大名著;《跳水》提醒我们去看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生活之树常青”来自歌德的《浮士德》;还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悲惨世界》、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马的《茶花女》、司汤达的《红与黑》、左拉的《娜拉》等,这些从课本中链接出来的冠以世界名著头衔的书籍都可纳为“必须读”之列。

第三,读几本西方经典社科名著。这对于想走自主招生的同学尤其重要。如基佐的《欧洲文明史》、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可以说,近代工业文明就是由英法美德四个主要国家组成,他们奠定了现代思想的基石。这些书的思想年轻时阅读尤其容易内化,浩渺的思想海洋,能够从中撷取几朵浪花,已是历史的馈赠,今后如果提到古今中外的谁谁谁,都知道他的相关事件,那么对阅读理解就会起着不可估量的基础作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不是很厚的一本书,却写尽历史兴亡。当时父母反对我看闲书,却对我在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申请表中的“自我陈述”赞不绝口(可定位到本书第五章第四节“自主招生”查看),更没想到的是我在清华大学文科营考试中遇到的文综压轴题便是《罗马盛衰原因论》,面试时候老师最后一道定乾坤的附加题正是“请你谈谈梅特涅”……每场决定命运的考试其实早就在你平时每分每秒的准备中就开始了。读书和做其他事情一样,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回报,只有对它付出足够的关注和努力,它才会给予你想要的回报。(www.xing528.com)

第四,读名人传记、名家名作。一些名人传记如《苏东坡传》《张居正大传》《傅雷家书》《拿破仑传》等也可以迅速浏览翻阅,而《古诗十九首》《培根随笔》《泰戈尔诗选》《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鲁迅全集》《中国哲学简史》等则可当作枕边书,精简的字句透析着人生智慧与美感。可以开一个豆瓣账号,不要沉迷于豆瓣的文章,只需要用豆瓣强大的书目检索功能就可以搜到各种不同的书,而且豆瓣也有相似推荐,方便拓展阅读。

“必须读”,让我们在高中三年,打好阅读的基本功。当然,如果“必须读”和“兴趣读”能够合而为一,那更是一种幸运。如果我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摆脱那种难言的懒惰和固执的情绪,就会发现很多必须读的书也很有趣。回想起来,我读书的经历有点像是蜜蜂筑巢,如果说刚开始是由兴趣出发,那么后面的很多书则更多是缘于“我知道它是一本好书,所以我一定要读”。比如基于对《晋书》之兴趣,我在几年内看了一些相关的历史文学:正始之音(王弼、竹林七贤)――太康文学(潘岳、左思、二张)――永嘉之乱――东晋初期的历史――东晋中期、淝水之战――南朝(宋齐梁陈)――隋朝史――明初――明末、南明。总的感觉,文科领域还是需要一定的历史积累,在历史的厚度中可以感悟更多人间的情感

书读多了,好比《人间喜剧》里面的人物再现,那种“云送流水,知是故人来”带来的快乐和自由感是无与伦比的。书卷似故人,先把量读起来了,才能从中辨别好坏,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意境。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功底的深浅将直接影响未来的眼界,而这也正是高考语文“鉴赏与评析”的考查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