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诗情画意
郑雨萱(8岁) 绘
子曰诗云
飞来峰,顾名思义是本来没有、不知从何处飞过来的巨石山峰。它的原理是,岩层堆积,当上层或外层的山石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就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孤零零的岩体,好像积木一样垒起来的大石块,就被称为飞来峰。
全国各地有很多处飞来峰,这首诗中的飞来峰据考证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山上在唐宋时期有座应天塔。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林山,写下此诗。那个时候王安石只有三十岁,年轻气盛,很有理想,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
王安石登上了很高很高的飞来峰上的一座塔,到底有多高呢?一千寻。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我们知道李白眼里的庐山瀑布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八尺为寻,要是换算成寻的话,那就是将近四百寻。登上高塔便可以极目远眺,当地人说在塔上待到次日公鸡鸣叫,便可以看到日出胜景。(www.xing528.com)
诗文积累
1.王安石与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是身在高处的王安石的豪言壮语,与身处山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苏轼的感慨万千似乎不同。《登飞来峰》为王安石三十岁时所作,《题西林壁》为苏轼四十七岁时所作。王安石作诗时即将登上权力高峰,实施变法;而苏轼作诗时还在贬谪漂泊中,离开黄州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他的幼儿不幸夭折。
此时,王安石觉得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观点、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彼时,苏轼觉得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一正一反,都极具哲理性,引发人们的思考,常被用作座右铭。
清代才子纪晓岚说:“东坡、半山,旗鼓对垒,似应别有佳处,方惬人意。”意思是苏轼与王安石在变法上政见不同,互相对峙,最好两位诗人在别的事情上能有某种相通之处。用现代话来说,苏、王二人必须“组团”才能使人们满意。其实二人的共同点还真不少,比如:两人都以文章盛名跻身于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王安石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字号用意的情趣暗合;两人曾相约一起归隐,在金陵(钟山)买田做邻居,种花养草,相从林下……
2.寻与仞
除了这首诗中的“寻”外,还有一个古代的长度单位叫“仞”,有一些成语中用这个字来形容非常高,比如“壁立千仞”。其实,“仞”大致等于“寻”,七尺或者八尺为一仞。古诗中常常以千仞、万仞形容非常高,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是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用“千寻”来形容高度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在《巫山高》中写道:“君不见巫山高高半天起,绝壁千寻尽相似”;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也有“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此外,清代诗人吴伟业也留下了“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的诗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