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秋思:倚窗 in 流霜,思乡衷情难休

秋思:倚窗 in 流霜,思乡衷情难休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里的“雁”指的是候鸟鸿雁,因其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宋]陆游《纵笔》2.秋思秋意浓,气候由暖变凉再变冷,引发人的思念之情也越来越浓。以后我们还会学习一首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首《天净沙·秋思》的每一句、每一词都堪称经典,特别是最后一句直指人心。

秋思:倚窗 in 流霜,思乡衷情难休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情画意

黄曌霆(6岁) 绘

子曰诗云

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诗人用了一个“见”字,很值得我们琢磨,千年后的我们仿佛也能“见到”彼时的秋凉。唐代的洛阳算是帝都长安之外的特大城市,同样会聚着各地的游子——经商、游学或宦游,他们思念亲人,想要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欲”就是想,看到“意万重”会不会想起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复恐”就是“又恐怕”的意思,诗人写好了信,又担心匆匆写就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意万重)写完,捎信人都要出发了,还把人家叫住,又拆开信封,仔细地再看一遍,看看有没有漏掉的重要内容。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过去的交通不便,古代的“快递”——驿站邮路极为不便,所以人们十分重视送往千里甚至万里之外的家书,陆游就曾写过“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于是,人们总是希望在家书中将自己的“意万重”能够表达清晰、表达全面。收到家书的人大概都如唐代令狐楚在《塞下曲二首》中所言:“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

提到家书,不由得想起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好几个月,家书难得,如能收到一封家书,知晓家人近况,即便用万两黄金交换也在所不惜。

家书都是些什么内容呢?我想最多的应该是明代袁凯在《京师得家书》一诗中所写,期盼亲人早点儿回家吧: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从诗文中我们很少看到父亲对子女的关爱,但宋代诗人吴芾与众不同,他在《得家书喜津病愈》一诗中就表达了对儿子生病的担心,以及得知儿子病愈的激动:

老怀郁郁苦难舒,忽报吾儿病已除。

便觉身心无个事,万钱不抵一封书。

驿站、驿马、邮吏之外,唐代诗人杜牧在《赠猎骑》中还提到了特殊的“捎信人”: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诗里的“雁”指的是候鸟鸿雁,因其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因此,鸿雁常被作为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捎信人”。杜牧此诗就是提醒猎骑者们放过鸿雁,说不定鸿雁身上缚有家书呢。

诗文积累

1.洛阳(www.xing528.com)

这首诗中猛一看有两个地名,还都是古都:洛阳和开封。其实,后者是“打开信封”的意思。不过诗句中开门见城的情况还是很多,光是“洛阳城里”就有很多诗人从不同的视角,描述了不一样的洛阳: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唐]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唐]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何幸相招同醉处,洛阳城里好池台。——[唐]刘禹锡《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

看雪寻花玩风月,洛阳城里七年闲。——[唐]白居易《闲吟》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宋]陈与义《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

文叔一人知此翁,洛阳城里又春风。——[宋]陆游《纵笔》

2.秋思

秋意浓,气候由暖变凉再变冷,引发人的思念之情也越来越浓。以后我们还会学习一首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天净沙·秋思》的每一句、每一词都堪称经典,特别是最后一句直指人心。

其实,思念是不分季节的,各个季节都有传世名作,如唐代韦应物的《春思》: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

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李白也数次写过春思,其中一首恰好与洛阳有关: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