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诗情画意
陈致君(7岁)绘
子曰诗云
这首诗通俗易懂,诗名可以与诗句连起来赏读。诗人贾岛去探访一位隐居的朋友,却没有遇到,看到松树下的童子,便上前询问:“你的师父呢?”童子回答说师父采药去了,“就在这个白云缥缈的大山里,具体在哪儿就不知道了”。
这首诗看上去简洁明了,但是遣词用句非常精练,这也反映了贾岛一贯的创作风格。说起贾岛,还有一个关于刻苦认真的典故——“推敲”。话说当年贾岛第一次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有一天他骑在毛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来觉得不妥,想用“推”来替换“敲”,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还是“敲”好,刚想定下来用“敲”吧,回头一想,觉得“推”更好……便在驴背上一边吟诵,一边伸出手来做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贾岛正沉醉在“推”“敲”中,没注意到自己的小毛驴闯进了官员韩愈的车队中。一直快走到韩愈面前了,他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韩愈的侍从就把贾岛给抓住了,把他推到了韩愈面前。贾岛吓了一跳,赶紧向韩大人解释他在吟诗,碰到了一个大难题,正在琢磨是用“推”字还是用“敲”字,不小心闯了祸。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儿,侍从都以为他在想怎样处置贾岛呢,却听韩大人对贾岛说:“用‘敲’!‘敲’好。”夜深了,小鸟睡了,万籁俱寂,敲门声才更显得夜深人静。现在,我们会把在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的认真劲儿称为“推敲”。
读到“只在此山中”,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如下(更多请阅读本书第85页至88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贾岛想在大山中找一个人,苏轼想要看清大山的面目,却都因为“身在此山中”而难以实现。隐者采药是动态的,走来走去,不知其在何处;苏轼观山则是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再怎么看,也只能看见庐山的一部分,不可能一眼看到庐山的全貌。“在此山中”给我们一个启示,要看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从“山里”跳出来才行。(www.xing528.com)
接着又会想到与苏轼同时的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只缘身在最高层”(更多请阅读本书第89页至93页):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没有过多地写眼前之景,在写了塔高后,就重点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站得高自然看得远,塔下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也不用担心浮云把视线遮住。这首诗让人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不管是在社会生活方面,还是思想修养方面,都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与王之涣的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异曲同工的。
诗文积累
1.童子是未成年人吗
还真是那么回事。我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也签署了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其中所界定的儿童系指十八岁以下的人。古代的童子也是指未成年的人,但年龄限制不是十八岁。要判断古代人是不是儿童,可以看头顶——男童还没有资格戴帽子,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故未满二十岁称“未冠”。“未冠者童子髻”,不戴帽子的未成年人只能梳个童子发髻,不梳发髻就成了“蓬头稚子”。女童也不能盘起头发,到了十五岁才可以,用笄(jī)贯之。笄是发簪,“及笄”就是把头发绾成一个髻,用发簪穿过发髻,把头发定型。
2.童子可以做童工吗
现在当然不可以,古代未成年的仆役也称为童子。书童是古代书生的跟班,平常和书生一起读书,帮书生整理书籍、笔墨,也会照顾书生的生活起居,还要经常负责开门迎接客人。此外,身强体健的书童还会保护书生。
猜猜看,下面两句诗里的童子是普通小孩子,还是书童呢?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