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村庄的春天:童言童语,古诗童心

村庄的春天:童言童语,古诗童心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情画意张子腾(9岁)绘子曰诗云早春二月,村前村后的青草逐渐长高,黄莺飞来飞去。是的,清代大体延续了明代的教育体制,各级政府办有官学,在乡村设社学,还有私塾;教学内容包括识字教育、知识教育、阅读写作、道德教育;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古文观止》等。——[唐]白居易《观游鱼》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古诗童心

村庄的春天:童言童语,古诗童心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情画意

张子腾(9岁) 绘

子曰诗云

早春二月,村前村后的青草逐渐长高,黄莺飞来飞去。“似剪刀”的春风吹拂着长堤上的杨柳。“拂堤杨柳醉春烟”是说,春天天气回暖,但水的温度还较低,一暖一冷形成温差,使得水汽蒸腾起来,形成了春天特有的烟雾缭绕的景象。放了学的孩子们,也不着急回家,天色还早,光线还好,东风还在吹,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机。

“草长、莺飞、杨柳、放纸鸢”,这首诗把初春的人、景、物都写活了,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以及经过冬季蛰伏的孩子们在户外欢呼雀跃玩耍的欢乐情绪。整首诗没有状写声音之词,我们却仿佛听到了黄莺的低声歌唱,听到了孩子们的大声嚷嚷。这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天给人的希望,也是人们所期盼的春天景象——北方的小朋友们别着急,诗人此时所看到的是江南的风情,晚上一个月,淮河以北也会有此大好春光的。

诗文积累

1.纸鸢

诗中的纸鸢就是风筝。风筝传说发明于春秋时期,距今有两千多年了。相传墨翟用木头做的木鸟是中国最早的“风筝”,后来鲁班改进工艺,用更轻的竹子代替了木头。发明“风筝”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好玩,而是把它当成“间谍飞机”使用——“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人们才开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了南北朝的时候,风筝的“间谍功能”传到民间,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大量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不过,纸鸢和风筝还是有区别的。据古书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由此可知,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能发出声音的叫“风筝”。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中曾以断线风筝为谜底作了一首谜语诗:(www.xing528.com)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2.儿童散学归来早

看到“儿童散学归来早”,大家是不是会有疑问:清代的儿童也要上学吗?

是的,清代大体延续了明代的教育体制,各级政府办有官学,在乡村设社学,还有私塾;教学内容包括识字教育、知识教育、阅读写作、道德教育;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古文观止》等。

3.儿童

古诗词中有很多是写儿童的,从中可以窥见不同时代有趣的儿童生活

稚子朝未饭,把竿逐鸟雀。——[唐]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其五》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唐]白居易《观游鱼》

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醉里不知时节改,漫随儿女打秋千。——[唐]徐铉《柳枝词十二首·其六》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宋]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古诗童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