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恩来的茅台外交:外交宴会中的饮酒礼仪

周恩来的茅台外交:外交宴会中的饮酒礼仪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次举杯喝酒,后来被国际舆论称为周恩来的 “茅台外交”。饮酒是各种宴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尽管人们所饮用的酒的品种有所不同,但是对有关饮酒的基本礼节还是共同遵守的。因为穆斯林饮酒是违背教规的。

周恩来的茅台外交:外交宴会中的饮酒礼仪

因为酒而引起战争的例子历史上并不少。据《淮南子》记载:“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故围邯郸。”讲的是楚国会集各诸侯国,鲁国和赵国都准备酒进贡……鲁国的酒比较薄而赵国的酒比较厚,楚国中主管酒的官吏向赵国要酒,赵国不给,(楚国管酒)官吏生气,于是,就将赵国的厚酒跟鲁国的薄酒交换,并向楚王进奏,楚王以赵国进献的酒薄为由,围攻邯郸。这虽然是索贿不成反报复的事,但也反映了酒在2500年前就是国与国交往中非同小可之物了,同时 “鲁酒”也成为普通酒或劣质酒的代名词。

1.周恩来 “茅台外交”

1954年4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首次参加的国际会议,也是周恩来第一次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亮相。会议开幕前夕,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携“两台”(茅台、《梁山伯祝英台》舞剧)抵达日内瓦。周恩来总理后来说过,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成功,也得力于茅台的帮助。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来到北京,与周恩来总理举行秘密会谈。由于双方互不摸底,谈话都非常谨慎,神经高度紧张。7月10日中午,会谈仍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临近午饭结束时,周恩来提议大家举杯,喝中国的“国酒”——茅台酒,预祝双方下午的会谈取得成功。这次举杯喝酒,后来被国际舆论称为周恩来的 “茅台外交”。这天下午和第二天的会谈,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起草基辛格这次访问的联合公报、我国政府决定发表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公告……尼克松愉快地接受这一邀请,并于1972年2月按计划如期访华。从此,中美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对中国作 “破冰之旅”。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盛大国宴欢迎尼克松。周总理和尼克松频频互以茅台酒干杯,把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访华结束后,尼克松专携数瓶茅台回国。

2.邓小平宴会用茅台

1988年10月17日,邓小平同志在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为来访的罗马尼亚贵宾举行宴会。此宴乃一小范围的午宴,人数不多,但很隆重。宴会中,邓小平同志以窖藏50年的陈年茅台飨客。50年茅台属酒中珍品,即使钓鱼台国宾馆也窖藏有限。50年茅台毕竟与众不同,它色呈浅黄,其味香醇无比。如此佳酿,自然是开怀畅饮。连同桌的不善饮者,也纷纷 “浅尝”。主桌上,小平同志与来宾更是连连举杯,谈笑风生,使“茅台外交”展现到了极致。

饮酒是各种宴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尽管人们所饮用的酒的品种有所不同,但是对有关饮酒的基本礼节还是共同遵守的。外国的宴会一般都在餐前上开胃酒,在餐后上助消化酒。餐前的开胃酒和餐后酒一般在另一个大厅饮用,在那里还设置餐桌,客人可以边饮酒便进行交谈。

1.餐前开胃酒

开胃酒,是在入席前请客人饮的酒类,常用者有雪梨酒、白葡萄酒、马丁尼酒、金酒汽水(冰块)、苏格兰威士忌加冰水(苏打水),鸡尾酒,以及啤酒等。另应备果汁及汽水、可乐等饮料。我国在这方面做法较简单,餐前如有条件,在休息室稍事叙谈,通常上茶和汽水、啤酒等饮料。如无休息室也可直接入席。

2.进餐酒

席间佐餐用酒,常用者有雪梨、白酒红酒、孛艮地、香槟、保特等,很少用烈性酒,尤其是白酒。我国席间一般用两种酒,一种甜酒,一种烈性酒,常用的有我国的黄酒绍兴酒等。宴会中,如用中国酒时,主人常仅供应一种酒,客人无需选择。但最好多备几种酒,请客人自行选用。习惯上客人饮一种后,即不改饮他种,若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时容易酒醉。若按外国礼节,则全然不同。正式宴会,每上一道菜,侍者即奉上一次酒,酒随菜而异。喝汤时可进雪梨(约斟1/3即可);吃鱼或海鲜时可进白酒以除腥气,腥味强的用较甜的白酒,斟酒亦以不超过杯的2/3为宜;上主菜(肉类)时可进红酒以去油腻,油腻重即用较酸的红酒,用主菜时间较长,故可随饮随斟;上最后一道菜或甜品时即进香槟。

3.餐后酒

餐后酒,或称助消化酒,通常餐后在休息室上一小杯烈性酒,通常为白兰地,此外还有雪梨及薄荷酒等。在中国则餐后不再回休息室坐谈,亦不再上饭后酒。

1.祝酒(www.xing528.com)

在宴请刚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习惯举杯祝酒以表达宴会的目的或者对某人的良好祝愿。祝酒既能调节餐桌或者整个宴会的气氛,又可烘托宴请的真正意图。简短的祝酒往往有欢迎对方一道进餐的意思,比如你举起杯子:“Here is to you.”(敬您。)“Nice to have you here.”(欢迎您。)“A votre santé.”(干杯!)等。

酒席一开始往往有主人向主宾敬酒;随后主宾可以立刻回敬,或者等到在吃最后一道菜之前(即众人还不至于急切地准备离去的时候)向主人敬酒;其他就餐的人也可在主人敬酒完毕之后,根据餐桌的气氛进行敬酒。敬酒之前,先看一下在座各位的杯中是否有酒和饮料,敬酒适宜用果酒、香槟酒,现在也可用像果汁、茶水或者矿泉水之类的饮料来代替,因为重要的是要表达良好的祝愿,而不是杯中的内容。等在座各位的杯中盛有酒和饮料,就可以面向大家祝酒,眼睛要看着敬酒对方,一般可目视对方的眼鼻组成的三角区,把杯子举得高高的(敬礼的高度),同时要说:“为某某人干杯!”说完之后从自己的杯中抿吸一小口,这时眼睛仍然要注视祝酒的对方,喝完之后把杯子放在桌上。

祝酒时还要注意:通常举杯祝酒讲话不超过一分钟,在大型宴请活动,重要的祝酒词可持续四五分钟;主人在宴请开始或者结束的时候祝酒,其他人不宜抢先敬酒;敬酒不一定要碰杯子,但一定不要交叉碰杯。祝酒时,在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也不要借此机会吸烟;敬酒的时候最好站起来,高声地讲话,以便让各个餐桌在座的都能听到。

敬酒要适可而止,意思到了就行了,不要存心把别人灌醉,更不要偷偷地在他人的饮料里倒上烈性酒。对于虔诚的穆斯林不允许敬酒,甚至不能上酒。因为穆斯林饮酒是违背教规的。不应当在餐桌上摆放一大堆酒瓶。

2.礼貌拒酒

虽然饮酒是很好的一种交际方式,但对于确实不会喝酒的人是不宜劝其饮酒的。在宴会上不会喝酒或不打算喝酒的人,可以有礼貌地阻止他人敬酒,但不要什么都一概拒绝,至少要喝上一点汽水、果汁或其他饮料,使举座尽欢。

拒绝他人敬酒通常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主动要一些非酒类的饮料,并说明自己不饮酒的原因。第二种方法是让对方在自己面前的杯子里稍许斟一些酒,然后轻轻以手推开酒瓶。按照礼节,杯子里的酒是可以不喝的。第三种方法是当敬酒者向自己的酒杯里斟酒时,用手轻轻敲击酒杯的边缘,这种做法的含义是:“我不喝酒,谢谢。”当主人或朋友向自己热情地敬酒时,不要东躲西藏,更不要把酒杯翻过来放,或将他人所敬的酒悄悄倒在地上。

思考题

1.酒宴上的礼仪包括哪几个方面?

2.简述中国婚庆中 “交杯酒”的来源。

3.联系日常生活,说说酒与民俗文化的联系。

4.比较各少数民族的饮酒礼俗,理解中国酒文化的多样性。

[1]《汉书·宣帝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