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儒家学说在古代中国政治上的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发展,酒礼的基本精神——旨在推行酒食的合欢活动,亦随之得以发扬光大,因而后世兴起的饮酒礼节虽不像西周时期那样严谨、繁琐,但对于诸如从请客伊始、准备酒菜、宴饮规格、如何迎客和待客等诸多环节都有一定之规。
请客,宴请前三天先送请帖,先跟客人预定时间。到时间只请一次。作为被邀请的客人,若有故不能赴宴,应及早通知主人。
一次请客,宁少勿多,不要超过十人,客人最好早到一点,以午刻(中午)为准。主人必须准备瓶花、炉香、名茶等候客人。如果没有名花,野花也行。如果没有好的香料,熟香也可以。惟独茶必须好,没有松萝则用龙井,没有径山即用岕片,古人认为好茶可以洗涤肺肠,不可不清洁。煮茶要沸腾,最好不要用锅煮,如此茶才佳。客人到了先饮几杯茶,然后或弹琴、对棋,或述古、赋读,或论字、赏画,或雅歌、投壶,各尽其趣。
摆设酒席,最好早些,若遇上风雨天气更须早,客人有未到的不必等候,已到的所有人围坐在一起可先斟酒并开始酒席。如果客人路途遥远暂时不能回去,不妨留宿,不应该让他回去,否则踉跄踉跄地来,踉踉跄跄地回,是很辛苦的。
酒令,宜雅(优雅)、宜新(新奇)、戒苛(苛刻)、戒喧(喧闹)、戒骂(打骂)。
酒席的规格因人而异。若是隆重典礼、贵宾,可用大集五簋(guǐ)之礼。簋,原是商周时代祭礼燕享时盛食物的器皿,外圆内方。《诗经·小雅·伐木》有 “陈馈八簋”,据说此为天子宴诸侯的最高规格。所以士庶之家用五簋飨吉礼大宾,也算是高规格了。酒席所用的酒,最好要陈酒、清酒,防止酒酸或者甜酒。点心,先吃点心是先垫腹,饮酒时候就不会伤胃。吃完点心,就上荤菜、主菜,然后再上羹汤。上羹汤的用意在于能醒酒,所以古人喜欢羹。酒席还应备水果,宜新鲜,不限多少。另配小菜八碟。
如果亲朋好友来访,可用中集三簋之礼,有时远游,受到好朋友邀请,或者如果遇上花好月圆夜,和亲友饮酒较多,即用三簋之礼。三簋除了酒菜少于五簋之礼外,其他相同。
如果遇上知交故友,突然登门拜访,或者留下宾客吃饭,或者夜晚几个人凑钱喝酒,就不用拘于礼节,看看家中有什么下酒的、略备薄酒,不要论荤食素食,“称家有无,一簋足矣”。
酒筹用竹木或牙骨雕刻而成,由席上司酒的人掌管,用来记巡数,行酒令。行酒一周为一巡。在三巡之前,按照座客的尊卑上下依次先后斟酒。中国厅堂大多坐北朝南,正宴以首面南向为尊(如果有两人,则左为尊),其余依次是面北、面西、面东。主人和司酒者均坐在面东一方,这样斟酒的次序是北东、北西、南西、南东、东北、东南,最后是主人上下两位。入席后的最初三巡都要按座次先后行酒,三巡一过,斟酒便可以随便了,一般由左至右顺时针方向进行。由于席间常有闲谈,或有歌乐,容易忘记斟酒的次数,所以用酒筹记数。行酒令时罚酒都用酒筹来记数,以免赖酒或作弊。同时酒筹还能显示出宴会进行的情况,也是进菜上食时机的一种参考。
当代的老少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都多多少少承继了古代食礼的传统。我们现代的不少餐桌礼仪习惯,都可以说是植根于《礼记》的,是植根于我们古老饮食传统的。现代人在宴席上有些约定俗成的礼仪,例如: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得过满;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等。这类宴礼的形成,有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清末民初,就已有现代所具备的这些程序了。如《民社北平指南》记载:宴请官长,或初交,或团体,须于大饭馆以整桌之席访之。若知己朋友,则可不拘。届时,主人必先至以迎客,客至奉茶敬烟,陪座周旋。客齐入席,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右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类推。主人与首座相对,举杯通饮,客人起立举杯致谢。然后就坐,且餐且饮。菜肴先上冷荤,后上热菜,继以最贵肴馔。每进一肴,主人必举杯劝酒、举箸劝食。饭毕略用茶,即向主人致谢而去。(www.xing528.com)
1.搞清情况,做好准备
赴宴前,应弄明白酒宴性质、自己在场上的身份、参加者及其情况。首先要准备好自己的装束,以示对人的尊重。其次,对待不同的酒宴,自然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在一个非正式的酒宴上(一般比较随意,易出现灌酒的场面),如婚宴、欢庆宴等,若自己是宴会的主角,并有十分重要的人物参加,则必须严肃对待,谨慎行事。相反,如果较多正式严肃的,如送别宴,你本身又不是主角,你大可不必紧张,可随便一些。总之,欲做到 “有的放矢”,须先搞清情况。要自如地应付酒场,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
2.众欢同乐,把握大局
一般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的认同。话题尽量不要太偏,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抑或天花乱坠,而忽略了众人。
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酒宴上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3.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如果是正式祝酒,就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一般祝酒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也可以在吃过主菜后、甜品上桌前进行。在饮酒特别是祝酒、敬酒时通常进行干杯,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其他特别是自己的祝酒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福的话。有人提议干杯后,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样子。将酒杯举到眼睛高度,说完 “干杯”后,将酒一饮而尽或喝适量。然后,还要手拿酒杯与提议者对视一下,这个过程就算结束。在中餐里,干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酒杯低于对方的酒杯,表示你对对方的尊敬。用酒杯杯底轻碰桌面,也可以表示和对方碰杯。当你离对方比较远时,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代劳。如果主人亲自敬酒干杯后,要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即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备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作为滴酒不沾的人在酒场之上应尽量避免敬酒。如果因为生活习惯或健康等原因不适合饮酒,也可以委托亲友、部下、晚辈代喝或者以饮料、茶水代替。作为敬酒人,应充分体谅对方,在对方请人代酒或用饮料代替时,不要非让对方喝酒不可,也不应该好奇地 “打破砂锅问到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