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名篇佳作:酒与文艺的密切关系

当代名篇佳作:酒与文艺的密切关系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当代文人如陆文夫的《壶中日月》、丰子恺的《湖畔夜饮》、高晓声的《壶边天下》、周明的《酒趣》、舒婷的《斗酒不过三杯》、贾平凹的《酒》、亦舒的《杯莫停》等都是咏酒的名篇佳作。酒与文艺的密切关系,好比鱼与水。

当代名篇佳作:酒与文艺的密切关系

延至现当代,文人有关酒的论著主要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弘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介绍酒的起源、酒的名称、酒的性质和功用、酒的酿制、饮酒的礼仪习俗以及酒的种种文化现象等,如朱宝镛、章克昌等编的《中国酒经》、何满子著的《中国酒文化》、万伟成著的《中华酒传》、韩胜宝编著的《华夏酒文化寻根》等;二是从饮酒看古今文人心态,体现了文人关于酒的所思、所感、所悟,如刘武著的《醉里看乾坤——中国士人饮酒心态》,他写到刘邦豪饮之后,率众齐唱《大风》,写曹操追讨乌桓,东临沧海,秋风浩荡,把盏杜康,咏帝王悲凉激奋之胸襟。还有文人墨客如何觥筹交错间,酩酊命笔、直抒胸臆。另外,当代文人如陆文夫的《壶中日月》、丰子恺的《湖畔夜饮》、高晓声的《壶边天下》、周明的《酒趣》、舒婷的《斗酒不过三杯》、贾平凹的《酒》、亦舒的《杯莫停》等都是咏酒的名篇佳作。三是阐述酒在历史与现实中的作用,反映 “当今”酒民生活,如张向持《酒煮中国》等。当然,还有以 “食”为鉴,批判酒文化的,例如李波在《“吃”垮中国:中国食文化反思》中有一章为 “在魔鬼炮制的液体里迷失——可悲的中国酒文化”,就对酒、酒文化进行了反思。

诗歌来说,如当代诗人郭小川的《祝酒歌》、艾青的《酒》、余光中的《梦李白》等,都属佳作。如郭小川在《祝酒歌》里所咏唱的:“酗酒作乐的是浪荡鬼,醉酒哭天的是窝囊废,饮酒赞前程的是咱社会主义新人这一辈!”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其诗中一览无遗,不愧被誉为是 “时代的歌手和号手”。当代诗坛泰斗艾青,嗜烟多年,并不好酒,但留下了在当代中国新诗中有关酒的佳作中最负盛名的《酒》诗:“她是可爱的,具有火的性格,水的外形。不要以为她是水,能扑灭你的烦忧,她是倒在火上的油,会使聪明的更聪明,会使愚蠢的更愚蠢。”这首富有哲理的诗,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酒,以水与火这两个相对的事物来形容酒,充满了对酒的本质的理性思考。席慕容的《美酒》则表现出酒在展示人性方面的特殊作用:“终于厌倦了这种把灵魂一层又一层包装起来的世界,我要回去了,列蒂齐亚下决心不再对生命提出任何的要求,什么也不带走,只留下孤独,作为我款待自己最后的那一杯美酒。”另外,像张艺谋、杨风良的《酒神曲》、蒋勋的《酒歌》都让人更通俗地明白了什么是酒,什么是酒神文化和酒文化。

散文来看,如梁实秋先生,他根据自身饮酒的经历,在《饮酒》一文中描绘出饮酒的感受 “几杯落肚之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这种《菜根谭》所谓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趣味,才是最令人低徊的境界。”[8]他追求的是一种 “微醺”的趣味,一种度的把握,由此引起人生的思考。丰子恺先生写过一篇美文《湖畔夜饮》,其中说到:“有了这诗,酒味特别好。(他当时正和郑振铎对饮,刚好看到墙上苏步青的一首《夜饮子恺先生家赋赠》:‘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我觉得世间最好的酒肴,莫如诗句。”以诗文下酒,才是真趣味。另一位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也有 “不要酒菜,以背《红楼梦》诗文下酒”的美谈。丰子恺先生还在其《酒令》一文中谈到家庭中的饮酒方式,也是西方所没有的。通过介绍两种酒令,反映的却是家庭饮酒时欢乐的情绪和气氛,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至于酒的繁多种类,周作人先生有过记述。其所写散文中,不少以酒为题材,有《酒望子》、《吃酒》、《醉酒》、《古代的酒》等。其中一篇散文《吃酒》写喝酒,他说:“日本清酒我颇喜欢,只是仿佛新酒模样,味道不很静定。蒲桃酒与橙皮酒都很可口,但我以为最好的还是勃阑地。我觉得西洋人不很能够了解茶的趣味,至于酒则很有工夫,决不下于中国。”文中还提到在日本时 “两瓶正宗,两个壶烧”。其中 “正宗”是日本的黄酒,色香味并不亚于绍兴黄酒,而 “壶烧”是一种大螺蛳,约有拳头大小,可以摆平,如三足鼎,类似于内地的一道美食田螺嵌肉”。

有关饮酒心得与人生的感悟,必提俞平伯写过的两篇论酒的文章:《瓶与酒》和《酒》。他谈到品酒的心得时说:“辨别酒味的范畴约有两个:一、酒力,二、酒性。前者是醉的量度,后者是醉的趣味。从第一义说,我希望你既有志于酒,切不可一杯便醉,更不可惨淡了它,尤其不可只凭瓶上的签条,不辨嘴里的感觉。从第二义说,我希望你即使只喜欢喝一种酒,但其他酒味亦总应当遍尝一下,方才评论它们的好歹,固定你的嗜好。这是知味之言,更是知酒之言。”另外,当代作家邵燕祥在《关于喝酒》中说:“也许杯酒能给你清欢片刻,对饮,或是独酌。猜拳行令是无聊,灌酒是野蛮。文质彬彬的祝酒,有时也是多事。烂醉如泥,又如何能知酒味?”

酒与文艺的密切关系,好比鱼与水。我们可用当代作家王蒙曾写的一段《文人与酒》的唱词来揭示:“有酒方能意识流,人间天上任遨游,神州大地多琼液,大块文章乐未休。”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里,酒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不断被文人描述和探讨着,但至当代,已是 “酒至寻常百姓家,东南西北似水流”,不再单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杯中物,酒已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内容,成为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虽然酒味与酒的种类远胜于古代,但酒中的文化意味却越来越少,人们所了解熟悉的酒文化传说或典故都是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

思考题

1.孔子庄子的饮酒思想有何不同?

2.写醉乡且名为《醉乡记》的,前有隋唐之间的王绩,后有明清之间的戴名世,两篇有何异同?

3.结合现实,谈谈正确的饮酒观。(www.xing528.com)

[1]《史记·孔子世家》说:“书传、礼记自孔氏。”此处 “礼记”,即指《仪礼》。另《史记·儒林列传》说:“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其中 “修起”即指整理修复。按史公的说法,《仪礼》应该是孔子为免于澌灭而整理修复的。

[2]《汉书·扬雄传》。

[3]《晋书·刘伶传》。

[4]《晋书·刘伶传》。

[5]章甫,池远著.中国酒文化史话.合肥黄山书社,1997

[6] 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20(3):3067

[7] 朱世英,季家宏主编.中国酒文化辞典.合肥:黄山书社,1990(10):635

[8] 江虹选编.梁实秋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