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戏曲中的酒与戏剧

中国戏曲中的酒与戏剧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酒在中国戏曲中是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或是以酒入词,或是以酒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元代戏曲中,以酒入词进行歌唱的现象屡见不鲜。有许多戏以酒或醉酒构成全剧的主要情节。饮酒在戏曲中,与吃饭几乎是同义词。酒保在戏曲中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角色,大都由丑角扮演。所有这些戏曲舞台上有关酒的表演都极大地丰富、深化了戏曲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的酒与戏剧

酒在中国戏曲中是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或是以酒入词,或是以酒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元代戏曲中,以酒入词进行歌唱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白朴的杂剧《御沟红叶》的女主人公宫女韩妇人所唱的一段煞尾即为:“稳坐定自象满斟着碧玉园。拥跤绢将红叶儿怀中搂。你与我递一盏新婚庆喜的酒。”又如张可久的小令《朝天子·湖上》:“瘿杯,玉醅,梦冷芦花被。风清月白总相宜,乐在其中矣。寿过颜回,饱似伯夷,闲如越范蠡。问谁、是非?且向西湖醉。”

有许多戏以酒或醉酒构成全剧的主要情节。例如《薛刚大闹花灯》,是说唐代名将薛刚酒醉以后,失去理智,闯下滔天大祸,把当朝太师张泰的门牙打掉,打伤国舅张天佐、张天佑,打坏太庙的神像,打落太子的金冠,引起皇帝的震怒,将对唐朝有汗马功劳的薛家一家三百多人满门抄斩。后部《薛家将》的戏,主要是从这个情节引发而来,如《阳和摘印》、《法场换子》、《铁丘坟》、《双狮图》(又名《举鼎观画》)、《徐策跑城》,直至《薛刚反唐》等都是。《水浒》戏有许多是以醉酒为主要情节构成的,如《醉打山门》、《黄泥岗》(又名《生辰纲》)、《武松打虎》、《十字坡》(又名《武松打店》)、《快活林》(又名《醉打蒋门神》)《浔阳楼》、《飞云浦》等剧。以醉酒构成戏的主要内容的剧目还有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有《贵妃醉酒》、《刘伶醉酒》、《酒丐》、《醉县令》、《醉战》(又名《让雍州》)等。

有些戏虽然不是以饮酒、醉酒作为贯穿全剧的主要情节,但却是剧中某一片断的一个关键性细节,用这一细节塑造或深化人物性格,使之更加鲜明突出:或是用以作为强化戏剧冲突、解决戏剧矛盾、推进戏剧情节发展的一种催化剂,或是渲染戏剧氛围的一种有力的表现手段。这样的戏非常多,如《温酒斩华雄》、《群英会》、《青梅煮酒论英雄》、《西厢记》、《杨门女将》等。《西厢记》中崔老夫人悔婚后,还逼令莺莺以 “兄妹”的名义给张生敬酒,而张生听说悔婚,又惊又怒,在愤懑失望的心情下被迫饮下莺莺递奉的这杯 “苦酒”。这一敬酒的细节,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封建社会爱情悲剧的时代内蕴。《杨门女将》中,在杨宗保的五十寿诞的寿堂上,传来了他为国捐躯的噩耗,寿堂变灵堂,佘太君忍悲痛,集合了全家四世子孙,以酒酹地,祭奠杨宗保。这一奠酒的细节,内涵极其丰富深刻,已经超越了对于杨宗保的悼念哀思;这杯酒宣告了杨家将的忠勇爱国、几世不渝,也喷洒出杨家将视死如归、义薄云天的壮志豪情。再如《十五贯》和《捉放曹》,前者尤葫芦如果不喝醉酒,就不会被娄阿鼠杀死;后者吕伯奢如果不是殷勤过分,跑到前村去买酒,也就不会惹来杀身之祸。类似的还有《白蛇传》、《盗银壶》、《九龙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搜孤救孤》、《霸王别姬》等。

饮酒在戏曲中,与吃饭几乎是同义词。在戏曲舞台上,吃饭的器皿不是饭碗、菜盘,而是用酒壶、酒杯来代替。请客吃饭,不说请用饭,而是说 “酒宴摆下”。不管多么隆重盛大的场面,例如《鸿门宴》、《群臣宴》、《功臣宴》等剧,在舞台上表示丰盛宴席的道具,也只有几个酒壶和酒杯。一般个人表现饮酒的程式是用右手端起酒杯,置于口部,然后用左手扬起水袖,遮住口部和酒杯,脖子一仰,表示将酒饮尽,最后亮出杯底,并说一声:“干!”用水袖掩住口部,是避免把张嘴露齿的不雅形状暴露给观众,这是戏曲审美原则在舞台上的具体体现。醉酒的形象和神态的表现,也有一定的表演程式。最常用的是形容酒醉时步履踉跄的 “醉步”。醉步分为男女两式。男式醉步的表演方法是:双臂微蜷,手松握拳,两腿稍蹲,大八字步。起步时,左脚向右脚前挪步,落地后,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左腿稍拖起,身体稍向右倾,顺势左脚向左前方迈半步仍成大八字步。随即右脚向左脚前方跨步,姿态同前。两脚交换不停前行。女式醉步的表演方法是:双手下垂,起步时,左脚向右脚右方斜跨一步,同时双臂向左侧斜摆动。顺势右脚向右方迈出一步,同时双臂从左侧稍向右摆动。随即左脚向前跟上一步,趁势右脚向左方迈出一步,同时双臂从右侧稍向左摆动,就势右脚向前跟上一步。依此两脚不停踉跄行走。走醉步时,须两眼微眯无神,身上松弛,摆动自然。表现醉酒神态最重要的是眼神,因为喝醉酒的人,首先是从眼睛上反映出来。酒醉者在舞台上的眼睛称为“醉眼”。“醉眼”的特征是半睁半闭,半明半昏,看人看物都是迷离,很少正面直视对方,如果注视,常是似见未见,熟视无睹;而真正注视对方时,却又是眼珠乜斜,用斜视的余光打量对方。(www.xing528.com)

戏曲舞台上描写醉鬼或有酗酒恶习的人,在化妆的相貌上,常在其原有脸谱底色(如黑色、灰色等)上再用红色略涂双颊;有的则在鼻头上抹红色,象征 “酒糟鼻子”。

酒保(即酒店卖酒的伙计)在戏曲中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角色,大都由丑角扮演。面部化妆大都在鼻梁上涂抹一块白粉。服装基本上是头戴蓝色尖毡帽(偶有白色尖毡帽),身穿蓝色茶衣,腰围白色短裙(腰包)。连上场念的台词,大都是带有浓郁行业性的程式化的两句对子:“客来千家醉,开坛十里香。”

所有这些戏曲舞台上有关酒的表演都极大地丰富、深化了戏曲的表演艺术。[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