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与结束的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与结束的优化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可以说,巴尔干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奥匈帝国决定利用这一事件,挑起早已预谋的摧毁塞尔维亚的战争。这样,萨拉热窝事件,就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德皇威廉二世亲自接见奥匈大使,表示德国全力支持,鼓励他“不必踟蹰”,对塞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与结束的优化

一、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扩军备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所引起的。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每个大国都力争在军事上取得优势。

(一)列强的军费激增

1902——1911年,列强的军费大大增加,德国由八亿七千四百五十万马克增至十二亿五千九百万马克;奥匈帝国由四亿零一百六十万马克增至五亿四千八百八十万马克;意大利由二亿八千二百五十万马克增至四亿七千二百五十万马克;英国由十二亿一千八百三十万马克增至十四亿五千二百四十万马克;法国由八千七百二十万马克增至一亿五千二百一十万马克;俄国由九亿五千八百万马克增至十二亿八千五百三十万马克。一九一四年德奥两国军事预算高达一百四十亿马克,俄、英、法三国达四十八亿马克。

各国争相扩充本已十分庞大的陆军。大战前夕,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已拥有军队:德国七十六万,英国四十一万,法国七十七万,沙皇俄国一百三十万。

疯狂的扩军备战,在英德海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德国力图打破英国的海军优势,而英国则以“海军双强标准”赶造新型巨舰来回答德国的挑战。1906年英国造出了第一艘新型装甲舰——无畏舰。德国获悉后立即决定今后每年制造这类军舰四艘。到1908年英国已拥有无畏舰十二艘,德国拥有九艘。大战爆发前夕,德国已拥有各种舰只三百九十一艘,成了仅次于英国的海军强国。

在军备竞赛的过程中,各国还竞相利用科学技术上的新成就、新发明,来改进自己的军事装备。如各种新型的机关枪、大口径速射炮飞艇、飞机、鱼雷、潜艇武器相继研制成功。这些武器的投入使用,一方面使军费开支增加;一方面意味着未来战争将更加残酷和激烈。

帝国主义在备战的同时,还采用假和平的伎俩掩盖其罪恶活动,欺骗世界舆论。在沙皇政府的倡议下,1899年5月至7月和1907年6月至10月,在荷兰海牙召开了两次所谓国际和平会议。空谈和平、裁军,会后各帝国主义国家没有裁减一兵一卒。相反,各国军费一加再加,战争危机日益加剧。

(二)战争危机的增大

大战爆发前,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地区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他们在这里制造了一系列的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使世界战争的危险日益增加。

1905年4月,德国要求重新审议法国在摩洛哥拥有“特殊权益”的英法协议,否则,便诉诸武力。法国拒绝其要求,并向丹吉尔派出军舰显示力量,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这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只是由于法国感到自己尚未完全作妤战争准备,盟友俄国又陷入日俄战争,才对德让步,同意召开阿尔黑西拉斯会议。会上与德国的愿望相反,大多数国家支持法国,使法国取得了摩洛哥的警察管理权,为法国今后吞并摩洛哥提供了条件。德国与法、英的矛盾更加激化。

1911年4月,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了反帝的人民起义,法国借口维持治安出兵占领了非斯。德国不能容忍法国独占摩洛哥,它以保护德国在摩洛哥利益为借口,派军舰“豹号”驶抵阿加迪尔。法德即将发生直接对抗,气氛十分紧张。英国表示支持法国,声称它将履行其援法义务。最后双方互相妥协: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一切权利,法国则将其刚果殖民地一部分割归德国。这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自1911年起,战争的阴云也笼罩了欧洲,终于在1912年爆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和希腊四国,结成了争取民族解放的反土耳其联盟。十月,四国相继对土耳其宣战,并在短期内击败土军。这一战争推翻了土耳其对巴尔干的封建统治。但巴尔干国家又由于帝国主义的挑拨,在分配战果的问题上发生了冲突。塞尔维亚、希腊对保加利亚分得了马其顿的大部分极为不满,它们决定联合反对保加利亚。

1913年6月至8月,进行了以保加利亚为一方,以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和土耳其为另一方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战争结果以保加利亚的失败而告终。通过这次战争,保加利亚被削弱了,它不仅丧失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战果,而且还丢失了原有领土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塞尔维亚则得到了加强。巴尔干国家发生了新的组合:保加利亚转向德、奥;塞、希、罗加强了与协约国的联系。

巴尔干战争基本上把巴尔干人民从土耳其压迫下解放出来,但由于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参与,这次战争实际上又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巴尔干各国在战后矛盾的加深,为帝国主义大国继续干涉和控制巴尔干事务提供了可乘之机,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埋下了导火线。可以说,巴尔干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三)萨拉热窝事件

巴尔干战争之后,塞尔维亚反奥情绪进一步增长。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是进行民族压迫的最大威胁,而决意给以打击。在1914年6月底于波斯尼亚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以此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进行挑衅。

居住在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等获悉后,在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团体“黑手会”的指导下,决心刺杀前来检阅部队的军国主义分子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夫妇在检阅了演习部队之后,乘车到首府萨拉热窝访问。当车队经过普林西波面前时,他立即向斐迪南夫妇连发两枪,击中要害,双双毙命。奥匈帝国决定利用这一事件,挑起早已预谋的摧毁塞尔维亚的战争。两大军事集团也决心乘机发动准备已久的大战。这样,萨拉热窝事件,就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大战的开始:奥匈帝国决心发动战争,但它担心俄国的军事干预,在七月四日征询其盟国德国的意见,德国认为自己已作好战争准备,萨拉热窝事件正是一个“天赐良机”。德皇威廉二世亲自接见奥匈大使,表示德国全力支持,鼓励他“不必踟蹰”,对塞作战。俄、法两国公开宣布支持塞尔维亚,英国则玩弄狡猾的外交手腕,一面表示将不卷入战争,以诱使德国无顾虑地投入战争,一面又鼓励俄国备战。

七月二十三日晚,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取缔一切反奥组织;从军队、政府中清除反奥官员;由奥匈帝国派员会同审判刺杀案件等,并限四十八小时内答覆。塞尔维亚除对通牒中严重侵犯主权的“会审案件”条款外,接受了绝大部分的条件。由于奥匈已决意发动战争,遂以塞尔维亚未全部接受通牒条件为理由,于七月二十八日对塞宣战。

俄国不能容忍奥匈帝国的扩张,七月三十日宣布总动员。八月一日德国对俄宣战。八月三日德国对法宣战。八月四日德国进攻比利时,当天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借口,对德宣战。八月二十三日日本对德宣战。十一月土耳其对协约国宣战。战争很快越出了欧洲范围,终于演成了世界大战。

战争爆发后,各交战国都争相表白自己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但是“1914——1918年的战争,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战争(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1]这一性质是由各国参战的掠夺性目的决定的。因为他们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向其他国家夺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当然,对受到奥匈帝国侵略的塞尔维亚来说,他参战的目的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是正义的战争。但是塞尔维亚抵抗奥匈帝国侵略战争的民族因素,只有从属的意义,不能改变战争的总的帝国主义性质。

(四)第二国际的破产

各国工人阶级及爱好和平的人们曾为制止战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而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领导人却扮演了可耻的角色。大战爆发后,他们的叛徒嘴脸就暴露无遗了。英、法、德、奥匈和比利时的社会党及俄国的孟什维克机会主义头子们,公开站到资产阶级“祖国”方面去,完全背叛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和法国社会党人在国会中投票赞成军事拨款。英国工党表示无条件地支持政府,俄国的孟什维克采取了“保卫沙皇俄国”的立场。比利时和法国的社会党人甚至参加了资产阶级政府,与资产阶级达成了“国内和平”的默契。社会党的叛徒们都为本国的资产阶级战争政策辩护,没有一个承认他们政府是在进行帝国主义战争。都声称他们的祖国是被侵略的,他们的政府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他们还利用手中的宣传工具为虎作伥地欺骗工人,号召他们在国内与资产阶级合作,在国外同他国人民作战。

第二国际破产了,它分裂为彼此仇恨,互相混战的各个沙文主义政党。

只有一小部分人坚持了国际主义立场。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始终如一地高举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旗帜。列宁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呼吁各国社会党内的左派向工人阶级揭露这一战争的侵略实质,号召他们反对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直到推翻本国的帝国主义政府。

二、1914——1916年战争的进程

(一)三条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战线有三条:西线在比利时、法国北部、德法边境,是英法对德作战的战场;东线自波罗的海南岸到罗马尼亚边境,是俄对奥作战的战场;南线在巴尔干,是较次要的战线,奥匈在这里对俄国及塞尔维亚作战。此外,双方在近东,远东和非洲也有战事。

德国的战争准备比协约国充分得多。它的军队与别国军队相比,组织完善,装备最好。德国原以为,俄国由于交通落后,战争爆发后不可能迅速集中兵力在德国东部边界采取行动。从这一估计出发,德国计划首先对付西方,以绝大部分兵力通过比利时,在英军给法国以有力援助之前给法国以毁灭性打击,用四至六个星期的时间打败法国。然后再挥兵东线会同奥匈帝国进攻俄国,在三、四个月内结束战争。这就是德国的以速决战为战略思想的作战计划。法俄战争计划的基本点则是对德国东西夹攻,迫使德国两线分兵作战。

(二)马恩河战役

1914年8月4日,德军入侵比利时,虽然遇到了顽强抵抗,但是仍然在短期内推进到了比法边境。8月底德军分五路攻入法国,法军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前锋距巴黎仅十五公里。法国处境险恶,首都迁至波尔多。出乎德国的预料,俄国军队在其全部兵力尚未完全集中之前,在东线提前发动了攻势。德军被迫从西线分兵增援东线。由于兵力不足,德军放弃了从西北包抄巴黎的计划,转而收兵向南,至马恩河一线。早已集结在马恩河的英法联军抓住战机,决定组织反攻。

9月5日马恩河会战开始。双方投入兵力约一百五十余万人,轻炮六千多门,重炮六百多门。战况十分激烈,伤亡惨重。仅几天的时间,法军伤亡十四万人,德军伤亡二十二万人。9月8日德军战败,退守安纳河一线。经过马恩河战役,德国在西线的进攻被遏止,法国保住了巴黎。到年底,双方转入了相持阶段,各自挖壕对阵,德国速决战破产。

在东线,俄军未及动员完成,就在8月中旬,向东普鲁士发动了进攻。俄军依仗优势兵力,曾取得一些胜利。在德军从西线调兵增援之后,8、9月间俄军被各个击破,损兵二十五万人,德军乘胜攻入俄国国土。但俄军在东线南段东加里西亚及布柯维纳却歼灭了四十万奥匈帝国的军队,9月下旬进抵喀尔巴阡山麓。到12月中旬,东线也进入胶着状态。

在亚洲,日本于1914年9月占领了太平洋上德属岛屿, 11月攻下被德国占领的我国领土胶州湾。

战争的进程表明,德国在开始时由于准备充分,在军事上处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但经过马恩河战役之后,德国的速决战略破产了,从此陷入了东西两线同时进行的长期消耗战的泥潭。(www.xing528.com)

(三)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1914年德军未能按计划突破西线,就决定集中力量先击败俄国,迫其单独讲和,然后再来对付英、法。从1915年春季起东线成了主要战场。德军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展开了全面进攻。从2月到9月接连攻占了几乎整个加里西亚和布哥维纳、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一部分,把战线向东推进到从里加湾至德湟斯特河上游一线。俄军节节败退,伤亡惨重。这一年,英勇奋战的塞尔维亚,在德国及新参战的保加利亚的优势力量进攻下被击溃了。原同盟国成员意大利在战争爆发以后宣称中立,由于英、法、俄答应给予更多的赃物,在1915年5月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开辟意奥战线。

1915年,德国虽在东线取得了巨大胜利,但迫降俄国的战略目的并未达到。鉴于俄国幅员辽阔,交通不便,气候寒冷,德军未敢深入腹地。到1916年,德国又决定重新把战略重心移向西线。它认为只要能打败英法,俄国失去财政、军火支持必然战败。

1916年2月21日,德军开始对凡尔登要塞进攻,企图一举消灭法国的主力部队。凡尔登是法国东北边境的战略据点,是法国整个国防线的支撑点。德国以大量的炮弹、毒气弹向凡尔登倾泻,飞机也第一次参加了战斗。法军在开始时处于被动地位,他们一面死守,一面进行紧急增援,经过反复冲杀,7月以后挫败了德军进攻的势头,转为主动,最后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凡尔登战役的规模和残酷性都是空前的,法军先后投入了六十六个师,德军投入了四十六个师,双方死伤约一百万人。因此这个战役有“凡尔登绞肉机”之称。凡尔登战役不仅是大战中期阶段的决定性战役,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法军从此站稳了脚根。德军不但未能一举迫使法国投降,而且军力开始衰落,日益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在凡尔登战役进行的时候,英法为了牵制德国,在7月间发动了索姆河战役。这一战役由英军担任主攻。战役从7月一直进行到11月,激烈程度比凡尔登之役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双方损失军队约一百二十万人。英法联军虽未取得战略突破,但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攻势。英国研制的新式武器坦克首次使用。此时,英法的装备已经赶上了德国。到1916年底,在军队数量上,协约国也超过了同盟国。

两次战役之后,西线双方重新进入了拼消耗的相持局面。

(四)英德海战

战争开始以后,英国依靠其强大的舰队对德国进行了海上封锁。德国为确保海上的行动自由,准备寻机与英国海军决战。1916年5月31日,英、德在日德兰半岛附近,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一次海战。英国出动了各种战舰一百五十一艘,德国出动了一百零一艘,从下午二时起直战到夜晚,德舰实力不支退回港口。德海军被击沉大舰一艘,小舰十艘,损失兵员二千五百余人。英海军被击沉大舰三艘,小舰十一艘,损失兵员六千余人。虽然英军损失较重,但德国未能打破封锁,只好退回北海。制海权一直控制在英国手中。

三、战争的结束

(一)俄国二月革命

到1916年底,交战双方胜负未分,伤亡了大量人口,耗费了巨额资源。交战各国特别是德、奥已深感人力、物力的匮乏。

各国统治阶级把战争的负担全部转嫁在劳动人民的头上。在前线,劳动人民被迫为资本家流血作战;在后方,他们则成了军事苦役监狱的囚徒。由于战争,民用产品奇缺,粮食减产,出现饥荒。为了应付困境,各国相继实行了生活用品的配给制,而且配给量不断减少。这一切,激起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强烈不满,从而导致反战情绪高涨。

俄国人民所受的战争灾难最为深重。战争开始以来,一千万青年被驱往前线充当炮灰。由于沙皇政府腐败不堪,供应不足,武器缺乏,指挥不当,前线连连败北,大量士兵死于战争。后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交通运输几乎停顿,工厂缺料,开工不足,耕地大量荒芜,劳动人民陷入饥寒交迫的绝境。反对战争与反对沙皇的斗争日趋高涨,革命时机成熟了。

1916年全国罢工达一千五百多起,参加罢工的人数达一百万人以上。工人们提出了“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的口号。在农村抢粮、夺地、焚烧地主庄园的事件层出不穷。前线士兵开小差的日益增多。

沙皇政府为了镇压革命,曾打算与同盟国单独讲和,但是俄国的资产阶级及大部分军事头目反对这样做。他们策划举行宫廷政变,以保证战争进行下去,防止人民革命。但当这个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现时,革命就发生了。

1917年初,彼得格勒、莫斯科、诺夫哥罗德等许多工业中心的工人发动了罢工,举行了示威游行。三月十一日(俄历二月二十六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首都的胜利推动了全国革命的发展,包括莫斯科在内的各地工人士兵都纷纷起义,推翻了地方政府。前线的士兵也行动起来,罢免了许多反动军官,选出了自己的代表。沙皇专制统治覆亡了,二月革命胜利了。

当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民正在街头浴血奋战的时候,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却乘机窃取了许多地方苏维埃的多数席位。他们背着布尔什维克,帮助资产阶级在工兵代表苏维埃之外组织了“临时政府”,这就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窃取了胜利果实之后,拒绝满足人民的和平与土地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因此,布尔什维克必须领导人民为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为没收地主的土地,为把全部政权交给苏维埃而斗争。

(二)美国参战

1916年底,协约国曾决定于1917年春在各条战线上同时出击。由于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俄军没有发动进攻的可能;意大利力量薄弱,也无力展开攻势;四月和五月英法联军的进攻失败了。

德国也感到自己的力量行将枯竭,决心采取无限制潜艇战来扼杀英国,挽救颓势。1917年1月31日德国宣告:今后一切驶向协约国港口的船只,不论它属交战国还是中立国,都将受到德国潜艇的攻击。

大战开始后,美国宣布中立,因为当时美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反对参加战争。它以“中立”地位同交战国双方做买卖,对美国垄断资本集团则更为有利。美国与欧洲战场远隔大西洋,这一地理位置,也可以使美国暂时不参加战争,以观时变。于是,美国利用欧洲国家忙于大战的机会,积极向加勒比海和南美地区扩张势力。战争期间,美国控制了拉丁美洲市场,占领了海地(1915年)和多米尼加(1916年),两次武装干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而完全控制了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其它国家。

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美国在经济上与同盟国的联系中断,而同协约国的关系则密切起来。美国成为供给协约国军火、军用物资和粮食的巨大基地,一跃成为欧洲的债权国。随着战争的发展,美国垄断资本的利益同协约国的命运便联系在一起了。1916— 1917年德奥集团在军事上的进展,使美国特别担心协约国的命运,担心协约国一旦失败,美国便不能收回给协约国的贷款,从而丧失一切实际利益。因此从1916年以来,美国参战的舆论逐步上升。1917年3月,美国驻伦敦大使佩齐在给总统威尔逊的电报中说:“很可能唯一可以保护我们目前优越的贸易地位并防止恐慌的办法,就是对德宣战。”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美国更担心俄国可能单独媾和,退出战争,造成协约国的最后失败。便借口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于1917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

美国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在政治、军事和财政上都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阵营。由于德国恢复无限制潜艇战,侵犯中立国利益,举世义愤。美国抓住这一时机参战,政治上影响很大。许多中立国也纷纷倒向协约国一边,声讨德国。继美国之后,有中国(8月14日)、巴西(10月26日)、暹罗(今泰国,7月22日)、利比里亚(8月4日)、还有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古巴、巴拿马、汉志(即沙特阿拉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参加了协约国阵营。这样,协约国就有二十七个国家,形成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同时,美国的参战也使整个军事形势大大有利于协约国。参战不久,美国的海军潜水艇、鱼雷艇、驱逐舰大批开到英国海面,参加反对德国的潜艇战。美国陆军约二百万人由潘兴率领陆续在欧洲登陆。这对最后击败德国起了重要作用。还有,美国参战后,对德国军火供应完全中止;而对协约国集团则大大增加了其财政贷款和军火供应。参战前,美国对协约国集团贷款总额只有二十亿美元,到大战结束时就增加到九十四亿零六百万美元。

(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俄国二月革命之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准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二十五日)在彼得格勒举行了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苏维埃政府向一切交战国提议,立即举行和平谈判。建议遭到协约国拒绝之后,苏维埃政府在1918年3月3日与同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虽然这个条约的条件苛刻,但列宁鉴于当时国民经济即将崩溃,人民疲于战争,旧军队已经瓦解,新的军队尚未建立等实际情况,坚持签订了这一和约,以争取一个喘息的机会,巩固新生的苏维埃国家。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激起了各交战国人民的革命热情。特别是在同盟国,由于战争的失利,革命形势迅速高涨。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918年初,德国准备孤注一掷,想抢在大批美军在欧洲登陆之前击败英法。德军统帅部利用东线无战事的机会,集中人力物力,从3月到7月倾全力在西线发动了五次攻势,但是都被协约国击败了,德军最后的一点实力消耗殆尽。此后,联军开始了反攻。10月初,英军突破兴登堡防线,联军全线向东推进,同盟国军队土崩瓦解,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先后投降。

德国前线军事上的失败,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终于爆发了11月9日的柏林起义。军队转向无产阶级,卡尔·李卜克内西宣布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但革命领导权很快落到右派社会党的手里。

11月10日,德皇威廉二世逃亡荷兰(荷兰在这一战中始终是中立国)。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由帝国主义争霸而引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它历时四年零三个月,参战国家共三十三个[2],卷入战争漩涡的人口十五亿以上。直接死伤三千多万人,由于战争引起的饥饿、灾荒所夺去的生命也在一千万人以上。战争造成了三千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政治面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突破了资本主义体系最薄弱的一环。在中部欧洲,德意志帝国被推翻,多民族的奥匈帝国被瓦解。 在西亚,奥斯曼帝国也崩溃了。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欧洲工人革命运动的发展,在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都曾一度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也出现了民族民主运动蓬勃高涨的局面。

战争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美帝国主义则乘机扩大势力。但是,战争并没有解决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战后,在许多旧的矛盾之上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以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俄国脱离了资本主义世界,破坏了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体系,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终结。人类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即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1]《列宁全集》第二十二卷,第181页。

[2]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加国:欧洲:1914年参战的有英国、法国、俄国、德、奥匈、塞尔维亚、比利时、土耳其,1915年有意大利、保加利亚,1916年有罗马尼亚、葡萄牙,1917年有希腊,共十三国。北美:1917年参战的有美国、加拿大,共两国。拉美:1917年参战的有巴西、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共八国。亚洲:1914年参战的有日本,1917年参战的有中国、暹罗(泰国)、印度、汉志(沙特阿拉伯),共五国。非洲:1917年参战的有南非、利比里亚,共两国。澳洲:1917年参战的有澳大利亚。以上共计三十一国。此外还有大战结束时新成立的国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故又有三十三国参战之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