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俄国工业崛起与领土扩张的战略

俄国工业崛起与领土扩张的战略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1900年,南俄七大工厂的生铁占全国生铁总产量的百分之五十七。俄国称霸世界的战略重点是欧洲。通过这次战争,俄国在巴尔干半岛取得了优势地位。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俄国加紧了征服中亚的步伐。继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占中国一百四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后,1871年沙俄出兵强占中国伊犁等九城,盘踞十年之久。

俄国工业崛起与领土扩张的战略

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在主要工业部门中大机器生产占据了统治地位,基本上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工厂的过渡。欧俄地区工厂从1866年的二千五百个左右增加到1903年的九千个左右。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使用蒸汽机的总功率增长了一倍半。棉纺织业、呢绒业、食品加工业等都以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国内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工业中心。彼得堡以机器制造业为主,莫斯科以纺织业著称、顿巴斯成为煤炭冶金工业区,巴库成为石油工业区,乌拉尔和顿湟茨地区成为了冶炼和采矿基地。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从1860年到1890年,棉纺织业产值增长了三倍,铁产量增长一倍以上,钢产量增长了三倍,煤产量增长了十九倍。石油开采量由不到一百万普特猛增到二亿四千三百万普特。从1860到1900年,俄国工业总产值增加了六倍。

农奴制的废除,使俄国农业经济也日益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农村中出现了使用雇工与新式农具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富农和大批失去土地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贫雇农。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占农村人口五分之一的富农占有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九到百分之三十六点七,而占农户一半的贫农只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三左右。由于工业和城市发展的要求,国内外市场对农业原料与商品粮食的需要逐年增多,使农业经营越来越具有商品经济性质,产量亦不断提高。农奴制改革后的四十年,谷物和马铃薯的收获量增加一倍半,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的产量都迅速增长。不少地主为了牟取高额利润,也采用资本主义农场的经营方式,使俄国的地主经济逐步向资本主义经济演化。

俄国资本主义工农业虽然有明显的发展,但在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及工业产量上仍然落后于其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九十年代初,俄国工业中的劳动生产率英国低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它的工业产量仅相当于法国的百分之四十,英国的百分之二十一点九,德国的百分之十六点七,美国的百分之七,只占五国总产量的百分之四。直到1899年,其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五。二十世纪初,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仅占百分之四十一,远远落后于西欧和美国。

二、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形成

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俄国在八、九十年代先后成立了钢轨卡特尔、糖业辛迪加、石油辛迪加等垄断组织。二十世纪,垄断组织得到迅速发展,1909年全国四十五个工业部门共有一百四十个垄断组织,其主要形式是辛迪加。1900年,南俄七大工厂的生铁占全国生铁总产量的百分之五十七。1902年成立的金属销售辛迪加控制了全国冶金工业的百分之八十,1904年成立的顿涅茨煤炭销售辛迪加控制了南俄采煤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同年成立的车厢制造辛迪加几乎垄断了全国火车车厢的销售。俄国不仅工业高度集中,而且银行资本也日益集中,并和工业资本结合起来。二十世纪初,以俄罗斯银行为首的八大银行控制了全国银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五,他们握有冶金工业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五十和煤矿投资总额的百分之六十。二十世纪初,俄国形成为帝国主义国家。

俄国垄断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俄帝国主义带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性质。

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仍保留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地主土地所有制沙皇专制制度。二十世纪初,欧俄的三万户地主占有七千万俄亩的土地,平均每户二千三百多俄亩。而一千零五十万农户只有七千五百万俄亩,平均每户七俄亩。无地、少地的农民不得不向地主租地,忍受工役制的剥削。封建残余也渗透到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一些大地主兼营工业并加入垄断组织,一些企业也采用封建性的管理方法和剥削形式。以沙皇为总头子的贵族地主阶级仍然是俄国的统治阶级,依靠沙皇专制制度进行统治。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雄厚。沙皇政府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来支持它的政治统治和霸权政策。而俄国资产阶级多半来自昔日的包税人、包买商、高利贷者和富农阶层,同沙皇政府关系甚密,他们十分软弱,全靠在沙皇卵翼下成长,既需要沙皇政府的大量订货发财致富,又要靠沙皇政府的强权来维持对工人的剥削和压榨,还要依靠沙皇政府的侵略扩张来加强对外掠夺和竞争。所以沙皇政府日益成为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www.xing528.com)

俄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军事性,特别富于侵略性。它继承和发展了原有的军国主义传统。到帝国主义阶段后,由于封建残余的阻碍,经济比较落后,不能依靠经济进行扩张,而是靠军事力量对外扩张加强掠夺和竞争,争夺世界霸权。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错综地结合和对非俄罗斯的征服,使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因而极力发展军国主义,大力加强军事官僚国家机器,实行残暴的军事专制统治,血腥地镇压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列宁指出, “在俄国,资本主义较薄弱,而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是比较强大的。”[1]

三、对外侵略扩张

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来,伴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向帝国主义过渡,更加疯狂地向外侵略扩张,力图实现其称霸世界的迷梦。

俄国称霸世界的战略重点是欧洲。它的策略是积聚力量,等待时机,夺回克里米亚战争后失去的霸权。它怀着向巴尔干扩张和控制黑海海峡的侵略目的,利用斯拉夫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挑起1877至1878年的俄士战争。战争结果,重新占领了比萨拉比亚的南部,从土尔其手中夺取了阿达汉、喀尔斯和巴统,建立了由俄国主宰的保加利亚公国。通过这次战争,俄国在巴尔干半岛取得了优势地位。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俄国加紧了征服中亚的步伐。到1876年,先后吞并了浩罕汗国、布哈汗国、希瓦汗国,接着在1885年又占据了土库曼的大部分领土,从而全部征服了中亚细亚沙俄把中亚这块近三百九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了俄罗斯的殖民地

向东亚侵略扩张,是沙俄称霸世界计划的重要部分。继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占中国一百四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后,1871年沙俄出兵强占中国伊犁等九城,盘踞十年之久。188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伊犁条约,通过该条约和几个勘界议定书,又占领了中国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沙俄先后侵占了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沙俄充当了急先锋。1896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权利。1898年,强占中国旅顺口、大连及其附近水域及修筑中东铁路支线的特权,把整个中国东北变成了沙俄的势力范围。1900年,出兵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充当八国联军的主力,并乘机强行占领中国东北全境,企图实现其“黄俄罗斯”计划的阴谋。

[1]《列宁选集》第二卷,第63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