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及优化措施

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及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金融使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基础发生了演变,由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转向快捷、便利和体验,进而从金字塔的底端开始对银行核心业务进行破坏。网络金融进一步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边缘化,并使其中间业务受到替代。以支付宝的“余额宝”为代表的网络金融创新业务已经极大地撼动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基础,倒逼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和改革,从根本上推动了金融改革的进程。

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及优化措施

(一) 改变了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

近十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总资产和总负债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但到目前为止,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上“重投入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结构、重速度轻管理”的外延粗放式增长模式,“一高、二低、三优”的内涵集约化经营任重道远。从商业银行传统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看,因为其客户主要是对贷款有稳定需求的大企业客户以及高端零售客户,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是客户的基本诉求,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主要是以其专业的技术、复杂的知识和冗繁的流程向客户提供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网络金融模式下,目标客户类型发生了改变,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不同,其价值诉求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被彻底颠覆。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和普及化,中小企业、企业家和普通大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种金融交易。金融产品或服务提供商是那些聚焦于为客户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的新兴金融机构,其社会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客户主要是追求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及年轻消费者,方便、快捷、参与和体验是客户的基本诉求。

网络金融机构的竞争基础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需求响应、期限匹配、风险定价与管理等业务流程被大大简化。网络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在数据分析上的模块化资产组合,以往传统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那种基于密集知识和复杂技术的金融产品的优势被削弱了。网络金融使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基础发生了演变,由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转向快捷、便利和体验,进而从金字塔的底端开始对银行核心业务进行破坏。

(二) 导致商业银行支付功能边缘化

网络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方式是以移动支付为基础,其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技术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网络金融进一步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边缘化,并使其中间业务受到替代。例如,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和快钱等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自动分账,以及转账汇款、机票与火车票代购、电费保险代缴等结算和支付服务,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虚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量越来越大,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但第三方支付组织已将手伸向银行的核心业务,且在电子支付领域奠定了优势地位。以支付宝的“余额宝”为代表的网络金融创新业务已经极大地撼动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基础,倒逼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和改革,从根本上推动了金融改革的进程。

(三) 重构既有的融资市场格局(www.xing528.com)

在网络金融模式下,金融搜索平台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一个机会发现的市场,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易成本,双方的信息基本对称,资金中介将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资金信息中介。网络金融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消费贷款等方面更加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贷款审批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产品类型丰富多样等,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简化了流程。网络金融模式不仅可以达到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能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四) 挑战传统金融中介理论

金融中介的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金融中介有规模经济和专门技术,能降低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金融中介有专门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缓解储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资金中介和信息中介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最为基础的两个功能,分担风险、提供流动性和信息也成为银行最主要的服务。网络金融使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中介理论的存在基础形成了有力挑战。

(1) 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银行直接融资以及股票债券市场间接融资尽管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会产生很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包括贷款信息收集成本、银行与客户签约成本、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成本、贷后风险管理成本以及坏账处理成本等。在网络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方运行完全依赖于网络和移动通信工具进行联系和沟通,并可以实现多对多同时交易,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以及风险管理也主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完成,交易双方的信息收集成本、借贷双方信用等级评价成本、双边签约成本,以及贷后风险管理成本等都极小。

(2) 降低信息不对称局面。网络金融模式下,交易双方之间信息沟通充分、交易透明,定价完全市场化,风险管理和信任评级完全数据化。如网络信贷平台在承担资金借贷中介功能时,首先,参照该借款人在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分的基础上对借款人进行风险评级;然后,录入借款人的家庭情况、借款用途、借款金额、愿意支付的最高借款利率及信用评级,并将其安排进入相应等级的细分市场;最后,特定信用评级的贷款人参考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结合贷款期限,以自身贷款利率参与竞标,利率低者胜出。

(3) 加速金融脱媒化趋势。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涌现和崛起,大大加速金融脱媒。在传统的支付产业链中,电商、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电商为用户提供网上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建立网关服务平台,实现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之间的在线支付,并提供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服务;银行则是最终资金结算服务的提供者。但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壮大,他们已不满足于只做银行的网关支付平台,而是借助其数据信息积累与挖掘的优势,开始直接向供应链融资、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等领域扩张。尽管目前由第三方支付所衍生出的信贷业务占比仍较小,但由于其为资金借贷双方之间提供了直接连通的通道,成为商业银行战略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