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商务的纵深发展,网络经济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商业银行的网络化经营明显不能适应这种需求的日益提升,于是,传统金融业以外的企业开始进入这个范畴进行攻城略地。如果跨界金融是一种尝试,那么,网络企业获得有关金融业务牌照后,大举进军传统金融业务的领地,并高举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的大旗,大力发展其“电商金融”,在有限的空间里,不按牌理出牌的特征,使得整个网络金融充满新气象,也严重动摇了传统金融业的基础。未来网络金融的走向,完全脱离了既定的方向,被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即社会上流传的BAT)这些网络巨头引向一个新的空间。眼下的网络金融,可以说是“电商金融”,谁掌握了电子商务的客户资源,谁就是网络金融里的王者,印证了“流量为王”的规律。
(一) 跨界金融业务的尝试
阿里巴巴应该是国内网络金融领域跨界经营的吃螃蟹者。早在2003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开始在国内开展C2C业务,与当时该领域的领先者易趣网不同的是,淘宝网作为一个模仿者进入后,居然没有遵循行业规则亦步亦趋地走,而是处处显露出不安分的地方。鉴于当时网购普遍使用网下支付(如邮局汇款、银行柜台汇款)和网银支付的局面,用户普遍感觉到缺乏安全保障。于是,阿里巴巴为淘宝网量身订制了第三方支付的服务——支付宝。借助于该项服务,阿里巴巴拥有了独立于银行之外的资金流通渠道。虽然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并非是阿里巴巴的创新,国际知名的第三方支付Pay Pal早已名成天下,但是阿里巴巴将支付宝发展成为一个时代顶峰,其影响之深远,在网络经济领域无出其右。
阿里巴巴数据和信用体系建设的开端源自早期的“诚信通”,是阿里巴巴为从事国内贸易的中小企业推出的会员制服务,主要用以解决网络贸易信用问题。2004年3月,阿里巴巴推出“诚信通指数”,建立了交易双方的信用状况量化综合评分体系,把诚信通会员的认证状态、档案年限、交易状况、客户评价、商业纠纷、投诉状况等纳入“诚信通指数”的统计系统。2007年5月,阿里巴巴携手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企业信用度贷款服务“个人助业贷款”和“速贷通”,允许优质客户通过阿里巴巴向建行申请贷款和融资,电商企业在阿里巴巴网站上的信用度是建设银行发放贷款的依据之一。这是阿里金融跨界业务布局的重要一步,拉开了网络巨头向金融业务渗透的序幕。此次合作受到行业内外的充分认可和大力赞扬,不仅为中小企业资金链短缺困局贡献出创新性的解决思路与多方共赢模式,同时亦有望实现银行现有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整合,并为其他网络企业跨界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标杆。
2007年6月初,阿里巴巴与建设银行再接再厉推出电子商务信用贷款“e贷通”。该贷款方式以网上电子商务信用度评级作为贷款发放重要依据,小企业不仅可以凭网络信用获贷,而且贷款的全部流程——申请、调查、审批、发放、监控、回收等均通过网络完成。6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与阿里巴巴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向B2B、B2C、C2C市场上有一定信用级别的商户提供融资服务。同年10月,两者联手推出类似“e贷通”的“易融通”业务。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再次携手建行在国内推出最便捷的贷款模式“网络联保”。这是一款不需要任何抵押的贷款产品,由3家或以上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来申请贷款。如果贷款企业期无法归还贷款,则需要联合体的其他企业法人共同归还其贷款及利息。“网络联保”贷款的发起和缔结完全基于网络完成,一方面贷款流程快速而简单,另一方面贷款联台体的基础无限放大,使得企业之间建立联合体的效率更高、可能性更大。
(二) 阿里巴巴的网络金融生态
1. 阿里小贷业务
随着阿里巴巴于2010年4月正式获得小额信贷的牌照,与银行合作进行跨界金融业务的时代告一段落,网络企业开始以合法的身份进军金融领域,掀起了网络金融创新的大潮。
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杭州和重庆成立。根据当时的政策规定测算,阿里金融两家小贷公司可供放贷的资金最多为24亿元人民币。
目前,阿里小贷提供两种不同类型的贷款服务“淘宝贷款”和“阿里巴巴贷款”。其中“淘宝贷款”主要面向天猫、淘宝,以及聚划算的卖家,分为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额度均在100万元以内。由于淘宝、天猫、聚划算商户业务经营全过程均在淘宝平台上完成,其经营状况、信用历史记录等十分详尽,故放贷审核、发放可全程在网上完成,没有地域限制。
阿里巴巴贷款主要面向阿里巴巴会员企业,以满足会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流动资金需求,分为“循环贷”和“固定贷”两种。“循环贷”指以获贷额度作为备用金,不取用时不收利息,可随借随还。固定贷指获贷额度在获贷后一次性发放。
2013年5月,阿里小贷金融服务集团创新金融事业群发布的《2013年二季度电商微企融资报告》报告显示其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已经超过25万家。一季度阿里小贷新增获贷企业超过2.5万家;单季完成贷款笔数超过110万笔,同比上年一季度的69万笔增幅超过50%;新增的120亿元贷款,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000亿元,平均单笔贷款约11000元,不良贷款率仅为0.87%。阿里小贷最大的特点是“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其客户2012年的实际融资成本为6.7%,接近央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其原因在于“小微企业需要钱时可以顺畅拿到钱,不用钱时可随时还回来,没有无意义占用资金”。阿里金融依托其令人生畏的庞大客户数据资源,将自身网络内的客户交易数据(如客户评价度数据、货运数据、口碑评价等)进行量化处理,同时引入外部数据(如海关数据、税务、电力等加以匹配),形成一套独特的风控标准。阿里将这套标准也用于被银行忽视的小微企业,向其提供极具性价比的短期贷款产品,一方面打造出更加完整的阿里平台生态链,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其运用所谓“互联网精神、思维”和技术服务小微企业的追求。
2. 余额理财冲击传统金融壁垒
阿里巴巴于2013年6月17日正式上线的“余额宝”则是投向消费市场的一颗重磅炸弹。阿里小贷的贷款主要面向阿里系平台(包括淘宝、天猫和阿里巴巴等)的商家、店主发放,与消费者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其反响主要局限在企业层面,而“余额宝”无疑向传统金融业务的领地插入了一把尖刀,激起了滔天风波。“余额宝”不仅为淘宝及天猫买家提供了一条便捷的理财渠道,更重要的是,它依靠独特的“互联网思维”,为买家提供了创新性的消费体验。
“余额宝”是支付宝打造的余额增值服务,其实质是将基金公司的基金直销系统内置到支付宝网站中,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实际上是进行货币基金的购买。“余额宝”的特点有以下三点。
(1) 操作简便。用户只需把资金由支付宝转入“余额宝”便视为购买了基金(当然需要基金公司的确认),只需把资金从“余额宝”中划出或消费即完成赎回。
(2) 门槛低。最低一元即可购买,用户即使只有少量的零花钱也可享受到资金增值和理财的快乐。(www.xing528.com)
(3) 收益稳定。入门级理财用户的风险厌恶度高,货币基金的风险低,收益一般高于活期存款,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无论是基金的购买、赎回还是收益的查看,都能为用户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降低了基金理财的心理负担和认知门槛。
如果把“余额宝”的各个环节拆开,逐一审查每个环节,似乎并无显著的创新之处。但是把这些环节顺畅地连接起来,合成一个整体,“余额宝”便展现出鲜明的特点,可视为网络金融的一项重大创新。“余额宝”启动了平民理财市场,完成了一次投资者启蒙教育;“余额宝”开创了碎片化理财,这里的碎片化既表现在金额上也表现在时间上,用户可随时对基金进行购买或赎回,几分钟的时间就足以完成一次操作。这种创新体现出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如用户体验优先、免费策略和长尾效应等,与具体的行业并无直接联系,却是网络陆续冲击和颠覆制造业、商业、娱乐业、教育业等传统行业的一贯思维模式,这次终于向金融业发起了进攻。反观传统金融行业握有大量的资源,却缺乏类似的思维,使得网络企业捷足先登,抢夺先机。传统金融业在此冲击下,纷纷奋起反击,也争先恐后地推出各种“宝宝”们,这个金融领域的水都被支付宝给搅浑了,这种局面的出现,可能是所有人都没有意料到的,而传统金融业甚至国家金融政策也将在不远的将来进行重大改革,这才是支付宝为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贡献。
3. 基金直销超市开张
在“余额宝”推出之前,支付宝的理财首页就挂出了29家合作基金公司的链接(后来增加至30家)。2013年7月份的最后的一周,10多家基金公司的电子商务人士在杭州就如何进驻淘宝开旗舰店、如何营销等内容接受为期4天的培训。8月6日,阿里证实支付宝已与37家基金公司达成合作协议。2013年10月31日,淘宝网获得证监会颁发的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2013年11月1目,淘宝基金网店开启购买通道,当天一共有17家基金公司店铺上线,店铺里提供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为用户提供开户、下单、支付、管理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据报道,考虑到风险因素,淘宝理财平台对投资者购买权益类基金(包括股票型、复合型、QDII、指数型)作了购买金额上的限定,单只权益类基金的购买金额不超过2000元,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则没有这一购买限制。
4. 阿里信用支付胎死腹中
2013年3月,阿里金融高调宣布即将推出信用支付的消息。支付宝将淘宝与天猫推出阿里信用支付,为消费者提供最高5000元的消费额专项贷款。这意味着用户在淘宝/天猫购物时不用捆绑信用卡或储蓄卡,直接就可“透支”消费,还可以享受长达38天的免息期。这一业务神似信用卡,但又不用卡片,被称为“虚拟信用卡”,仅限无线端使用。
阿里宣称信用支付首先向包括上海、浙江、湖南等多地的客户险点开放,2013年9月16日,民生银行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布了八项合作协议,包括资金清算与结算、信用卡业务、信用支付业务、理财业务合作、直销银行业务、信用凭证业务、网络网终端金融和IT科技。尽管阿里金融在宣传上主要把信用支付作为撬动移动支付的工具,突出其在移动支付体验方面的优势,淡化“虚拟信用卡”的色彩,然而“信用支付”的“信用”二字说明阿里金融已经日益挺入金融业的核心。从银行合作贷款到阿里小贷,从“余额宝”到基金超市,阿里金融紧紧围绕大数据和用户体验,走出了一条创新性的技术金融路线。这条路线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主要面对银行不愿触碰、无力顾及的人群和领域,利用自身在数据积累和处理方面的优势,尽力降低服务成本,尽量为平台内的商家提供高性价比的金融服务。
然而,阿里金融的此次进军,尚未出发即被喊停。2014年3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里,以“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为维护支付体系稳定、保障客户合法权益,总行有关部门将对该类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进行总体评估”而暂停了虚拟信用卡的试点。阿里金融已经触及传统金融业的核心利益,传统金融业必将奋起反击,阿里金融的扩张之路,显然不会风平浪静。未来是否还将开闸,也许还存在希望。但是,政策层面上反映的信息表明了监管当局在此问题上已经出现了从紧的迹象。
(三)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2012年11月,国内第二大电子商务平台京东商城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线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双方将向京东的合作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京东的金融服务包括B2B和B2C两部分,其中B2B部分供应商提供融资和投资服务。融资服务包括:订单融资、入库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委托贷款融资;投资服务包括:协同投资信托计划、资产包转移计划等。在融资服务中,京东商城扮演供应商与银行之间的授信角色,而资金的发放完全由银行来完成。
京东启动供应链金融服务,既解决了各厂商因为账期而导致的资金流转问题,而京东也可以从供应链金融服务赚取利息,在缓解自身资金压力的同时获得收益,并且有助于提升京东的营业收入和更紧密地捆绑供应商,提供全方位服务。
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不同于阿里小贷,采取与银行合作的模式。在该模式中电商企业可做到全方位24小时掌握其上下游企业的信用状况、物流状况、发货记录,以及相应的企业信息,可以由此建立自己独立的信用评级机制为企业评级。银行拥有资金,却缺乏这些小微企业数据,电商与银行由此构成互补关系。显然,电银合作将改变银行传统的单点客户开发方式,经由电商推荐,批量导入新客户,既降低了客户开发成本,亦可有效控制风险。同时银行应逐步减少抵押、质押方式等贷款模式,依靠应收、应付信息和电商数据快速发放贷款,提高资金投放效率。电-银合作产生的新型供应链金融更注量对信息的整合与分析,在成本和效率上均优于单由银行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加之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带来的资金需求极有可能导致电银合作新型供应链金融的大爆发。
除了京东和阿里巴巴,各主要电子商务网站均不同程度地涉足供应链金融。外贸B2B服务平台敦煌网同样与银行合作,出具相关企业的经营信息,供银行参照。在放贷条件、审批速度、放贷比例等方面,敦煌网也与银行进行协商。与此同时,敦煌网还在与银行探索某种额度之外,不需要银行审核直接放贷的方式。
(四) 电商银行开启梦时代
2013年5月29日,苏宁云商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第二大股东苏宁电器集团共同出资1.2亿元人民币发起成立“苏宁保险销售有限公司”(拟用名)。其中,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9000万元,苏宁电器集团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为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险费、代理相关保险业务的损失勘查和理赔,以及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在此之前,苏宁易购保险上线运营一年有余,为苏宁正式进军保险领域积累了相应经验。苏宁拥有20余年零售经验,在其店面中引入保险产品和服务后可进一步发挥其O2O的融合优势,上中下游商业链条上有着成千上万的供应商、合作伙伴,理解较为深入,届时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保险服务和管理平台。
苏宁已经开始申请成立银行,谋划全面进入金融领域。未来的苏宁银行业务相比其他银行可能会有着明显的特色,家电类企业客户可能是其重要的客户来源,利用现有的渠道,苏宁银行可以把供应商的结算、客户的消费、苏宁易购的线上结算业务转移到自己的支付系统上来。但是,阿里巴巴宁愿处在银行的边缘也不想踏入这个圈子而被束缚,因为不愿意被政策监管,而苏宁设立银行的想法特立独行。
[1] 张进,姚志国.网络金融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