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现境原为慈溪、余姚、镇海三县滨海之地,倭患首当其冲,居民受害最深。据《明史·日本传》载:“时两浙皆被倭,而慈溪焚杀独惨,余姚次之。”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汪直勾诸倭大举入寇,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其一股自胜山港登岸,横掠上林、梅川、云柯、孝义,直入泗门堡。四月,陷临山卫,参将俞大猷提兵击走之。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三月,倭首萧显率众自海盐败走浙东,官兵乘之,逐于三江,挫于龙山,围于定海(今镇海)。都指挥刘恩至、参将卢镗、把总张四维等分道夹攻,斩显于慈溪境内,倭遂灭。十月,倭犯观海卫。省祭官杜槐大呼:“卫破,将无县矣!”乡勇闻声俱集,直前斫寇,倭惧而走,卫得以全。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四月,倭掠鸣鹤镇。慈溪知县曹本率众抵御。兵溃,义士魏镜急负曹本越杜湖岭南走。倭追及,镜返身冲杀,斩敌10余人,镜亦力竭死。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倭寇三千人余自胜山港登岸,掠上林、梅川,所过之处鸡犬无存。五月廿四日攻三山所城,把总刘朝恩、指挥戚毅等率军民力战,倭始退。(www.xing528.com)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四月,倭三千余人攻观海卫、龙山所。不逞,乃于十一日越长溪岭,犯慈溪。时慈溪无城,知县柳东伯不知所御,负印亡走。倭如入无人之境,竟于旬月间四度洗劫,杀掠无算。倭别股于四月十二日攻慈北沈师桥。沈氏合族奋起抗击,双方各死数百人,倭不敢留。五月,倭合兵复攻龙山所,为官兵所破,遂自古窑浦出。卢镗、俞大猷、张四维等率军追击,歼其数百于渔山洋外。
是年八、九月间,倭一股踞邱王。巡抚阮鹗及卢镗、戚继光等大军合围,数战于雁门岭、龙山所间,终乃歼灭之。其时乡民助官兵击倭者颇多。有生员倪泰员者,募家兵数百,配合官兵击倭于龙山,三战三捷。后乘胜直入倭巢,终因兵疲势孤,与家兵四十二人俱死。是为乡民同仇敌忾,奋勇投入抗倭斗争之一例。
根据以上材料可知,现慈溪境内倭患事件大多发生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至三十五年(1556年)之间。倭寇来犯时间集中,骚扰频繁。进犯规模较大,来势汹汹。“连舰数百,蔽海而至”,可以想象当时海上倭寇之多,黑压压的不计其数。倭寇的武器装备也比较精良,并以船舰作为逃窜后退之路,实在是处心积虑。官民则团结抗倭,地方官员率众抵御,官兵英勇追击,义士乡勇挺身而出,共同退敌杀敌。然而因被动应战,加上许多百姓手无寸铁,双方死伤俱多,但沈师桥官民抗倭的群体形象已深深地植根于后人的心中,成为一块不可磨灭的丰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