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五年(1855年),中华圣公会(英属)派遣女教士马利到观海卫租房传道,基督教始传入慈溪。马利通过一种叫“金鸡纳霜”(当时叫耶稣会树皮,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由树皮研磨成药,慈溪人称麻杂药)的西药为人治疗疟疾,吸收了许多教徒。咸丰七年(1857年)由教会补贴和信徒赞助,在观海卫南门外兴建了慈溪第一座教堂,定名“圣约翰堂”。同治四年(1865年),南门外韩姓族长发起扩建教堂,由大浦乡黄真祺出资五千银圆,划出教堂西首五间房子作为校舍开办圣约翰学堂(东首两间为教员宿舍楼),校长由宁波三一书院(神道院)的沈思德牧师担任。后因学堂需要活动场地和操场,经与韩姓族长协商,于是将学堂后面的土地捐赠给学堂,同时学堂每年给韩姓子弟五个免费入学名额。
此前,观海卫还没有一所严格意义上的学堂,所谓“家有读书郎”,只不过是有钱人家请老先生教些许古文而已。圣约翰学堂的开办实现了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变革。收费较低,而且备有风琴、地图等教具,开设有体操等新课程,实行上下课等制度,使当地教育面目为之一新。当然就其办学目的而言,起初是为了方便教徒子弟识字听道,故内容以唱《赞美诗》、读《圣经》为主,早上做祷告,每星期做“小人礼拜”。学生由最初的十余人到数十人,逐渐发展为三个班级。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颁布“癸卯学制”,教育内容以清廷颁布的办学纲要为主,同时吸收了西洋学校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唱《赞美诗》和读《圣经》改为只在周会和星期天进行,做祷告和“小人礼拜”也随学生或家长自愿。入学的儿童也并非完全是教徒子弟,多数是南门外、义桥和镇内一带的农商子弟,而且都要收书学费,连教徒子弟也不例外,只对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酌情减免。
由于圣约翰学堂在当时深受人们欢迎,故教会又在掌起、鸣鹤等地办起了类似的学堂(掌起桥恩泽、鸣鹤场圣保罗),自然这些学堂所用的教材及教法都和圣约翰学堂相类似,可见圣约翰学堂的影响之广。
1916年,圣约翰学堂开设国文、算术、音乐、体操等课程,已有教师4名。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林汉达(1900—1972)曾在该学堂任教。(www.xing528.com)
1923年实施“壬戌学制”,修学年限定为6年,初、高等小学堂分别称为“初级小学”和“完全小学”。当时的圣约翰学堂已发展成为一所完整的初级小学。到1930年,该学堂共有学生100余人,设有3个复式班,聘请专职教师任教。次年由在鸣鹤圣保罗小学任教的王纪良任校长。1941年由神学博士叶祖耀任校长,经慈溪县文教科批准,曾改名为观城镇第二国民小学。叶祖耀(1923—1980),观海卫东门天后宫弄人,毕业于著名的上海圣约翰大学,获文学、神学双学士学位。抗战期间曾担任美国在华陈纳德的“飞虎队”翻译官,后回观海卫圣约翰堂任牧师,并在观海卫开设妇产医院。1949年叶祖耀远赴美国,经其岳父应吟汉医师提议,改校名为“新民小学”,含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意。
1951年,该校由慈溪县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福山乡第四、五村校”,由王振苗任校长,并将原私立开明女校并入,设3个复式班,学生达150人,后又复“新民小学”校名。“文化大革命”期间,圣约翰学堂被拆毁。后慈溪县教育局拨款在原址建校,定名为观城镇第四小学,校长刘诗君,有6个班级,350余名学生。
1984年慈溪县人民政府为落实国家宗教政策,校舍全部移交基督教会,恢复了圣约翰堂,并在1987年重建了一所383平方米的新教堂,连附属房屋共计937平方米。同时,经县、镇两级共同集资,在南门村东首华仁桥畔新建二层楼房一幢,于1987年10月竣工,是为观城镇第四小学新校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