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湖,古称杜若湖,为慈溪第一大湖。杜湖三面环山,其东南是五磊山,西面是栲栳山,北依辽阔的三北平原。一条大坝令湖面错落有致,外杜湖澄清湛蓝,粗犷雄浑;里杜湖青山夹峙,岚影波光。定水寺就位于里杜湖尽头的观海卫镇鸣鹤解家自然村村北,这里翠竹成林,溪水潺潺。
解家村系初唐名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虞世南的故里。现在这里立着两块石碑,一块是原慈溪县人民政府1986年公布的慈溪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虞世南故里”碑,另一块是宁波市天行书友会等为纪念这位大书法家诞辰1740周年而立的“唐虞秘监故里”碑。故里东临里杜湖,西依青龙山,北邻白虎山,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西边约350米处是南宋越国公袁韶的墓。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观海卫虞氏世家,为当地大族,自三国至唐代,兴盛五百余年。虞世南的祖父虞检在梁代曾任始兴王萧憺的咨议,父亲虞荔任职陈朝太子中庶子,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社会名人。虞世南出生时,正是陈霸先代梁立陈的第二年,其一生跨越了三个时代。唐贞观年间,虞世南为官长安,颇受重用。他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法家,名望极大。唐太宗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是“当代名臣,人伦准的”。逝后诏陪葬昭陵,子孙皆迁居长安,其老家的故宅遂改为寺院,定名“清泉寺”,这便是定水寺的前身。
南宋宝庆《四明志》有载:“定水寺,县西北五十里,近鸣鹤山。唐乾元二年(759年)建,名‘清泉’,世以为虞世南故宅。皇朝改今额,绍兴七年(1137年)更为禅剎。”寺中原藏有虞世南遗像、唐人誊写的《大藏经》及颜真卿提笔的碑石等物。岁久寺坏,南宋嘉熙初年由袁韶出资修缮,并改清泉寺为“定水教忠报德禅寺”。
说起袁韶改额,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据传,寺前有二井,井泉潆洄泛滥,袁韶的夫人看到后以金钗投入泉中,井泉一下子波平涌止,于是将井定名为定水井,并改寺名为“定水寺”。从此,双峰山下的虞氏旧寺成了袁氏的功德院,袁韶也在定水寺附近修筑生圹。据解家村的老人回忆,在20世纪50年代因筑里杜湖大坝被拆毁之前,依山而建的袁韶墓十分气派,有几重拜台,还有明堂、石亭、牌轩等建筑,神道自西向东长约一里许,沿途有华表、石虎、石羊、石马和文武石翁仲各一对,彰显着墓主的尊贵身份。难怪元代甬上大学者袁桷小时候随父拜谒曾祖墓时,曾写下“流年翁仲守”的诗句,表露出他作为王公贵裔的自豪之情。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春,来复禅师主持重建定水寺,时贤朝贵、逸士高人皆来此聚会,寺院称盛一时。明嘉靖年间(1522—1566)曾遭倭焚,原寺内的虞世南遗像、颜真卿所书碑石和《大藏经》等历史文物也均在这一时期消失。清嘉庆年间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再度被毁,近年重建。(www.xing528.com)
其实,定水寺也因井泉而闻名,从古至今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就在此留下过优美的诗篇。关于定水寺,宝庆《四明志》有这样一段记载:“寺有泉,甘寒宜煎煮,暑月汲之久停不腐。有大藏经殿,唐京兆韩杍材记。常住田九百七十亩、山六百三十九亩。庐陵僧德璘尝住寺,以蒸木犀香送诚斋杨文节公。公遗之五诗。”说的就是德璘禅师与杨万里的故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文节是其谥号,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当年德璘禅师送其桂花,杨万里即吟诗五首回赠。这些诗均收录在宝庆《四明志》中。对此,《琵琶记》作者高则诚在《天香室铭》中写道:“定水寺在慈溪之鸣鹤山,宋庐陵德璘禅师居此寺。时有古桂二章,至秋,花最蕃。禅师尝蒸花为香,以遗杨文节公。公答五诗,至今林下传诵为美谈。今此桂尚蔚然秀盛。至正十七年,见心禅师来主斯寺,念前辈之流风雅韵宛然犹在,辟室而名之‘天香’,取文节诗语也。”
定水寺不但是一座千年古刹和历史名人故里,还是抗日堡垒。据当地老人讲述,抗战时期,定水寺和五磊寺、金仙寺一样,都是浙东三五支队经常落脚休息、开会战斗的地方。山脚下杜湖边的宓家埭还有中共浙东区党委成立旧址,这些都见证了当年中国共产党员奋勇抗日的英雄事迹。
这里也曾是连接中日文化的纽带。元末明初,见心来复禅师为该寺住持,当时,日本僧人以亨得谦来华求法,慕名在定水寺拜见心来复为师修禅,长达十年之久。以亨得谦学成回国后活跃于日本九州一带,为了拯救贫苦大众,在室町时代应永年间(1394—1427)开创了万岁寺,施福一方,影响了整个日本。1995年9月,时任日本万岁寺住持的石桥亨见不远万里,随同日本文物保护研究访华团来慈溪市鸣鹤镇寻访祖庭。在定水寺遗址上看见墙角废墟、残砖断瓦,石桥亨见感慨万千,拈香含泪祷告祖师,然后从遗址上捧起一把泥土藏入怀中,怅然离去。
如今,站在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前,只见香烟缭绕,钟声浑厚,回荡于殿堂上空。如今,天香室这样的遗存早已湮没,但古井尚在,泉清依旧。而那两棵古桂已无处可觅,好在杨万里答谢的五首诗还在,字里行间溢出浓浓的桂香,令人感悟到“天香来月窟”的美好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