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搜集的工作完成之后,就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在着手分析前,常常需要认真地将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和整理。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调查等方式收集的资料往往数量很多,种类庞杂,不可能马上就着手做信息分析,因此,需要有一个将资料分类、简化、归档的过程。广义地讲,信息整理是指在信息分析之前所做的所有准备工作,既包括对定性资料的分类简化,也包括对定量资料的汇总和分组。通常将信息整理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资料审核、归类分组、填整理表和归纳汇总。
1)资料审核
资料审核是信息整理工作最先着手要做的。一项分析研究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资料的质量,而资料的审核和整理是确保资料准确、完整、可靠的重要工作。
对原始资料的审核,一般要遵循三个要求,即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准确性也就是真实性,它是资料分析结果能否符合实际情况的前提条件。准确性要求,就是要对资料进行逻辑检验,依据专业知识和从资料的相互关系中检查资料是否合乎逻辑、有无自相矛盾。可计算检查,计算各横行、纵列的合计是否有误。对于错误和漏项的数据,应及时补正。数据如无法改正或补填,则应作废。
完整性即资料全面、齐全。进行完整性检查主要是检查被调查单位或个人有无遗漏,调查项目是否空缺,如果资料残缺不全就会降低研究的价值。如在社会调查的问卷中50%以上的题目没有回答,就可判该问卷为废卷,不转到下一步骤进行整理和分析。
可靠性是指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对同一调查对象进行两次相同的调查,用来调查资料的一致性。(www.xing528.com)
对原始资料审核时,如果发现有错误、遗漏或不可靠的地方,就应立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适当的处理方法,以避免将错误遗留到后面的研究过程之中。对原始资料的审核,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在调查当中进行,即边调查边审核,这样便于及时发现错误和修正问题。
2)归类分组
归类分组就是根据研究目的,将经过审核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或组,将性质相同的资料归纳在一起,使其条理化和系统化。通过归类分组,初步显现研究对象的特征,可以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3)填整理表
填整理表是依据研究设计中整理与分析计划的要求进行分组与汇总,一般是采用手工归纳和计算机辅助绘制表格相结合的方法。传统手工归纳方法可分为划计法和分卡法。划计法是将调查表中同类资料逐个计入整理表中。分卡法是将原始调查卡片按分组项目分别归组,或者将记录表的每个观察单位记录到一种记录卡片上再行归组,然后清点每组卡片数,填入整理表。现在计算机可以代替手工归纳工作,将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就可完成归总及整理工作。
4)归纳汇总
归纳汇总就是将前期所整理的资料数据利用统计方法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计算统计指标和进行统计分析。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在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及统计资料等可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储存、绘制统计图、计算统计指标及进行统计分析、解决复杂运算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