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点翠技艺:历史的传承和延续

点翠技艺:历史的传承和延续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州是昆曲的主要发源地,也是戏曲演出“行头”的重要制作基地,为昆曲、京剧及其他各类地方戏曲配套制作服饰道具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从一个方面印证了当时苏州金银、点翠业者众多的史实。民间有身份地位的女子也将点翠作为节庆或婚礼首饰。《红楼梦》第十八回有贾府为迎接元妃省亲筹备家府戏班,特意赴苏州置办“行头”的描述,可见清朝时期苏州点翠头饰受欢迎的程度。当时翠羽的价格甚至已超过同等重量的白银。

点翠技艺:历史的传承和延续

点翠作为女子头饰的重要装饰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封建朝代中,元明以来,点翠头饰不仅用于皇宫贵妇的穿戴,也成为民间女子追求的心仪之物,同时在传统戏曲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成为演出的必备“行头”,并随着戏曲角色由简而繁以及个性形象的日益丰满,制作工艺渐趋丰富完善,为装扮角色、突出个性形象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戏曲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代,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中唐以后开始形成,至元代渐趋成熟。元代的杂剧在民间戏曲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以北曲四大套数创造出综合型的舞台艺术,在故事情节叙述、人物性格刻画、曲词唱腔等方面日益完善,从王实甫的《西厢记》到关汉卿的《窦娥冤》、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等,主题思想鲜明,人物刻画生动。这些戏剧中的女性装扮都离不开头面,更离不开点翠头饰。元末明初,南戏开始兴盛,至明代中叶,以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代表的戏曲更放射出艺术的光辉。

苏州是昆曲的主要发源地,也是戏曲演出“行头”的重要制作基地,为昆曲、京剧及其他各类地方戏曲配套制作服饰道具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南宋时,苏、杭两地成为南北戏曲交流的主要地区,南戏中的永嘉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以及北戏中的冀州调、中州调等都先后在此汇合。其中,昆山腔曲词最为丰富,唱腔优美动听,因糅合了南北戏曲精华而受到青睐。演戏需要“行头”,而苏州的丝绸、刺绣和镶嵌、金银加工等传统手工艺早已驰誉全国,具备了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由此苏州的戏曲服饰和戏曲头面包括点翠工艺也应运而生,并随着戏曲的兴旺而不断发展。明代袁宏道《迎春歌》中称:“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捶大鼓。金蟒缠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说明当时苏州的戏衣道具制作业已颇具规模。

苏州的手工艺在宋代就已十分精湛了,据《宋史》记载,宋徽宗于崇宁元年派宦官在苏州设立造作局,主要职责有:“造作器用,诸牙角、犀玉、金银、竹藤、装画、糊抹、雕刻、织绣之工。”[8]明中叶以后,江南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手工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镶嵌、钿金等金银加工工艺已十分发达,女子头饰的品种之多、款式之美已远超前朝,在社会生活方面也成为流行时尚的引导者。明《松窗梦语》卷四有如此评价:“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观赴焉。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也;吴制器而美,以为非是弗珍也。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是吴俗之侈者愈侈。”[9]明王士性曾记述道:“姑苏人聪慧好古,亦善仿古法为之,书画临摹,鼎彝之冶淬,能令真赝不辨。又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其赏识品第本精,故物莫能违。又如斋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即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尤之。”[10]其时,苏州民间已形成了金银业聚集的“金银巷”,名家高手人才辈出。明代文学家张岱(1597—1679年)在《陶庵梦忆》中谈道:“吴中绝技,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嵌镶,赵良璧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银,马勋、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11]民间从事金银业的人数之多也是盛况空前。据历史记载,明万历年间,苏州市民曾因不满役税之重爆发了“织佣之变”。事后,南京工科给事中徐宪卿呈皇帝的上疏中叙述道:“独苏郡之民游手游食者多,即有业,不过辇玉、点翠、织造、机绣等役……”这从一个方面印证了当时苏州金银、点翠业者众多的史实。

清代初期,苏州成为宫廷设立的三大织造府之一,宫廷演戏的行头大都由苏州织造承担,其中就有珠宝点翠头花制作。其时,苏州的金银业达到鼎盛,全市拥有几十家金银铺。清纳兰常安在《受宜堂宦游笔记》曾有如此描述:“苏州专诸巷,琢玉、雕金,镂木、刻竹与夫髹漆、装璜、像生、针绣,咸类聚而列肆焉。其曰鬼工者,以显微镜烛之,方施刀错;其曰水盘者,以沙水涤滤,泯其痕迹。凡金银、琉璃,绮、铭、绣之属,无不极其精巧。概之曰‘苏作’。广东匠役,亦以巧弛名,是有‘广东匠,苏州样’之谚。”[12]当时苏州富豪、商贾云集,他们对金银首饰的追求促进了金银首饰技艺向精细化方向发展,金银首饰成为官宦富豪家族女性的首选。到了嘉庆年间,从宫廷到民间无不以拥有点翠饰品为荣。清嘉庆年间宫廷内升平署所编《穿戴提纲》记录的当时昆曲折子戏人物穿戴及头面已达300多例,其中大部分都由苏州制作。民间有身份地位的女子也将点翠作为节庆或婚礼首饰。《红楼梦》第十八回有贾府为迎接元妃省亲筹备家府戏班,特意赴苏州置办“行头”的描述,可见清朝时期苏州点翠头饰受欢迎的程度。

今日专诸巷

昔日专诸巷

至清代晚期,苏州戏衣与头面制作业更是鼎盛,其时观前街、护龙街(今人民路)、东中市、西中市及吴趋坊一带,集聚了六七十家“行头”“盔头”作坊,从昆曲到京剧,再到其他各个地方戏曲,苏州的戏衣服饰、头面和戏具几乎供应了遍及全国的戏班子。经查阅史料及访问几代戏衣老艺人,清咸丰年间苏州开设的戏衣及头面的店铺有:江恒隆、老恒隆、尚太昌、陈松泰、万顺泰等户;清光绪、宣统年间开设的戏衣及头面铺有:郑恒隆、杨恒隆、唐云昌、范聚源、范源泰、乾泰、鸿昌、仪泰、钱仪泰、锦昌、天和、新昌、荣泰、万泰、李万昌、顾永昌等;民国以后陆续开设的有:仁昌、同义昌、义盛恒泰、恒泰、恒隆、李鸿昌、利伦、余隆、义和、顾永记等。

镶钻头饰

串珠头饰

烤蓝头饰

清末民初,由于点翠饰品社会需求量增大,翠鸟遭到大量捕杀,翠羽日渐稀缺。其时,国内的翠鸟数量已经严重不足,需要从东南亚高价收购。当时翠羽的价格甚至已超过同等重量的白银。从社会风气来说,由于西风东渐,国外饰品生产中的镶钻、串珠、烤蓝等新工艺开始引进,由这些工艺制作的饰品与点翠饰品相比,款式更新颖,价格也有优势,于是女性头饰大多被钻石珍珠等舶来饰件替代,传统点翠饰品式微,离人们生活渐行渐远,甚至完全退出社会生活。此时,唯有戏曲头饰仍然维系着千古流传的点翠工艺,不过制作数量已远不及昔日。

民国以来,苏州剧装戏具业在全国戏曲服饰制作业中具有较大影响。20世纪初,苏州有戏衣作坊派员去北京开设分号,20世纪20年代,又有作坊在上海开设了分号,一方面在拓展业务的过程中起到了融合各剧种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与元素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将自身的技艺带到了各地。20世纪30年代,在戏曲个性化流派形成和戏剧服饰改良的过程中,苏州的戏衣、头面制作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中国京剧界最负盛名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的“行头”几乎全部在苏州定制。尽管点翠头面曾是京剧名角的正常配置,尽管“四大名旦”对头面的要求都很高,但是除梅兰芳先生拥有一套完整的点翠头面外,其他名角都难以做到,一般是用烧蓝、点绸等技术仿制成与翠羽相似的颜色。

苏州剧装厂制作的点翠

民国后期,翠蓝色、雪青色的翠鸟羽毛已难觅踪迹,于是烧蓝仿制就替代了点翠工艺。烧蓝又称点蓝、烧银蓝、烧银珐琅,是以银作胎器,敷以珐琅釉料烧制而成。烧蓝工艺是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再拿到炉温约800摄氏度的高炉中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待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色釉,并经反复填釉、反复烧结(一般连续四五次),直至将纹样内填到与掐丝纹相平。其特点是色彩绚丽、明快,具有水彩画般的透明感。烧蓝工艺原为首饰的一种点缀与装饰,由意大利工匠于13世纪末发明,后传入北京,约在清雍正年间逐渐成熟,主要为皇室服务,包括宫廷贵妇的首饰和室内陈设用品,如雍正年间的银烧蓝五福捧寿八方盒,已有宝蓝、浅蓝、浅绿、红、黄、白等色,透明性好,色调疏朗。

日寇侵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战争频仍,民不聊生,戏曲演出陷入低谷,苏州的剧装戏具业一蹶不振,不少店坊歇业、转行,观前街一带的店铺逐渐关闭。1949年以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传统技艺得到恢复与发展,苏州戏衣戏具业由68家个体作坊联合成立了“苏州戏衣生产合作社”,吸收了民国时期的一大批老艺人,逐步发展为苏州剧装戏具厂,生产包括戏衣、服饰、头面、口面、刀枪、道具的众多品类剧装戏具,重现了生机与活力。改革开放以后,传统戏曲陆续恢复演出,苏州的戏衣道具生产也迅速达到高峰。1980年,苏州剧装戏具厂生产的戏衣包括蟒袍、官衣、开敞、褶子、箭靠、甲、坎肩、铠、裤、巾、旗、披、裙、背心等378种,年产量达到36000件,占全国市场的50%;戏帽包括皇帽、刁、盔、巾、冠、压发等,品种达200多种;刀枪类包括刀、枪、棍、钩、镖、剑、铐、锁、枷、带、鞭等,有200多种;戏靴有40多种;髯口有20多种;头面也有50多种。

苏州剧装戏具厂初始时期一直沿袭明清以来的传统工艺,以翠羽制作戏曲头饰,供应了不少专业戏曲院团。20世纪60年代,翠鸟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珍禽,并严禁捕捉,翠羽材料来源基本断绝。1989年发布实施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蓝耳翠鸟、鹳嘴翠鸟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0年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将普通翠鸟也列入其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是将所有种类的翠鸟都列为濒危物种。虽然翠羽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仍被作为一种珍贵装饰材料进行买卖,但由于价高量少,又有法律法规的保护,实际已难以成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缺乏翠羽原料的情况下,点翠已成无米之炊。在自此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点翠一直采用点绸工艺。此种工艺是以彩绸粘贴,即将蓝色绉缎沥好粉,按图案要求切割成各种形状的小块,并用白乳胶粘贴于图案中,再按纹样细节粘贴用纸刻成的龙鳞、眼睛、翅膀等。但由于材料质地、色彩的鲜亮程度与翠羽大相径庭,因此其制成品的舞台效果与翠羽点翠已不能同日而语。

21世纪以来,改制后的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公司既生产传统戏曲戏衣服饰,还制作影视剧服饰、歌舞剧服饰、历代仿古服饰,如《红楼梦》《水浒》《杨家将》《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孔子》,以及《图兰朵》暨2000年中国历代服饰文化美国行等所需的服饰戏具。其中有关传统头面点翠仍旧采用彩绸粘贴。为满足戏曲院团需求,公司技术人员曾多次做过替代材料试验,但始终与翠羽制作的点翠头饰效果相距甚远,久而久之,传统点翠工艺日趋荒疏,奄奄一息。

正蝶簪(www.xing528.com)

运用点绸工艺的头饰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传统文化、传统技艺面临着严峻挑战,剧装戏具技艺人才“老”“少”“低”的状况也日益突出。“老”,即从业人员大多年事已高,全员职工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有些工序已严重青黄不接;“少”,即中年人转行增多,年轻人很少愿意学习传统技艺,致使一些传统技艺出现人才断层,面临失传危险;“低”,即传统工艺制作复杂、要求高、效率低,从业者待遇也低,难以吸收年轻人入行。自2006年苏州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公司被认定为非遗保护单位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公司积极贯彻“政策性扶持与生产性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推进包括传统戏曲头饰点翠技艺在内的各项保护工作。2012年,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公司果断地将生产基地从苏州老城区迁到市郊,在当地招收员工并进行培养。通过以老带新传承技艺,努力培养后继人才,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状况。原来有些工序技术人员配备只是一岗一人,现每道岗位上至少两人,有些技术关键工序达到一老两新共三人。技术队伍中的新员工比例上升到公司员工总数的近60%,并开始涌现出一批技艺骨干的新苗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并将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统工艺的振兴,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公司作为传统戏曲配置戏衣道具的制作基地和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也受到国家文化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2015年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以后,公司承担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统戏曲头饰点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专项课题。两年多来,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公司集中技艺力量开展该项研究工作,通过聘请老艺人建立技艺攻关小组,试验解决掐丝坯底,开发翠羽代用品,研究探索适宜的制作工艺及步骤等,较为圆满地达到了点翠替代材料研究的预期目标,走出了一条恢复和保护传统戏曲头饰点翠技艺的新路,得到了传统戏曲专业院团等使用单位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公司制作的点翠头饰:

苏州昆剧院保存的点翠头面:

【注释】

[1]《后汉书》卷三十,李贤、范晔中华书局,2000年版。

[2]《中华古今注》,[晋]崔豹、[五代]马缟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后汉书》卷三十,李贤、范晔,中华书局,2000年版。

[5]《后汉书》卷三十,李贤、范晔,中华书局,2000年版。

[6]《天工开物》,〔明〕宋应星,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7]《末代皇叔:载涛传》,郑怀义、张建设,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8]《宋史纪事本末》卷II,〔明〕冯琦、陈邦瞻,中华书局,1977年版。

[9]《松窗梦语》卷四,〔明〕张瀚,中华书局,1985年版。

[10]《广志绎》卷二,〔明〕王士性,中华书局,1981年版。

[11]《陶庵梦忆》,〔明〕张岱,中华书局,2008年版。

[12]《受宜堂宦游笔记》,〔清〕纳兰常安,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刻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