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云贵高原是野生茶树的家乡,那么,人工栽培茶树,采茶制茶卖茶,却是从四川一带开始的。春秋战国时,四川的茶叶生产已很普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茶叶生产技术顺长江而逐渐向东南方传播开来。湖南、江西、广东、浙江、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开始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东晋以后,喝茶的人越来越多,种茶制茶的地区越来越大,水土、风俗、口味和技术上的不同,使茶叶的品种越来越丰富。
我们前面已提到,最早神农尝百草时,茶叶是当草一样嚼着生吃的。到春秋战国时,做成菜吃、熬成茶羹吃的都有。为了保存,人们就把新鲜茶叶晒干,吃时再用水将它煮开。后来,为了方便运输,人们又把采来的新鲜茶叶做成饼状,晒干或者烘干。到吃的时候,只要把茶饼捣碎,加水一煮就可以了。这种“茶饼”的青草味很浓,为了去掉这股青草味,在唐朝发明了“蒸青法”,把采来的茶叶蒸一下,然后再捣碎拍成茶饼,再把这些茶饼用绳子穿起来烘干后放在干燥处保存。到了宋朝,人们又用模子把茶饼拍成龙纹和凤纹,称为“龙团凤饼”。制作饼茶工艺繁复,喝饼茶要煮,还需要一整套茶具,对于贵族官僚来说,倒是一种雅兴,但对成天忙碌劳动的农民、手工业工人来说,对许许多多普通的市民来说,实在是又麻烦又费时的事。于是,农民们把一部分茶叶制成茶饼,剩下的就散着来卖,普通百姓们也很欢迎这种便宜又易煮的茶叶。后来,制作的工序进一步简化,蒸青法改成了直接炒制茶叶,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绿茶。它的香味很正,喝起来也十分方便——只要开水一泡就可以喝。在绿茶炒制过程中,由于火候掌握不好或贮藏不好的失误,使茶叶家族增添了黄茶和黑茶。绿茶、黄茶和黑茶,都是根据茶叶的颜色来命名的。
绿茶是最普及的茶叶,绿茶的名品也最多。今天排在榜首的,是杭州西湖的龙井茶。真正的龙井茶,是指产在西湖沿岸的丘陵地带狮峰、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龙井一带的茶叶。龙井茶的极品是“明前茶”,即清明之前采摘炒制的茶叶。初春茶树刚发芽,采其最嫩的顶叶,精心炒制,茶叶细小嫩绿,清香扑鼻,饮后回味有一丝淡淡的甜味。明前茶产量有限,更显珍贵。由于龙井茶供不应求,浙江境内其他各地的茶叶,乃至安徽、福建、江西等地的茶叶,都仿照龙井茶的炒制方法,这些茶叶通称“浙江龙井”。与西湖龙井一样,浙江龙井也以采制时间来区分优劣。明前茶是极品,雨(谷雨)前茶也是上品。其他绿茶品牌,有江苏的碧螺春,安徽的黄山毛峰,江西的庐山云雾茶等。黄茶的名品有湖南的君山银针、浙江温州的黄汤茶等。黑茶主要产于湖南、四川等地,主要运往西南、西北边疆,今天内地很少见。
白茶是从古代的生晒茶发展而来的,福建是白茶的主要产地。白茶的名品有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等。白茶茶叶微卷,有细小的白色绒毛,泡出的茶清而透着淡黄,香而清凉。
红茶是一种发酵茶,是从蒸青茶发展而来的。茶叶发酵后冲泡出来的茶水呈红色。红茶的发源地是福建武夷山,人称武夷茶。1876年,安徽人余干臣把福建红茶的制作方法带到了家乡,试制成功后,开了几家红茶茶庄,生产出又一个名牌产品祁门红茶。云南的滇红、广东的英红,都是红茶名品。红茶煮、泡都可以,福建、广东潮汕一带,将红茶泡成浓郁芳香的“功夫茶”。功夫茶在我国东南沿海和台湾很流行。(www.xing528.com)
乌龙茶,很多人把它视为红茶,因为“功夫茶”也有用乌龙茶泡的。实际上,乌龙茶属于“青茶”,它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叶色上的特征是中间绿,边缘则呈红色,“绿叶红镶边,三分变红七分绿”,主要产在福建、广东和台湾。铁观音和大红袍等,是乌龙茶中的名品。
也许从地域上看,红茶和乌龙茶的饮用者,集中在福建、广东、台湾一带,川湘和长江中下游的江浙地区,人们通常更多地饮绿茶,而广袤的北方,许多人更习惯于饮花茶。花茶是指在制茶过程中加入其他花、草而制成的茶叶,这种茶叶泡出的茶,香气扑鼻,也称“香片”、“香茶”。今天,最流行的花茶是茉莉花茶。茶的清香加上茉莉花的浓香,香气沁人,泡一杯茶,满室芬芳。茉莉花茶最早产于福建,现在,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地也都有生产。
我国西北边疆的人民,习惯于饮用“砖茶”。砖茶其实不是依茶叶的色彩来分的,红茶、绿茶、黑茶、乌龙茶都有“砖茶”。砖茶是指茶叶经过紧压后制成的方形或圆形的茶饼。最早是为了解决马、骆驼等运送茶叶时遇到的问题——茶叶松散而体积庞大,以及容易霉烂。从团饼茶中,人们得到启发,就在蒸茶时,拼命压紧茶叶,缩小它的体积。这种紧压茶最先出现在四川,在西藏、内蒙古、青海等地以及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紧压茶很受欢迎。著名的云南普洱沱茶,就是一种紧压茶。
我们这里介绍的,还只是今天最常见的名茶,历史上,中国茶的名品还有许许多多。在茶的产生、发展中,凝聚着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的血汗、智慧和创造力。当我们品尝着那飘香的茶水时,我们又怎能不为自己的祖国、自己的祖先骄傲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