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塔什干宣言》未涉克什米尔问题 1966年2月25日前恢复1965年状况

《塔什干宣言》未涉克什米尔问题 1966年2月25日前恢复1965年状况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坚决反对在会议中涉及克什米尔问题,阿里·布托甚至未能说服印度外长斯瓦兰·辛格将它列入塔什干会谈的议程。1月10日,阿尤布·汗和夏斯特里代表各自国家签署了《塔什干宣言》。《塔什干宣言》没有涉及克什米尔争端,除了注意到它的存在之外。根据《塔什干宣言》,印巴两国宣布,在不晚于1966年2月25日的时间内,双方在克什米尔将恢复至1965年8月5日之前的状况。

《塔什干宣言》未涉克什米尔问题 1966年2月25日前恢复1965年状况

1962年中印战争之后,印度共产党内部出现了分歧,1964年4月正式分裂。1964年10月31日至11月7日,以党的总书记南布迪里巴德等为首的一派在加尔各答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改党的名称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派,在意识形态方面比较亲近中国共产党。随后,以党的主席丹吉为首的另一派在孟买又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继续沿用原有名称,在意识形态上亲近苏联共产党。此外,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在亚洲的影响大为压缩,印度乃其中最后地区之一,苏联还得依靠它来制衡中国在亚洲的影响。

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中,苏联积极地表示愿意斡旋印巴之间的矛盾,美英对此也乐观其成。阿尔塔夫·高哈说:“次大陆向来是西方的传统势力范围,阿尤布·汗对美英竟将南亚这块地盘留给了苏联感到十分不安。苏联作为调停人进入这个地区无疑将加强印度的地位。他不能确定这些超级大国是否已经达成某些谅解,允许苏联在这地区有更大的回旋余地。鉴于来自中国日趋增长的压力以及美国在越南的艰难处境,他明白美苏的战略和政治利益交汇在一起。苏联和美国都想把印度建成一支用来抗衡他们所认为的中国扩张威胁的强大压力。”[181]

阿尤布·汗决定亲自访问英国和美国,寻求它们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支持巴基斯坦的立场。据阿尔塔夫·高哈记载:“在伦敦时,英国首相哈德罗·威尔逊向阿尤布·汗表示,英美认为中国比苏联更具扩张主义,是南亚地区的最大危险,认定中国企图利用印巴矛盾而浑水摸鱼。美国对巴基斯坦与中国签订边界条约深感不满,认为阿尤布利用1962年的中印冲突,这实际上是请中国来帮助解决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争议。……阿尤布向威尔逊表明,他要去塔什干,只是因为美国和英国丧失了主动。威尔逊鼓励他去塔什干,但劝他对此别抱太大的希望。他解释说,由于苏联在安理会所持有的态度,美国和英国已失去主动。苏联不允许在安理会通过任何决议,使得美国和英国除了允许苏联进入这一地区之外别无选择。既然如此,不如顺水推舟让苏联扮演英美无法取代的维持和平的角色,这是有好处的。”[182]阿尤布·汗提议按照卡奇沼泽协议的方式,由英联邦建立一个克什米尔自决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威尔逊拒绝了他的要求,表示英国不愿与克什米尔问题沾边和表态,并说明美国才是它们之间的最后决策者。

巴基斯坦对美国在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中的表现大失所望,将它同侵略者相提并论。阿尤布·汗访问美国没有实现他的主要目的,即说服美国和英国不要将这一地区的主动权拱手相让给苏联。他曾寄希望于能说服他们,对印度施加一定的压力,为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建立某种机制。他得到客气而又坚定的答复是,美国和其他西方盟国相信,惟独苏联能够阻止西方最害怕的那种以苏联和印度为一方、中国和巴基斯坦为另一方的权力两极化模式。一旦发生这种极化,美国只得站到印度一边,这将扩大冲突范围。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已难以自拔,对于让中国人卷入次大陆事务感到惊惶不已。而且,苏联无论如何也不愿被卷入同中国的冲突。出于这两种考虑,苏联成为斡旋印巴局势最合适的中介人[183]

1966年1月3日,印巴两国在苏联的中亚城市塔什干开始会谈。美国为了支持苏联的斡旋,继续中止对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经济援助,以此迫使它们在塔什干达成一项理性的协议[184]。印度坚决反对在会议中涉及克什米尔问题,阿里·布托甚至未能说服印度外长斯瓦兰·辛格将它列入塔什干会谈的议程。苏联接受了印度的立场,认为克什米尔问题过于复杂,在塔什干不可能建立彻底的解决机制。1月10日,阿尤布·汗和夏斯特里代表各自国家签署了《塔什干宣言》。《塔什干宣言》没有涉及克什米尔争端,除了注意到它的存在之外。实际上,这个问题被建议冻结起来,而去解决其他紧急问题[185]。根据《塔什干宣言》,印巴两国宣布,在不晚于1966年2月25日的时间内,双方在克什米尔将恢复至1965年8月5日之前的状况。

中国媒体批评了宣言,但措辞温和。高哈说:“阿尤布·汗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让中国人相信塔什干会谈并不等于为了使同印度的关系正常化而与苏联拉帮结派;同时,他还得让苏联领导人放心,巴基斯坦充分了解同苏联友好的价值;他也要让美国政府相信,巴基斯坦将不会制造一个让中国威胁印度以致出现整个南亚地区陷入战争的形势。由于东巴实际上要求独立,西巴对塔什干宣言沮丧不已,阿尤布就像坐在政治火山口上。巴基斯坦的国家利益驱使他朝向中国,而超级大国的利益则将他朝相反的方向拉。”[186]

1966年1月12日,阿尤布·汗召开内阁会议。他在会上说,塔什干会谈是苏联出马斡旋印巴争端的第一个例子。苏联人这么做是认识到亚洲和平取决于印巴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中国。不断发展的巴中友谊可能导致苏印联合反华的局面——这是他们竭尽全能所要避免的局面[187]。阿尔塔夫·高哈认为:“巴基斯坦尽管与美国的关系依然相当的亲切,现在变得不言自明的是,与中国的联盟才是其外交的重要基础。为了确保将来与中国有直接的联系通道,1965年战争停火之后,巴基斯坦立刻加快了修筑连接中国新疆的喀喇昆仑公路,这项工程在此前的几年里进展缓慢。对美国人来说,喀喇昆仑公路的竣工是阿尤布·汗对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的最终背叛行径。”[188]

【注释】

[1]冷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冷战指的是,国际社会中国与国之间非武装、非流血形式的对抗、对立和斗争。这种冷战现象实际上在国家产生并且有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后就存在了。只要两国之间发生对抗和对立而不爆发战争就可以称之为冷战。据西方史学家考证,冷战一词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出现了。……狭义的冷战具有特殊的历史内容和含义,它指的是二战结束后不久直到美苏相互对峙和对抗的一种状态或现象。用冷战一词来形容战后美苏对抗关系和对峙状态的第一人则是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他在1947年出版了一本论述战后国际形势和美苏关系的专著,用以特指美苏或东西方之间那种除了战争手段以外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一切对抗行为和对峙状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冷战。(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2][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著,《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刘晓明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第9页。

[3]上引书,第26页。

[4]Banerji,Jogindra Kumar,Ireport on Kashmir,Calcutta:The Republic Publications,1948,p.2.

[5]Ahmad,Bashir,Ph.D.,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1947-1965,Nebraska University,1972,p.5.

[6]Quoted in Kumar,Vijay,Anglo-American Plot against Kashmir,Bombay: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54,p.138.

[7]Appadoral,A.,Select Documents on India's Foreign Policy and Relations,1927-72(Vol.1),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pp.3-4.

[8]Jayarama,P.S.,India's National Security and Foreign Policy,New Delhi:ABC Pub.House,1987,pp.12-15.

[9][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著,《艾森豪威尔回忆录》(三),樊迪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14页。

[10]Appadoral,A.,Select Documents on India's Foreign Policy and Relations,1927-72(Vol.1),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pp.6-7.

[11]转引自纳塔拉詹著,《美国阴影笼罩印度》,姚华译,世界出版社,1954年,第144页。

[12]United Nations Representatives,Reports on Kashmir,Karachi:Government of Pakistan Press,1958,p.11.

[13]Kumar,Vijay,Anglo-American Plot against Kashmir,Bombay: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54,p.119.

[14]Lamb,Alastair,Kashmir: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Hertingforbury:Roxford Books,1991,p.171.

[15]转引自王琛,“美国与克什米尔问题(1947-1953)”,《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第33页。

[16]王琛,《美国与克什米尔问题(1947-1953)》,《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第33页。

[17]Lamb,Alastair,Kashmir: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Hertingforbury:Roxford Books,1991,p.172.

[18]Kumar,Vijay,Anglo-American Plot against Kashmir,Bombay: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54,p.142.

[19]Ibid.,pp.136-137.

[20]Lakhanpal,P.L.,Essential Documents and Notes on Kashmir Dispute,Delhi:International Bokks,1965,p.229.

[21]Jain,Rajendra Kumar,Soviet South Asian relations,1947-1978(Vol.1),Oxford:Martin Robertson,1979,p.6.

[22][印]纳塔拉詹著,《美国阴影笼罩印度》,姚华译,世界出版社,1954年,第197页。

[23]Kumar,Vijay,Anglo-American Plot against Kashmir,Bombay: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54,p.145.

[24]转引自王琛,《美国与克什米尔问题(1947-1953)》,《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第34页。

[25][俄]A.利亚霍夫斯基著,《阿富汗战争的悲剧》,刘宪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26]Jain,Rajendra Kumar,US-South Asian Relations,1947-1982,Radiant Publishers,1983,p.11.

[27]Quoted in Sarvepalli Gopal,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ume Tow,1947-1956),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p.118.

[28][巴]阿尔塔夫·高哈,《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29]Jain,Rajendra Kumar,Soviet-South Asian Relations,1947-1978,Martin Robertson&Company Ltd.,1979,p.5.

[30]Gopal,Sarvepalli,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2),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p.116.

[31]Kumar,Vijay,Anglo-American Plot against Kashmir,Bombay: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54,pp.189-190.

[32]Quoted in Sarvepalli Gopal,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ume Two,1947-1956),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p.115.

[33]Sarvepalli Gopal,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ume Three,1956-1964),London:Jonathan Cope,1984,p.264.

[34]Kumar,Vijay,Anglo-American Plot against Kashmir,Bombay: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54,p.161.

[35]Navlakha,Gautam,“Invoking Union:Kashmir and Official Nationalism of‘Bharat’”,in Sathyamurthy,T.V.,Edi.,Social Change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in India:Structures of Power,Movement of Resistance(Vol.3,Region,religion,caste,Gender and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India),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78.

[36]古蒂译,楼邦彦校,《印度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57年,第5页。

[37]乙部邦(Part B States),印度共和国成立后,印度逐渐把许多大大小小的土邦改土归流,由土邦组建的邦就叫作乙部邦,在英属印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邦叫作甲部邦。

[38]王红生,《二十世纪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历史与社会谈源》,《北大史学》第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8页。

[39]Rizvi,Gowher,South Asia in a Changing International Order,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 India Pvt.Ltd.,1993,p.54.

[40]Gopal,Sarvepalli,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 2,47-56),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p.131.

[41]R.N.Kaul,Sheikh Mohammad Abdullah,A Political Phoenix,New Delhi:Sterling Publishers,1985,p.60.

[42]Quoted in Ibid.,p.59.

[43]R.N.Kaul,Sheikh Mohammad Abdullah,A Political Phoenix,New Delhi:Sterling Publishers,1985,p.68.

[44]Kumar,Vijay,Anglo-American Plot against Kashmir,Bombay: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54,p.165.

[45]Quoted in Sarvepalli Gopal,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ume Two,1947-1956),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p.131.

[46]Sarvepalli Gopal,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ume Two,1947-1956),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p.129.

[47]Quoted in R.N.Kaul,Sheikh Mohammad Abdullah,A Political Phoenix,New Delhi:Sterling Publishers,1985,p.70.

[48]Lamb,Alastair,Kashmir: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Hertingforbury:Roxford Books,1991,p.164.

[49]Karan Singh,Autobiography(1931-1967),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160.

[50][巴]阿尔塔夫·高哈,《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80页。

[51]Gowher Rizvi,South Asia in a Changing International Order,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3,p.56.

[52]Ahmad,Bashir,Ph.D.,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1947-1965,Nebraska University,1972,p.202.

[53]Jain,Rajendra Kumar,Soviet-South Asian Relations,1947-1978,Martin Robertson&Company,1979,p.16.

[54]Ahmad,Bashir,Ph.D.,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1947-1965,Nebraska University,1972,p.4.

[55][美]切斯特·鲍尔斯著,《鲍尔斯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51页。

[56][美]詹姆斯·多尔蒂等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邵文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397页。

[57]Lakhanpal,P.L.,Essential Documents and Notes on Kashmir Dispute,Delhi:International Books,1965,p.274.

[58][美]切斯特·鲍尔斯著,《鲍尔斯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53页。

[59]Information Service of India,Kashmir,1947-56:Excerpts from Prime Minister Nehru's Speeches,New Delhi,1956,p.38.

[60]裴默农,《从中巴关系看周恩来争取友好邻邦的远大谋略》,裴坚章主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115-116页。

[61]转引自张忠祥,《尼赫鲁外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58页。

[62]Rizvi,Gowher,South Asia in a Changing International Order,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3,p.60-61.

[63][哈]C.M.阿基姆别科夫著,《阿富汗焦点和中亚安全问题》,杨恕、汪金国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64]普什图人(Pashtuns),居住在阿富汗东南部和巴基斯坦西部的一个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根据1985年的统计,约有2460万人口,其中居住在阿富汗南部和东南部的居民约900万,占阿富汗总人口约53%;居住在巴基斯坦西部的约1400万人,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16%,又称为“帕坦人”(Pathans);还有约10万人居住在伊朗境内。19世纪后半期,大英帝国沙皇俄国在中亚对峙,为了避免直接接触而实行缓冲国政策,阿富汗即为两国之间的缓冲国之一。1893年,英印帝国与阿富汗划定两国之间的边界线,以当时英国政策的执行者杜兰上校得名为“杜兰线”,现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边界线。为防止普什图山地部落人民威胁印度边疆,英印政府通过“杜兰线”将阿富汗东南部普什图族山地部落数百万人民划归自己一边。阿富汗政府不承认杜兰线,从而造成后来长期影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关系的“普什图斯坦争端”。

[65]Ahmad,Bashir,Ph.D.,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1947-1965,Nebraska University,1972,p.158.

[66]张忠祥,《尼赫鲁外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99页。

[67]裴默农,《从中巴关系看周恩来争取友好邻邦的远大谋略》,裴坚章主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113页。

[68]程瑞声,《南亚的热点克什米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第88页。

[69]1955年2月24日,伊拉克和土耳其在巴格达签订《伊拉克和土耳其互助合作公约》(Pact of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Iraq and Turkey),即《巴格达条约》。英国、巴基斯坦和伊朗分别于同年4月5日、9月23日和11月3日签字加入该条约。同年11月21日,巴格达条约组织正式成立。该组织在英、美操纵下,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东南亚条约组织一起形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爆发革命,推翻了亲西方的费萨尔王朝。翌日,伊拉克革命政府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10月17日,巴格达条约组织总部迁往土耳其安卡拉。1959年3月24日,伊拉克正式宣布退出该组织;10月17日,该组织改名为“中央条约组织”。1979年3月,伊朗和巴基斯坦宣布,因该组织不再能起到保护成员国安全的作用,决定退出。接着,土耳其也宣布退出。4月30日,该组织举行会议,与会的英、美、巴、土四国代表决定,该组织于1979年9月28日不复存在。

[70]国际关系研究所编,《中东问题文件汇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第106页。

[71]耿飙,《耿飙回忆录》(1949-199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1-82页。

[72]《危险的决定》,《人民日报》,1955年7月10日第4版。

[73][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34页。

[74]Quoted in Ahmad,Bashir,Ph.D.,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1947-1965,Nebraska University,1972,p.250.

[75]Quoted in Ahmad,Bashir,Ph.D.,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1947-1965,Nebraska University,1972,p.220.

[76][俄]尼塔基·赫鲁晓夫著,《赫鲁晓夫回忆录》,述弢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年,第2572页。

[77]上引书,第2573页。

[78][俄]尼塔基·赫鲁晓夫著,《赫鲁晓夫回忆录》,述弢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年,第2583页。

[79]上引书,第2588页。

[80]《布尔加宁、赫鲁晓夫访问印度、缅甸和阿富汗期间的讲话(1955年11-12月》,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29页。

[81]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苏修关于印度问题的言论·二》,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15页。

[82]Quoted in Ahmad,Bashir,Ph.D.,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1947-1965,Nebraska University,1972,p.225.

[83]利奥·E·罗斯著,《印度的边界:从喜马拉雅到斯里兰卡》,《南亚战略态势》,时事出版社,第93页。

[84]王远大,《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三联书店,1993年,第24页。

[85]《布尔加宁、赫鲁晓夫访问印度、缅甸和阿富汗期间的讲话(1955年11-12月》,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00页。

[86]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编写,《克什米尔》,1956年,第14页。

[87]Nehru,Jawaharlal Nehru's Speeches,Vol.3(1953-1957),Delhi:Publications Division,1958,p.322.

[88]Sarvepalli Gopal,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ume Three,1956-1964),London:Jonathan Cope,1984,p.46.

[89][苏]安·安·葛罗米柯著,《永志不忘:葛罗米柯回忆录》(下),伊吾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136页。

[90]Quoted in Sarvepalli Gopal,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ume Three,1956-1964),London:Jonathan Cope,1984,第44-45页是地图。

[91]Gowher Rizvi,South Asia in a Changing International Order,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 India Pvt.Ltd.,1993,p.63.(www.xing528.com)

[92]耿飙,《耿飙回忆录》(1949-199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6页。

[93]裴默农,《从中巴关系看周恩来争取友好邻邦的远大谋略》,裴坚章主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116页。

[94]Quoted in Ahmad,Bashir,Ph.D.,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1947-1965,Nebraska University,1972,p.253.

[95]Lamb,Alastair,Kashmir: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Hertingforbury:Roxford Books,1991,p.75.

[96]转引自卡·古普塔著,《中印边界秘史》,王宏纬、王至亭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第7页。

[97]“周恩来总理就中印边界问题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1962年11月15日)”,《中印边界问题》,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9页。

[98]Sarbjit Johal,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in Indo-Pakistan Relation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1989,p.92.

[99]《巴基斯坦一些报纸挑拨印中友谊,仍在兜售印巴“共同防御”》,《人民日报》,1959年5月14日。

[100]同上。

[101]张忠祥,《尼赫鲁外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8页。

[102]Quoted in Sarvepalli Gopal,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3,1956-1964),London:Jonathan Cope,1984,p.191.

[103]果阿、达曼和第乌三个地方均在阿拉伯海岸。果阿在印度半岛西部,1510年起葡萄牙占领;达曼在坎贝湾东岸,1539年起葡萄牙占领;第乌在卡提阿瓦半岛南端,1535年为葡萄牙占领。葡萄牙将三地组成葡属印度,以果阿为首府。面积共3,813平方公里。印度收回这些地区之后,把它们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首府潘吉姆。现已分成果阿邦、达曼和第乌中央直辖区。

[104][澳]内维尔·马克斯维尔著,《印度对华战争》,陆仁译,三联书店,1971年,第378页。

[105]张忠祥,《尼赫鲁外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35-236页。

[106][美]斯蒂芬·科亨著,《大象孔雀:解读印度大战略》,刘满贵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68页。

[10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给印度驻华大使馆的照会(1959年12月26日)》,《中印边界问题》,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38页。

[108]《周恩来总理就中印边界问题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1962年11月15日)》,《中印边界问题》,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0页。

[109]Ahmad,Bashir,Ph.D.,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1947-1965,Nebraska University,1972,pp.258-259.

[110][澳]内维尔·马克斯维尔著,《印度对华战争》,陆仁译,三联书店,1971年,第461页。

[111]转引自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325页。

[112]同上,第326页。

[113]《周恩来总理就中印边界问题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1962年11月15日)》,《中印边界问题》,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5页。

[114]Kapur,Harish,India's Foreign Policy,1947-1972:Shadows and Substance,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4,p.88.

[115][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38-139页。

[116][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362页。

[117][美]切斯特·鲍尔斯著,《鲍尔斯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04页。

[118][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62页。

[119]Mushtaqur Rahman,Divided Kashmir:Old Problems,New Opportunities for India/Pakistan/and the Kashmiri people,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6,p.101.

[120][澳]内维尔·马克斯维尔著,《印度对华战争》,陆仁译,三联书店,1971年,第729-730页。

[121]Johal,Sarbjit,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in Indo-Pakistan Relation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1989,p.117.

[122]Gopal,Sarvepalli,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3,1956-1964),London:Jonathan Cope,1984,p.259.

[123]Ibid.,p.256.

[124]Sympson,Patricia Colway,Ph.D.,The Kashmir Dispute in World Politics,ST.John's University,1968,p.132.

[125]Gowher Rizvi,South Asia in a Changing International Order,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3,p.67.

[126]Sarvepalli Gopal,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3,1956-1964),London:Jonathan Cope,1984,p.261.

[127]Narayan,Jayaprakash,Nation Building in India,Lucknow:Apala Publishing,1990,p.156.

[128][印]尼赫鲁著,《印度的发现》,齐文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第712页。

[129]Nehru,Jawaharlal,Nehru and Kashmir,New Delhi:Anmol Pub.,1995,p.352.

[130]Quoted in Sarvepalli Gopal,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ume Tow,1947—1956),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pp.116-117.

[131]Sarvepalli Gopal,Jawaharlal Nehru:A Biography(Vol.3,1956-1964),London:Jonathan Cope,1984,pp.263-264.

[132][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133]Ameena Saiyid,Jinnah:Speeches and Statements(1947-1948),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60.

[134][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33页。

[135]上引书,第40页。

[136]上引书,第163-164页。

[137]Ahmad,Bashir,Ph.D.,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1947-1965,Nebraska University,1972,pp.259-260.

[138]裴默农,《从中巴关系看周恩来争取友好邻邦的远大谋略》,裴坚章主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118页。

[139]中国人大网·文献资料·双边协定(www.npc.gov.cn)。

[140]程瑞声,《南亚的热点克什米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第85页。

[141][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66-167页。

[142]上引书,第186页。

[143]中巴边界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坎巨提的归属。坎巨提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境内,与我国新疆的南部接壤。它面积不大,本是喀喇昆仑山区的一个小土邦,居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我国元朝时,曾派兵占领该地,并把它作为中国的属地。到19世纪末的时候,它与查谟和克什米尔、英印帝国、中国的新疆地方以及满清政府都有宗藩关系。后来,这个土邦的酋长宣布脱离中国,接受巴基斯坦的管辖。这样,坎巨提实际上早已成为巴基斯坦的地方。但是,在民国时期印制的一些地图中,仍把坎巨提作为中国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一块飞地。中巴两国政府通过和平协商,在中巴边界条约签订之前就已经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参见《耿飙回忆录(1949-1992)》,第108页。)

[144]Kaul,R.N.,Sheikh Mohammad Abdullah,political phoenix,New Delhi:Sterling Publishers,1985,p.79.

[145]Kaul,R.N.,Sheikh Mohammad Abdullah,political phoenix,New Delhi:Sterling Publishers,1985,p.80.

[146][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74页。

[147]Kaul,R.N.,Sheikh Mohammad Abdullah,a political phoenix,New Delhi:Sterling Publishers,1985,p.91.

[148][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75页。

[149]程瑞声,《南亚的热点克什米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第90页。

[150]Lamb,Alastair,Kashmir: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Hertingforbury:Roxford Books,1991,p.257.

[151][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204页。

[152][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153]Sympson,Patricia Colway,Ph.D.,The Kashmir Dispute in World Politics,ST.John's University,1968,p.142.

[154]Rajendra Kumar Jain,Soviet-South Asian Relations,1947-1978,Martin Robertson&Company.,1979,p.61.

[155]Nandamudi,Israel.,Ph.D.,Perceptions and Policy Cho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India:A Case Study of Indo-Pakistan War of 1965,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1998,p.124.

[156]Nandamudi,Israel.,Ph.D.,Perceptions and Policy Cho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India:A Case Study of Indo-Pakistan War of 1965,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1998,p.124.

[157]Ibid.,p.125.

[158]Quoted in Ibid.,p.126.

[159][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233页。按:1965年9月28日,阿里·布托在联合国为巴基斯坦的政策进行辩护。布托在内阁会议中的主张在他的辩护词中得到鲜明的体现,他着重强调克什米尔问题对印巴关系的伤害,反复强调解决该问题的时机到了。(具体内容参见Bhutto,Zulfikar Ali,Kashmir:Last chance for the United Nations,Karachi:Government of Pakistan,1965.)

[160][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236页。

[161]Khaled,Amm Saifuddin,Ph.D.,Geopoliticsand regional reality: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Kashmir dispute between India and Pakistan,1947-1954,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1990,p.283.

[162][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243页。

[163]克里尚·巴蒂亚著,《英迪拉·甘地》,上海师大外语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8-189页。

[164]Lamb,Alastair,Kashmir: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Hertingforbury:Roxford Books,1991,pp.269-270.

[165]Quoted in Nandamudi,Israel.,Ph.D.,Perceptions and Policy Cho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India:A Case Study of Indo-Pakistan War of 1965,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1998,p.141.

[166]程瑞声,《南亚的热点克什米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第95页。

[167][美]理查德·尼克松著,《尼克松回忆录》,裘克安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05页。

[168]杨公素,《沧桑九十年:一个外交特使的回忆》,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283页。

[169]Stebbins,Richard Poate,Documents on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1965,New York:Harper&Row,1966,p.113.

[170][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251页。

[171]Khaled,Amm Saifuddin,Ph.D.,Geopoliticsand regional reality: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Kashmir dispute between India and Pakistan,1947-1954,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1990,p.278.

[172]杨公素,《沧桑九十年:一个外交特使的回忆》,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282-283页。

[173]《中国政府复照印度政府提出严正要求:文到之日三天内拆除中锡边界印军入侵工事,立即停止印军一切入侵活动并保证不再骚扰》,《人民日报》,1965年9月17日第1版。

[174]Lamb,Alastair,Kashmir: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Hertingforbury:Roxford Books,1991,p.267.

[175]Ibid.,p.268.

[176]Stebbins,Richard Poate,Documentson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1965,New York:Harper&Row,1966,p.114.

[177][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259页。

[178]Lamb,Alastair,Kashmir: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Hertingforbury:Roxford Books,1991,pp.265-266.

[179][巴]佩尔韦兹·穆沙拉夫著,《在火线上:穆沙拉夫回忆录》,张春祥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180]孙武孙膑著,《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骈宇骞等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20-22页。

[181][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266页。

[182]上引书,第270-271页。

[183][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275-276页。

[184]Sympson,Patricia Colway,Ph.D.,The Kashmir Dispute in World Politics,ST.John's University,1968,pp.177-178

[185]Lamb,Alastair,Kashmir: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Hertingforbury:Roxford Books,1991,p.271.

[186][巴]阿尔塔夫·高哈著,《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290页。

[187]上引书,第286-287页。

[188]上引书,第30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