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兰吉特·辛格大君去世之后,锡克帝国陷入宫廷阴谋和军阀混战之中。古拉伯·辛格是个善于把握时机的乱世枭雄,在他的两个弟弟宰相迪雅恩·辛格和大将苏其特·辛格的协助下,利用甚至制造各种阴谋,使锡克帝国连年陷入战争,最后成功地瓦解了它,取而代之的是多格拉家族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
第一次英阿战争[31]爆发之后,战斗主要在阿富汗境内进行,英国当时在印度的行政中心还在加尔各答,它的后方基地距离前线很遥远。锡克国恰好位于英印帝国和阿富汗之间。1841年,英军在贾拉拉巴德被阿军围困,英国政府向锡克国求援,但拉合尔政府不愿意提供帮助。古拉伯·辛格预见到英国人将成为南亚次大陆的新霸主,知道这是获得英国坚固友谊的良机,因此急切地向英国政府表示,他个人愿意向英国提供所有帮助,条件是由此而得的恩惠只回报给他个人,而不能给拉合尔政府[32]。身处困境的英国人紧紧地抓住他伸出的友谊之手。古拉伯·辛格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不仅使原来积极反英的锡克军队改守中立,还为英军献计献策,提供物资援助。英印政府为此在1842年4月8日向他颁发奖状,并考虑酬谢他[33]。古拉伯·辛格由此与英国人建立了友好关系,他们开始合作上演了一出经典的现代国际版“假道伐虢”大戏。
1843年兼并信德之后,英国人把征服矛头指向印度最后一个独立国家锡克帝国。1845年11月,英国发动了第一次英锡战争(1845-1846),开始渡过萨特累季河进攻旁遮普。帕蒂亚说:“英国人征服印度更多的是依靠阴谋诡计来实现目标,而非单纯地使用他们的军事力量。”[34]他们在兼并锡克帝国的过程中无疑很娴熟地使用了这一策略,与古拉伯·辛格相互勾结,顺利地瓦解消灭了它。锡克帝国的栋梁之材都在宫廷阴谋和军阀混战中纷纷死去,其中包括迪雅恩·辛格和苏其特·辛格,古拉伯·辛格成为硕果仅存的豪强之士。当战局陷入困境的时候,拉合尔王室被迫邀请古拉伯·辛格在1846年1月27日就任首相。西瓜偎大边,古拉伯·辛格相机背叛旧领主,效忠新霸主。拉克罕帕尔说:“在(就职)第二天的阿利沃尔战争之后,他向锡克人强调与英国人保持和平的必要性,从而使处于劣势的英国人赢得喘息的机会;他还建议,锡克人击溃英国人最好的方式是,让强大的锡克步兵团离开防护战壕,同时调离骑兵去向德里进攻,从而使锡克步兵团置于英国人的火力攻击之下,惨遭失败。”[35]这种舍长用短的战法无异于送肉上砧。其实,古拉伯·辛格与英国早就达成谅解,以消极抵抗的方式支持他们攻入拉合尔,事成之后帮助他脱离锡克国。就是在这种可耻的叛国背景下,素伯龙战争在1846年2月10日爆发了,英国人在2月15日大获全胜[36]。
第一次英锡战争以锡克人的失败而告终,但锡克国并未被消灭,其实力尚存。1846年3月9日,英国东印度公司与锡克国签署了《拉合尔条约》。其中对克什米尔问题有重大影响的有如下几条:
第3条:拉合尔大君向东印度公司永久地割让,位于毕斯河与萨特累季河之间全部的要塞、领土、河谷冲积地和乡村的权利以及山丘和平原的主权。
第4条:因为英国已经要求拉合尔邦赔偿战争的丧失,除割让第3条所记述的领土外,还需支付1500万卢比的补偿;并且由于拉合尔政府没能在此时全数支付,或向英国政府对其最终支付作一个令人满意的安全保证;作为1000万卢比的等价替代物,大君将毕斯河与印度河之间山区国土中的要塞、领土、权力以及利益,包括克什米尔省和哈扎拉省,全都永久地割让给东印度公司。
第12条:考虑到查谟王古拉伯·辛格向拉合尔邦提供的服务,促成拉合尔和英国政府之间恢复了亲善的关系,(拉合尔)大君因此同意承认古拉伯·辛格王的独立主权,这些山区中的领土和辖县也将通过古拉伯·辛格王和英国政府之间缔结的单独协定而转交给他,由于从已故卡拉克·辛格大君时他就已经存在的对英国的依附关系:以及考虑到古拉伯·辛格王的良好操行,英国政府也同意承认他在这些版图上的独立地位,并且同意他具有与英国政府缔结单独条约的特权。[37]
这样,锡克王室不仅向英国割让了大批领土,还被迫承认查谟是一个主权国家。当然,英国也承认查谟的主权地位。英国打算把从《拉合尔条约》第4条中获得的领土等价转卖给古拉伯·辛格,但后来又将其中的库鲁和曼德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减少了四分之一的要价。1846年3月16日,英国政府正式与古拉伯·辛格签订《阿姆利则条约》,其中前四条内容如下:
第1条:英国政府以独立占有的方式向古拉伯·辛格大君及其男性继承人转让和移交,位于印度河东部和拉维河西部之间的全部丘陵或山区国土以及它们的附属地,包括昌巴但排除拉胡尔。根据1846年3月9日《拉合尔条约》第4条的规定,拉合尔政府向英国政府割让了领土,上述地区是其中的一部分。(www.xing528.com)
第2条:前述条款转让给古拉伯·辛格大君地域的东段边界,应该由英国政府和古拉伯·辛格大君各自任命专员,经过勘查之后进行标明,双方将以单项约定的方式予以划界。
第3条:考虑到前述条款规定的适用于古拉伯·辛格大君及其继承人的转让,他将向英国政府支付总额为750万卢比的资金,500万在本条约批准之时交付,250万在本年度即1846年10月1日之前付清。
第4条:没有英国政府的协作,古拉伯·辛格大君的领土范围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予以更改。[38]
《阿姆利则条约》是《拉合尔条约》的续约,标志着第一次英锡战争结束,英国人正式把克什米尔等地卖给古拉伯·辛格。通过这两个条约,英国确立了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主权地位,扶植了一个脱离锡克帝国的亲英政权。这样,英国人把印度教徒的统治强加在穆斯林头上,从而在次大陆的英国权力的两个继承者之间撒下了激烈争吵的种子。[39]
尽管拉合尔王室被英国政府逼迫把克什米尔等地区卖给了古拉伯·辛格,但锡克国驻克什米尔的省督谢赫·伊马目--乌德--丁拒绝接受这一改变,数次打败古拉伯·辛格派去的接收官员。直到1846年11月9日,古拉伯·辛格才在英国和拉合尔王室的军队帮助下,建立起对克什米尔的有效控制。因此,不仅他对克什米尔的头衔,而且他对克什米尔的实际拥有,都完全是在英国的帮助下才实现的。[40]第二次英锡战争(1848-1849)之后,锡克帝国彻底瓦解。1849年3月29日,英国宣布把旁遮普并入英印领地,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由印度总督直接统治。
随着锡克帝国的瓦解,多格拉王室逐渐取代锡克人,成为克什米尔的实际统治者。英国无意占领克什米尔而把它卖给古拉伯·辛格,这是基于多种因素考虑的。首先,在英国对阿富汗用兵和兼并旁遮普的长期战争中,古拉伯·辛格多次帮助它,对于它取得胜利居功甚伟。英国曾经答应酬谢他,克什米尔就是其中的交易品。所以,转售克什米尔只是英国兑现承诺而已。其次,因为长期的征服战争,英国在财政上已经难以支撑新的军事行动,至少暂时要避免再进行战争。第三,当时旁遮普还没有完全被征服,锡克人还有一定的实力。英国此时的主要目的是分裂锡克帝国,把其领土的山区部分从平原部分割裂出去,以此削弱它[41]。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克什米尔山高路险、易守难攻,距离英军基地和英印行政中心加尔各答非常遥远,中间还隔着查谟和旁遮普,英国如果在没能控制这两个地区的形势下对克什米尔用兵,不但难以取得预期目标,还很可能损失既得成果。所以,当时英国驻印度总督哈定勋爵曾经说:“如果我们去占领克什米尔,会有多方面的不利。这会使我们和许多有势力的酋长发生冲突。为着要进行这样的战事,势必要在远离我们的后方省份和军事资源中心的地方布置大规模的军事机构。这样做会使我们边界线的长度,照目前的规模加倍也不止。我们要处处设防,而且绝难防守。用这样的办法去大量增加领土,结果会得不偿失。”[42]为了避免因吞并克什米尔而树立强敌、花费金钱和增加责任,时任印度总督甚至认为,谁企图并吞克什米尔,就应当“受到惩罚,而不是封官晋爵”[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