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拉伯·辛格:封号与早期扩张

古拉伯·辛格:封号与早期扩张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年,古拉伯·辛格帮助兰吉特·辛格征服了尤素福部族,夺取了印度河流域的战略重镇白沙瓦;迪雅恩·辛格被任命为王室总管,后来又出任首相,具有重要的决策影响力。因此,古拉伯·辛格决心兼并拉达克。占领拉达克后,古拉伯·辛格又把目标瞄向了拉达克北面的巴尔蒂斯坦。

古拉伯·辛格:封号与早期扩张

克什米尔位于兴都库什山脉的萨特累季河流域。1587年,莫卧儿帝国的阿克巴皇帝征服克什米尔,使它成为莫卧儿帝国的一部分。随着莫卧儿帝国的衰弱和分裂,其驻克什米尔总督日益恣意妄为,欺凌百姓。克什米尔与岗德赫拉(Gandhara,包括英属印度的西北边境省和阿富汗东部)地区的人民数千年来一直有着密切的文化政治联系,彼此把对方看作甘苦与共的平等朋友,并且都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克什米尔人向阿富汗国王艾哈迈德·沙阿·杜兰尼求助[6]。1752年,阿富汗出兵克什米尔,把它置于杜兰尼帝国的统治之下。到19世纪初,杜兰尼帝国的管辖范围已经扩展到整个印度河流域,包括木尔坦、白沙瓦以及附近的山区省县[7]

莫卧儿帝国衰落后,印度北部旁遮普地区的锡克人[8]逐步壮大崛起。锡克人传统的统治方式是分为12个战士社团,由各自的酋长来管辖,处于分裂状态。其中之一的苏卡尔恰基亚社团在兰吉特·辛格统治时期(1799-1839)日益强大。兰吉特·辛格在1799年从阿富汗的杜兰尼王朝获得王的爵位;1801年占领拉合尔城,把它定为锡克国的首都,并自封大君[9]。兰吉特·辛格逐步结束了旁遮普锡克人政权林立的状况,统一了萨特累季河以北至印度河地区。在他统治时期,锡克国因其强大又被称作锡克帝国。

兰吉特·辛格把自己的领主杜兰尼王朝赶出印度河流域之后,又把目光对准了附近的克什米尔。他利用阿富汗内乱的机会,在手下大将古拉伯·辛格(Gulab Singh,1792-1858)的主攻下,在1819年7月19日攻入克什米尔谷,把它并入锡克帝国。古拉伯·辛格是克什米尔南面查谟地区的印度教徒,属于拉吉普特(Rajput,意思是“王的子孙”)种姓米恩系的多格拉族,在1809年投奔兰吉特·辛格,并把自己的两个弟弟迪雅恩·辛格和苏其特·辛格引荐给他。这三兄弟全都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为锡克国的攻城略地立下汗马功劳,长兄古拉伯·辛格尤富城府、深沉阴险。

1819年是多格拉家族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古拉伯·辛格帮助兰吉特·辛格征服了尤素福部族,夺取了印度河流域的战略重镇白沙瓦;迪雅恩·辛格被任命为王室总管,后来又出任首相,具有重要的决策影响力。为了奖赏多格拉家族为锡克国作出的贡献,兰吉特·辛格在1822年6月封古拉伯·辛格为查谟王,迪雅恩·辛格为蓬奇王,苏其特·辛格为拉玛纳嘎王。这三个兄弟诸侯都附属于锡克帝国,在拉合尔朝廷中位高权重。

查谟是个窄小贫瘠的地方,只有一千多平方公里,其中很多地方还是山区。它作为一个领土政治概念并逐渐发展成为查谟王国,其边界是经过逐步而持续地兼并周边地区而形成的[10]。古拉伯·辛格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梦想建立一个强大的中亚帝国,受封后就开始筹划对外扩张,他到1825年已经征服了查谟境内的所有山区;到1827年的时候,他已经控制了查谟北边的利亚兹、基希德瓦尔、拉佐里、萨马斯和阿纳斯,加上苏其特·辛格的采邑拉玛纳嘎,迪雅恩·辛格的采邑蓬奇,以及迪雅恩·辛格的长子希拉·辛格的采邑迦什罗塔,查谟与克什米尔谷之间的所有地区都处在多格拉家族的有效控制之下[11]

扫平了通向克什米尔的道路之后,古拉伯·辛格辖地的南面是英属印度,西面和北面是其领主锡克帝国的版图。所以,他就把目光对准了基希德瓦尔东北面的拉达克。拉达克是我国西藏阿里地区西边以列城为中心的一个王国,属于阿里三围之一[12],当时被西藏地方当局辖制。拉达克的北部是喀喇昆仑山脉,西边是吉尔吉特和阿斯托里,居民信仰藏传佛教,尊奉达赖喇嘛为宗教领袖。这里气候寒冷、地广人稀,在历史上是连接中亚和南亚、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枢纽。当时闻名世界的奢侈品克什米尔披肩的原料,就来自于西藏西部的山羊细绒。因为拉达克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的物产矿藏,古拉伯·辛格对它垂涎三尺。

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人在萨特累季河上游的科特噶尔建立了一家纺织厂,拉达克人便把山羊细绒直接卖给他们,减少了协议中的输给查谟的数量。羊绒贸易可以带来巨额的收入,而且据传拉达克的鲁赫塔克蕴藏着丰富的黄金、硼砂硫磺和矿盐,并且还有繁荣的贸易市场,每年吸引大量来自中亚各地的商人[13]。因此,古拉伯·辛格决心兼并拉达克。1834年7月,他以拉达克违反羊绒协议为名,派心腹索热瓦尔·辛格将军带兵入侵拉达克。为此,他秘密地咨询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意见,被告知英国政府对他们的远征并不反对[14]。配备优良武器之后,索热瓦尔·辛格率领一万多人入侵拉达克的普日,废除了拉达克王。

兰吉特·辛格大君对古拉伯·辛格侵略拉达克十分反感,指使锡克国驻克什米尔的省督米罕·辛格煽动拉达克人起义,多格拉人在苏鲁的驻军也被歼灭[15]。据藏文资料记载,索热瓦尔·辛格察觉到事情的复杂性,决定低调行事,“他在拉达克立傀儡官员欧珠丹增为王,并与古拉伯·辛格商量派人缴纳了三万卢比的贡赋,这样兰吉特·辛格才承认了古拉伯·辛格对拉达克的征服”[16]。1839年6月27日,兰吉特·辛格去世,索热瓦尔·辛格才派军队去拉达克粉碎敌视多格拉人的势力,牢牢地控制了拉达克的政权。拉达克人多次起义反抗多格拉人的征服,从1834-1840年,多格拉人经过四次反复的入侵和镇压,最终兼并了拉达克。

拉达克遭受入侵时,曾向当时的西藏地方当局求援。时任驻藏大臣文蔚(1834.9.24-1836.2.9)和关圣保(1836.9.5-1839.12.4)拒不发兵援助,终于使西藏的西面门户拉达克落入多格拉人之手。

占领拉达克后,古拉伯·辛格又把目标瞄向了拉达克北面的巴尔斯坦。巴尔蒂斯坦,即唐代的大勃律,在汉文古籍中的名称有八底、巴勒提、巴尔替、罢蒂等,波斯文及乌尔都文多以Tibet-i-Khord相称,意即“小西藏”或“小图伯特”,当地有些波斯文手抄本则径称其为Tibet,首府是斯卡杜。巴尔蒂斯坦和拉达克在地理和人种方面都非常接近,但到19世纪中叶的时候,巴尔蒂斯坦的居民普遍地信奉伊斯兰教。1840年,巴尔蒂斯坦王室发生内乱,被废黜的王储穆罕默德·沙阿向索热瓦尔·辛格求助。索热瓦尔·辛格率领由查谟人和拉达克人组成的军队开进巴尔蒂斯坦,打败时任国王穆罕默德·阿里·汗(穆罕默德·沙阿的同父异母弟弟),支持穆罕默德·沙阿夺得王位,并借此机会在巴尔蒂斯坦驻军,兼并了这一地区[17]

拉达克和巴尔蒂斯坦的相继得手,使古拉伯·辛格获得大批军队和其他资源,滋长了他进一步侵略中国领土的野心。据后来被抓捕的拉达克俘虏供认,古拉伯·辛格本来想先侵略新疆,后侵略西藏。据时任驻藏大臣孟保(1839.12.4-1842.12.4)记载:“因拉达克部落与叶尔羌连界,意欲前往滋事。嗣因叶尔羌路途稍远,遂有拉达克头人古朗堪商同借朝雪山为名,先占得唐古特金厂,再占前后藏地方。彼时粮草更必丰足,再往叶尔羌滋事。森巴头人倭色尔遂调该贼本部落并拉达克、八底部落数千贼众、大小贼目五十余人,俱聚集于拉达克协里地方。于上年(注:1840年)四月间,先派马队四五百人前来,各贼目复带贼众分占唐古特地方五处。”[18]古拉伯·辛格想掠夺西藏财富和垄断羊绒贸易,阻止羊绒运入拉达克南边的英属印度领地巴沙赫。此外,兰吉特·辛格去世后,他摆脱了政治制约,并控制了拉达克和巴尔蒂斯坦等地;其次,他还企图吞并西藏以及新疆的叶尔羌,在中亚建立一个独立的王国;此外,他与英国之间也有矛盾。当时英国的势力已经向旁遮普渗透,古拉伯·辛格企图在拉达克至尼泊尔之间建立一系列要塞,并竭力劝说尼泊尔参与这一事业[19],以便抗拒英国势力的侵入。

1941年5月,古拉伯·辛格派索热瓦尔·辛格率领由多格拉人、拉达克人和巴尔蒂斯坦人组成的联军共七千多人,假借朝拜雪山圣湖的名义,分三路侵入阿里地区。西藏人称多格拉人为sing pa或seng pa,汉文译作“森巴”[20],所以他们对西藏的侵略在历史上叫作“森巴战争”。查谟军队很快推进到阿里地区,“占去堆噶尔本、茹妥营官寨二处,并称西藏所属之芒玉纳山以外皆系拉达克从前所管界址,是其意在得此望彼。惟查芒玉纳山距藏三千余里,芒玉纳山以外距拉达克部落以前七百里。”[21]战争初期,由于缺乏准备、武器落后和力量悬殊,藏军屡遭败绩,查谟人则迅速推进,几乎占领了整个阿里地区。但随着藏人整军反击,以及驻藏大臣孟保的积极援助,西藏官兵同仇敌忾,凭借数九寒天连降大雪的佑助,在玛旁雍错湖(即圣湖)南面的多玉设下埋伏。1941年12月10日,双方展开大战,12日藏军刺死索热瓦尔·辛格,大败查谟军队,直追击到列城附近的顿姆热才安营扎寨。多玉之战后不久,多格拉王室又派遣索热瓦尔·辛格的妻子再度进军阿里,又一次遭到惨败,索热瓦尔·辛格的妻子被迫要求停战讲和。(www.xing528.com)

英国政府对古拉伯·辛格侵略西藏到底持何种态度,中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印度学者帕尼卡尔认为:“当索热瓦尔·辛格进军西藏时,英国政府变得忧虑起来。因此,他们请拉合尔王谢尔·辛格要求古拉伯·辛格撤出拉萨领土。1841年12月10日,英国驻拉合尔代理的副手亚历山大·肯宁汉上尉被挑选前往拉达克,以便监督查谟军队撤离西藏领土。但在命令到达之前,索热瓦尔就失败身亡了。”[22]恰克拉瓦提认为:“这一事实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英国人为何在(后来的)《阿姆利则条约》中会限制古拉伯·辛格随意进行扩张。很明显,东印度公司决心不以西藏为代价,而让古拉伯·辛格把他的统治扩展到那里。为了防患于未然,英国成立边界委员会划定克什米尔和中国西藏的边界。”[23]但中国学者陆水林认为:“古拉伯·辛格对西藏的侵略,是他卖身投靠英国殖民者的表现,在英帝国主义许可下进行的,配合了英帝国主义正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侵略。”[24]

这两种观点看似针锋相对,其实并不矛盾,而是它们所讲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同。英国人应该是在早期纵容古拉伯·辛格侵略西藏,后来又想阻止它,两个行动的目标是一致的。推测英国起初支持古拉伯·辛格侵略西藏的依据有二:其一,正如前文所述,英国曾经支持他侵略拉达克,向他提供了先进武器。其二,1846年4月29日,第二次英锡战争还在进行时,廓尔喀国王在给驻藏大臣的信中说:“英吉利同森巴打仗,前已打过数次,刻下英吉利胜过森巴一次。想小的与森巴乃是临封,若英吉利再胜,将森巴之地占去,那时只剩小的的极小之地,恐他还有贪想大皇帝中国地方哩。况此前五六年上,有英吉利在我国中住的头人名哈杂萨纳,向小的回称,我们帮你四千兵马,你们去取西藏地方。”[25]按时间来推算,“此前五、六年”刚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和森巴战争期间。英国人既然愿意支持尼泊尔侵犯西藏,当然也会支持古拉伯·辛格。同时,古拉伯·辛格与英国还有矛盾,所以,英国并不希望他取得太大的胜利,影响自己的全球布局,而是希望把事态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时间上看,英国是在1841年12月10日派亚历山大·肯宁汉前往拉达克执行命令,这时鸦片战争已经接近尾声。1841年5月37日,英国已经和清政府签订了《广州和约》,基本实现了它当时的目标,鸦片战争本来应该就此结束,只是英国后来贪心不足又反悔,把战争又延续了一段时间,最后以签订《南京条约》作结。所以,英国应该是起初纵容古拉伯·辛格发动森巴战争,从西部侵犯骚扰中国,以策应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发动的鸦片战争。英国确信鸦片战争胜利之后,又派人去阻止古拉伯·辛格,以防他取得过大的胜利而损害自己在中国的利益,只是由于索热瓦尔·辛格过早地失败而作罢了。

索热瓦尔·辛格的妻子率军侵犯西藏失败之后,查谟当局又对西藏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骚扰,都遭到失败。这使古拉伯·辛格终于认识到,在遥远的冰雪覆盖的西藏作战,不仅耗资甚巨,而且所得不抵所花费的人力和物资。他也似乎觉悟到,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对它的干涉将冒犯中国人,其结果将是自己被逐出拉达克。此外,拉合尔的锡克人这时似乎依然完整无损,其政敌的影响日益上升,这使得他在远离自己基地的地方卷入军事冒险变得不利且失策。因此,古拉伯·辛格放弃了在越过拉达克之外地方的军事行动,开始与中国皇帝的代表西藏地方当局进行谈判[26]。1842年9月17日,查谟和西藏代表正式签订和约。

在一百多年后中印边界冲突期间,印度以查谟和西藏签订的和约作为一项法律文件,妄图以此证明其对阿克赛钦主张的合法性,使它成为中印领土争端中的一个大问题。鉴于查谟和西藏签署的这项条约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形成过程中以及中印关系史上的重要性,笔者试着把它翻译出来。笔者掌握该协议的藏文英译本、波斯文英译本、波斯文汉译本[27]三种译本。波斯文的正文部分应该比较简单,因为其英译本和汉译本的内容都比较简略。以波斯文汉译本为参照,笔者试着把另外两个版本翻译出来。藏文英译本转汉译的内容如下:

在毗迄罗摩纪元1899年頞湿傅庾阇月二日(注,即西元1842年9月17日)这样一个吉祥的日子,神圣的达赖喇嘛及其官员的代表,中国皇帝的军官索康嘎伦和笔喜戴蚌为一方,古拉伯·辛格大君的代表,哈里·昌德丞相和拉塔努将军为另一方,在拉萨讨论了相关措辞并签订了本项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并在三宝面前发誓:

缔约双方决定摒弃过去的分歧和不愉快,并着眼于在两王之间建立永久的友谊和团结。尊贵的古拉伯·辛格大君和尊贵的拉萨领袖喇嘛签订的本项和平条约恢复了他们原有的关系,今后双方将没有理由在各自的边疆上相互敌对。尊贵的大君主公宣布,并请求三宝作他的证人,他将不会违背本协议中的条款。双方一致同意,拉达克的两位兄弟国王和王后应该平安地留住在拉达克,但他们不能沉湎于任何阴谋诡计当中,除非是促进西藏和查谟两个民族之间发展友好的关系。拉达克人将一如既往、永不中断地按期向神圣的达赖喇嘛进奉年贡,而尊贵的大君将不得干涉此项安排。双方的商品如茶叶、羊毛等出口不得受到限制,两地之间的贸易应按旧有既定传统来进行。拉达克政府应该一如既往地向西藏政府的采购员提供交通运输便利和食宿供应,而西藏政府也将为来西藏进奉年贡的拉达克人做同样的事情。双方一致同意,拉达克今后不应再给西藏政府惹麻烦。我们将遵守我们向三宝和迦特里女神许下的诺言,由此尊贵的大君主公和拉萨政府将维持兄弟般的友好关系。[28]

与藏文英译本比较而言,波斯文英译本也相对简略,而且稍有出入。为了能对该历史性文件有全面了解,现在也把它的正文部分翻译如下:

双方一致同意并在神面前发誓:古拉伯·辛格大君与中国皇帝及拉萨领袖尊贵的喇嘛将保持友好直至永远:不违反既已达成的协议,并请神做监督,而且我们将尊重拉达克与西藏之间古已确定的边界,目前及将来不得对此持有异议。今后,我们仍将取道拉达克来进行披肩、羊绒和茶叶贸易;若有尊贵的大君的敌人进入我方领土和散布反对大君的言论,我们将置若罔闻并且不允许他留在我们国内;凡是拉达克商人进入我方领土,将不会受到阻挠。关于拉达克的固定边界以及保持披肩、羊绒和茶叶的贸易商道畅通之问题,我们将只按本次会议规定的方法来执行。我们请求神来为本协议监证,米恩·库肖尔·查将军(Wazir Mian Khushal Chu,此处甚有疑义。汉文本译作圣湖“玛旁雍错湖”,藏语的意思是“不可战胜之湖”。根据上下文背景,汉文译法似乎较为可信)可以作证。[29]

从这两个文本来看,查谟和西藏的和约更像是一个停战协定,着重强调了贸易互惠,但没有涉及领土划分的问题,它标志着森巴战争正式结束。

古拉伯·辛格征服西藏的狂想虽然惨遭破灭,失去了进军拉萨的机会,但印度历史学家还是热情洋溢地为他歌功颂德:“在冰天雪地里连续进行六次战争之后,他征服了拉达克和巴尔蒂斯坦。这是印度历史上无可媲美的开疆拓土。”[30]由于这是印度人第一次把拉达克和巴尔蒂斯坦纳入自己的统治,从这个角度看来,古拉伯·辛格的业绩的确影响深远。颇为反讽的是,正是古拉伯·辛格的巨大成就为一百多年后的印巴战争埋下了种子,也为中印冲突增添了催化剂,极大地恶化了印度的国际环境,从而延迟了它的现代化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