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仁学的重要性

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仁学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指二人(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关系。孔子将“爱人”这种源于血缘、出自内心深处的平和、谦恭和亲热之情,向社会扩展为一种相当普遍的感情,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的学说,表现在《论语》里,关键词就是礼(乐)、仁(义)二字。(礼治的基础一是神灵,二是亲情。孔子创立了“仁”(义)的学说。

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仁学的重要性

“仁”的概念在孔子以前已经出现,《说文·人部》:“仁,亲也,从人从二。”即指二人(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关系。但孔子第一次对这种亲爱关系的实际内容以及它与政治伦理原则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系统的阐发。

1.仁的基本含义

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仁者人也”。仁的基本内容就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将“爱人”这种源于血缘、出自内心深处的平和、谦恭和亲热之情,向社会扩展为一种相当普遍的感情,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

仁爱在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思想体系的产生,对统治者来说,要谋求社会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考虑“人”的要求。孔子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但是他也清醒地看到这一制度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

在孔子看来,仁爱主要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人的内在的道德自觉性,特别看重培养人的德行。“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以下只注篇名);只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才能够“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心中有一种“人”的平等与亲切之情,因为把“人”和“己”视为一体,所以“人”应当尊重“人”。这种以己推人的情感是建立儒家伦理的基石。那么仁爱既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而己”的道德自律,而非谋取利益的手段。

儒家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突出了仁爱的等级差别思想。墨子曾以“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言亲疏尊卑之异也”(《墨子·非儒下》)来概括儒家仁爱观的宗旨,应当说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稍后的儒家经典《中庸》则进一步申明了这一原则。《中庸》称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去声,差等),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和等级的差别决定着人实际被爱的程度,这是社会的宗法等级关系在儒家仁爱思想发展中的真实的反映。

2.仁与礼的关系

孔子仁爱观的直接目的,是想要通过调节上下尊卑间的人际关系,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差别,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政治秩序,防止“犯上作乱”。

孔子的学说,表现在《论语》里,关键词就是礼(乐)、仁(义)二字。礼是什么呢?“礼”字本义是指用来祭祀神灵祖先的祭品,引申为各种场合的礼仪。古代社会中的道德、法律宗教、社会习俗等全部融会于其中。“六经”中的“礼”,包括《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就是国家各个部门的设置、官员的权利和义务、处理各种事务的规矩程序;《仪礼》就是介绍各种场合的礼仪规范,包括冠礼、聘礼、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士丧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凡17篇。几乎士人从出生到去世,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该如何操办,都有明文规定。操办这些仪式的时候,肯定会有音乐演奏,所以“礼乐”往往相提并论。

那么为什么强调这些烦琐的礼仪呢?这些礼仪其实就是古代社会中的道德、法律、宗教、社会习俗的具体体现,这样举办各种活动,一来使得参与者彬彬有礼,关系融洽,二来等级名分得到明确区分,这样上下尊卑判然有序;“礼辨异,乐和同”,既有礼貌,又有和谐融洽的感情,这样对家庭、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在周代末期,“礼崩乐坏”,反映了周王朝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之所以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是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都想发表自己关于形势的看法。(www.xing528.com)

孔子作为一个士人,他感到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希望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所以他一再强调“礼乐”的重要性。顾炎武称孔子:“孔子之大,学周礼一言可以蔽全体。”——“礼乐”关系到治理国家,关系到个人成长

孔子希望复兴周礼,但是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周王室的“礼治”模式肯定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礼治的基础一是神灵,二是亲情。神灵已经过于虚无飘渺,亲情无法战胜利益的诱惑。)但是孔子仍然为此殚精竭虑。那么如何为提倡“礼乐教化”“礼乐治国”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依据呢?孔子创立了“仁”(义)的学说。

原来的“礼”建立在对神灵的崇拜上,孔子讲“仁义”,是希望把“礼”建立在亲情关系、情理关系的双重基础上的。因此具有人性化、理性化的色彩。

孔子所提倡的礼主要是周礼。因为周礼既是借鉴了夏、商两代的统治经验“制礼作乐”而建立起来,同时又是当时惟一可以参照的典章制度。所以,“吾从周”既是一种政治理想,又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和操作性。孔子关于仁、礼的关系的核心命题是“克己复礼为仁”(《颜渊》)。他希望通过各个社会成员对自己的行为的自觉约束来回复到周礼的规范。同时重视这些规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和观念,以及这种思想观念对社会秩序的意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的是形成整个社会井然有序的等级结构;而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活动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是培养人遵循礼节的自觉习惯。如果人们都以践行周礼为己任,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天下便会是一个仁爱和睦的社会,“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同上)。孔子曾两次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礼仪不只是一种动作、姿态和规范,而是象征了一种秩序,保证这一秩序得以安定的是人对礼仪的敬畏和尊重,而对礼仪的敬畏和尊重又依托着人的道德和伦理的自觉,没有这套礼仪,个人的道德无从寄寓和表现,社会秩序就无法得到确认的遵守。礼制是贯彻实施仁爱的手段和保障,仁与礼之间是一种相互发明的关系。

3.仁民与德治

仁民即对民施之以仁。如何对民施之以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统治者自觉地从被统治者的立场出发进行换位思考的结论,目的在于由“我欲仁,仁斯至矣”(《述而》)引出“得众”“使民”,从而实现“忠君”而“弗畔(叛)”。孔子认识到,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有相互尊重的需要。人只有在被尊重的前提下,他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使个人和国家的需要最终统一起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治理国家的不同决策,如热爱并专心工作,节省财用和爱惜民力,中心都是一个“爱”字。而其实施,则又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人格感召和道德表率作用。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由于统治者的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对人民具有极大的号召力,故为政之要在于正己,正人先须正身。弟子子路问政,孔子以“先之”“劳之”“无倦”作答,若需民行,己需先行;而一旦己先行,民不但跟随而行,而且虽劳无怨。“政(正)”的内涵,在儒家是一以贯之,即“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统治按照统治者的示范行为去行动。如此则国家没有不能得到治理的。所以孔子反对单纯采用刑罚镇压的手段来治理国家,因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德治可以使民心服,而心服是社会国家政治稳定的根本保障。

总之,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即爱人,是有等级有差别的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爱。首先,仁爱是以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孝悌为基础的。孔子的忠实弟子有若曾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次,仁爱是以维护贵族等级关系为原则的。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的中心内容是宗法等级制度的反映,克己复礼就是要用礼制来约束自己,遵守等级名分,不犯上作乱。仁爱就是要求下敬上、上爱下,维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的和谐。再次,仁爱要求待人诚实,遵守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忠”,是从仁的正面说的,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恕”,是从仁的反面说的,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次,“仁”除了仁爱的含义外,作为一种道德标准,还有“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内容,这体现了孔子重实践的思想。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仁者,其言也切”“为之难,言之得无切乎”“刚、毅、木、讷,近仁”。孔子又说,能在天下施行“恭”“宽”“信”“敏”“惠”,便是“仁”了。其中“恭”“宽”“信”“惠”属于仁爱的范畴,而“敏”则属于实践的范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