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托创意坊的无结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依托创意坊的无结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主创意坊游戏的开展是师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形成的有效方式,具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促进“无结构”游戏中幼儿谦让行为的发展,教师应作出以下方面的指导。

依托创意坊的无结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游戏是幼儿生活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幼儿的地方,就有游戏的存在,就有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自主创意坊游戏的开展是师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形成的有效方式,具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培养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创意坊游戏促进了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幼儿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幼儿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会不断地结交和认识新的朋友,此外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游戏过程中矛盾和冲突的处理,不断完善自己的交往技能和技巧,从而更好地融入同伴群体中。最后,幼儿在主动分享、合作的游戏氛围中获得社会性交往体验,收获友谊

1.“无结构”游戏促进幼儿互助行为的发展

“互”是指彼此、交互,即表示动作交互进行,“助”是指帮助、协同、辅佐。因此互助是指彼此帮助,关心协作。幼儿的互助行为是指在游戏过程中彼此地位平等的两个人,当其中一方遇到困难时,另一方能够积极予以支持和帮助;同时接受帮助的一方也会在必要时刻帮助施与帮助的一方。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能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在活动中,因为年龄不同和个体差异,幼儿能力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他们知道有的事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当小伙伴遇到困难时,能够出手相助,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 案例5-28 游戏过程中幼儿的相互合作

游戏开始了,中班的鹤鹤遇到了大问题,一直在游戏区里走来走去,嘴里还一直念叨着:“怎么办呢?怎么办呢?”鹤鹤眼前突然一亮,看见同样在游戏区的辉辉,赶紧走过去,对他:“你是不是已经做完花了?”

辉辉说:“是呀,你呢?”

鹤鹤说:“我有一个难题,你能不能帮我一下。”辉辉爽快地答应了。

辉辉说:“你需要哪些工具?”

鹤鹤说:“就是那里的剪。”随后两个小伙伴就开始行动了。

辉辉走到了操作台,问鹤鹤:“你哪里不会剪?”

鹤鹤说:“这里,我剪得太粗心了,总是剪不出想要的形状,但是想要剪精细一点,手指头刻不出来。”辉辉开始刻了,刻得很认真,鹤鹤在一旁认真地看着。刻了一会儿,鹤鹤赶紧和我说:“老师,快来看看,是辉辉帮我的呢!”

我说:“好像有的地方还是没有剪好,得再去剪一下呢!”两个小伙伴又开始剪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当我走过去的时候,鹤鹤叫住了我:“老师老师,快看快看,我们完成咯。”然后鹤鹤转过头去对辉辉说:“谢谢你,帮我把东西刻完了,下次你有困难,我也来帮助你。”

“无结构”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准自然”的游戏生态环境,幼儿在混龄的前提下,自选主题,自定游戏角色和游戏步调,这种自主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幼儿交往的主动性,不同年龄的幼儿学习相互接纳,有利于幼儿间的互助与合作,使幼儿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幼儿间的榜样示范以及团队协作意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为促进“无结构”游戏中幼儿互助行为的发展,教师应做出以下方面的指导。幼儿互助行为的发生首先是建立在幼儿对同伴情感的认知和体验上。只有对同伴的需求有了必要的了解,互助行为才会发生。其中幼儿的“移情能力”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要通过移情训练,提高幼儿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互助行为的发生。

移情训练最主要的方法是角色体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因此,对其进行角色扮演的移情训练是非常合适的。幼儿园开展“无结构”游戏时,应该多为幼儿创设能够进行角色扮演的机会,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不同角色应该持有的态度,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应该适时地对幼儿的感受进行询问和解释,引导幼儿产生正确的情感认知,促进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进而促进其互助行为等亲社会能力的发展。

2.“无结构”游戏促进了幼儿谦让行为的发展

“谦”是指谦虚、谦逊等,“让”是指谦让、退让、辞让,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等。谦让是指谦虚地不肯接受或不肯占先。

幼儿的谦让行为主要是指:当幼儿之间因为某种共同喜欢或需要的物品、角色、空间等资源而产生冲突时,一方主动让给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在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多数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需要为目标。谦让体现了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自己让了别人,别人也会报以同样的关心和帮助,在这样温暖、友爱的氛围中,幼儿的情感也得到了正面的体验,获得愉快的情绪。

◆ 案例5-29 游戏过程中发生的幼儿相互谦让

游戏开始了,大班的宸宸和中班的乐乐组成合作伙伴准备共同完成一幅版画的创作。老师讲解完所有的要点之后,乐乐和宸宸马上投入了创作。宸宸对乐乐说:“我来过版画坊,我会画,你看我的。”乐乐不甘示弱地说:“我也会,让我试试看吧。”说着乐乐就直接爬在桌子上开始作画,宸宸只好在一旁耐心地看着。过了一会儿,宸宸终于忍不住了,说:“什么时候可以让我画画?”乐乐说:“待会儿吧,我画完再给你画。”没办法,宸宸又继续在一旁耐心地等着乐乐。到了拓印的时候,乐乐马上去拿了油墨和滚筒开始拓印了。宸宸站在旁边,看着乐乐。对乐乐说:“你需要帮助吗?我和你一起印,这样会更快。”乐乐答应了。没印几下,乐乐就变卦了。对宸宸说:“你原来参加过版画坊,这次让我多印一下吧。”宸宸说:“好吧,那这次就你多玩一点吧。不过我可以站在你旁边,万一你有什么不会的地方可以问我,我可以帮助你的。”最后,乐乐在宸宸的帮助下拓印出来了一幅特别漂亮的画。

幼儿间的相互谦让是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幼儿可以在对他人的协助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责任意识也得到较大的提升。在混龄自主游戏中,大班幼儿宸宸面对中班幼儿乐乐的请求时所表现出的积极的谦让行为,正是其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大班幼儿的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中班幼儿,促进中班幼儿谦让意识的发展。

谦让是一种美德,幼儿主动谦让行为的发生是其亲社会行为最显著的外在表现。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谦让教育时,应积极与幼儿家长进行合作教育,使幼儿的主动谦让行为能从家庭延续到幼儿园,甚至到之后的社会生活中。为促进“无结构”游戏中幼儿谦让行为的发展,教师应作出以下方面的指导。

(1) 因材施教,照顾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在对幼儿进行谦让教育时,应该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2) 注意观察、及时引导:对于谦让的教育,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幼儿谦让。如果教师要求幼儿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对某些幼儿一味谦让,将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3) 给予表扬、及时强化:当幼儿表现出谦让行为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幼儿体验到愉悦。

(4) 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谦让行为的发展。

3.“无结构”游戏促进了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

《汉语大词典》中对“分享”的定义为:个人与他人一起分着享用、使用和行使。本研究中的分享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受着物质或精神方面的事物。

幼儿的分享行为是指幼儿愿意将自己拥有的东西让他人部分地使用、享受或者是馈赠给他人,即把自己的东西与他人相互使用、享受或拥有。其中,幼儿的分享行为包括食物的分享、玩具的分享、情感的分享等。

游戏是分享教育的有效途径。幼儿学会了协商,也了解到尊重别人及等待轮换的重要性,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实行轮流分享,也为幼儿遵守秩序习惯的养成打下了基础。(www.xing528.com)

◆ 案例5-30 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分享

杨××是中班的幼儿,他经常到体检医院玩。今天的游戏开始后,他一直在“体检医院”的门口徘徊……大一班的Paul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走过来向我反映这一情况。我说:你能过去询问他需要什么帮助,然后尽力帮助他吗?Paul高兴地点点头向杨××跑了过去。过了一会儿,Paul走过来对我说:“老师,那个小弟弟他没有游戏币,所以他不能玩游戏。”我说:“你有没有呢,如果你暂时不用的话,可以先借给他一个游戏币吗?”Paul犹豫了一下说:“可我只剩下两个游戏币了”。我说:“你借出去一个游戏币,还剩下一个游戏币可以玩的。”Paul有些为难,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很豪爽地说:“那我借给他一个游戏币吧,这样他就可以玩游戏了,我也能用剩下的游戏币玩的。”说着,他就去找小弟弟了。在接下来的游戏过程中,Paul还陪同着杨××完成了整个体检过程,在小弟弟不知道要去哪体检、要在哪等候的情况下,Paul总是耐心地引导和陪同,最后陪同小弟弟完成了这个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年长幼儿Paul表现出明显的帮助、关心、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在对Paul家长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Paul的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的“无结构”游戏十分支持。Paul的妈妈说,Paul家中还有一位小弟弟,当爸爸妈妈比较忙的时候,Paul总是会主动地帮助妈妈照顾小弟弟,并且能与小弟弟积极友好地相处,这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幼儿园开展的混龄游戏。

“无结构”游戏中,年长幼儿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还会在游戏活动外的其他生活场景中出现。在混龄游戏中,年长幼儿出于荣誉感和责任心,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自觉性和意志行为,在帮助年幼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自信心与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年幼幼儿在年长幼儿的帮助下其社会孤独现象会得到明显好转,年幼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模仿等方式学习年长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其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为促进幼儿在“无结构”游戏中更好地学会分享,并保持这种分享行为的发展,教师应做出以下方面的指导。

第一,要创设有利于分享的环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指出,学前期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大多数幼儿在这一阶段的语言和行为还是以“自我中心”“直觉判断”为主,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有利于促进幼儿分享的物质环境,例如创设“分享墙”鼓励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照片与大家一块分享。

第二,教师还应该为幼儿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如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和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幼儿能够在相对安全的心理环境中积极与他人交流、沟通和分享,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其次要树立积极的分享榜样。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过程中,同伴、教师、家长的榜样作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无结构”游戏活动中,不同年龄幼儿之间会相互模仿和学习,同伴之间产生的影响甚至比教师和家长的暗示和指导更有效,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分享行为,并进行积极肯定的评价,以促进幼儿分享品质的发展。

4.“无结构”游戏促进了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

合作是指人们共同创作、共同处事,两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联合作战或操作。

幼儿的合作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游戏、学习中,尊重、信任他人,自愿与他人合作,并通过运用表达、组织、配合、分享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实现共同的目标,从而体验合作带来快乐的能力。

善于与人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非常重要的技能和素质,也是幼儿作为社会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时,需要合作的机会很多。随着游戏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有时能主动向同伴提出一些合作要求,当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同伴的支持,并产生了积极愉快的结果后,对巩固和强化幼儿合作行为、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扮演自己的角色时也都全力以赴。同时,他们还学会了倾听他人、容忍不同的意见,学会接纳他人想法、轮流参与以及向他人表达胜利的喜悦等。

◆ 案例5-31 游戏中的幼儿合作

游戏开始了,当其他小朋友都在搭建积木的时候,中一班涵涵跑了过来。涵涵:“老师,我搭的高架桥倒了,快来帮我,快来帮我。”我对涵涵说:“快自己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涵涵一个人在那里捣鼓了很久,还是找不到好方法。这个时候,中二班的浩浩走了过来……浩浩对涵涵说:“我来帮助你吧!”两个人试图用一根长积木把高架桥的一端顶起来,终于,高架桥的一边恢复了原貌。但是剩下的一半却怎么也搭不好了。浩浩和涵涵陷入了困境。这时,大班的阳阳走过来了,他看了看浩浩和涵涵搭建好的高架桥的一半说:“你们在干什么,需要什么帮助吗?”于是三个人讨论了起来。最后阳阳说:“咱们平时看到的高架桥的两边都是建在高高的石灰墩上面的,这样它才会更牢固,而且搭高架桥的时候得两边一块搭才能搭好,不能先搭这边再搭那边的。”涵涵和浩浩听了阳阳的建议后邀请他一块建造高架桥。之后,经过三个小伙伴的齐心协力,终于搭成了一座既牢固又美观的高架桥,三个小伙伴都高兴地为他们的杰作鼓起了掌。

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是指幼儿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与同伴相互配合与协调,试图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过程。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教师没有急着动手帮涵涵重新搭建高架桥,而是选择让他先自己思考;与此同时,教师在不经意间也为涵涵、浩浩、阳阳的合作创造了一个必要的空间。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向后退一步,为幼儿创设更大的学习探索的空间,鼓励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学会与同伴合作,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为了使幼儿能够在“无结构”游戏中更好地学会合作,并保持这种合作行为的发展,教师应做出以下方面的指导。

第一,教师要善于运用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合作的成果与快乐。教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需要通过不同幼儿间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另外,在游戏材料的提供上,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供应,以免因材料的短缺引发幼儿间的冲突,影响幼儿之间的合作。

第二,教师积极鼓励幼儿在讨论合作中解决问题。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在日常活动、游戏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幼儿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感受和体验,但是幼儿自己通常不能明显感觉到这种积极的情感,因此教师在看到幼儿能与同伴友好配合地玩耍、相互合作或给予帮助时,应该及时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快乐,这样才会加强幼儿对合作行为更深层的认识。

(二) 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创意坊游戏是自主开放的,同一个主题下,幼儿利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式可以变换出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儿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不同的材料,从兴趣入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玩的过程中创造出有他们自己想法、富有童趣的作品。

◆ 案例5-32 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创意

小J一直都是很有想法的女孩子,来到玩泥坊后,每次都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创作出来,而且都很出彩。今天小J饶有兴趣地做起春天的花朵。小J很快就把花的形态做了出来。可是光秃秃的花朵看起来并不是很美丽。她看到其他小朋友在拿吸管,也凑起了热闹。可是这个吸管能有什么用呢?小J捣鼓了好一会儿。她这样试试,只是圆形;那样试试,泥就搓通了。看了吸管半天,小J发现吸管的两边是不一样的,一边是圆形,另一边是尖的。于是她便用尖的那头为花瓣插上了许多的“鱼鳞片”。可是光有这样的“鱼鳞片”,也不是特别好看。她继续自我创作。拿了多余的泥巴开始搓条,围绕在花瓣的周围。看了会,觉得这样的效果还不错。于是,一条、两条、三条,就这样泥条相搭,花瓣顿时变得有了许多层次,比起之前的“鱼鳞片”的花瓣形状好看了许多。小J满意极了。

幼儿泥塑创作的过程是他们进行思考创造的过程。可以看出小J在如何装饰花瓣的过程中一直精益求精地思考着,如何用现有的工具和材料创造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吸管,是一种常见的生活工具,与其他的泥塑工具不同,它并不是专业的工具,但是能体现出不一样的效果。幼儿利用我们的吸管,来创造出“鱼鳞片”,发现其实吸管的功能不仅仅只有戳圆这么简单,而是有更多的效果可以做。

(三) 促进了幼儿的手眼协调动作发展

创意坊游戏中,都离不开幼儿的手部动作。比如在染画坊中,幼儿需要用皮筋捆、绑等来完成染布前的动作。在木工坊中,幼儿需要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手眼协调,用适当的力度才能更好地钉钉子,锯木头。布玩坊中,幼儿通过穿针引线,靠双手的配合来进行缝制、剪贴。这些游戏都能有效地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促进幼儿手眼协调发展。

◆ 案例5-33 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发展

布艺坊今天要用不织布来制作零钱包,需要用到针线来进行缝制。天天小朋友今天第一次接触到针线缝制,在李老师示范如何穿针引线后,小朋友开始自己来尝试操作。天天挑了一枚针,拿起线学着老师的样子开始穿,可是怎么穿都穿不上,急着喊道:“老师,为什么我对不到这个小孔,穿不进去呀!”李老师见了,建议天天在挑选针的时候可以先试试穿比较大的针眼。于是天天换了一枚,又开始第二次尝试,一手拿着线,一手拿着针,一次,两次,终于成功了,天天开心地叫起来:“耶,我穿过去啦!”

穿针引线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精细的操作活动,需要幼儿手眼协调,有足够的专注力。天天通过这次活动后,不仅学会了穿针,而且慢慢地开始挑战自己,从穿过针眼最大的针,到现在可以穿过针眼较小的针了,他手部更加灵活了,很有成就感。

(四) 提升了幼儿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艺术表现形式较多是以绘画为主。在自主创意坊游戏中,幼儿能接触到多种艺术形式,还能集合多种艺术形式来完成一件作品。比如幼儿将在扎染坊中完成的布拿到布玩坊中进行布艺贴画、装饰等,通过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手法,提高幼儿的审美体验,从中获得艺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 案例5-34 游戏过程中幼儿的理解能力提高

今天蛋蛋在木工坊里钉钉敲敲完成了一个木头小人。他用水彩笔给木头小人画上了眼睛、鼻子等,然后反复看了看自己的小人,仿佛想到了什么,于是他急急忙忙跑到布玩坊,大声喊着:“李老师,能给我一块布吗?我想给我的娃娃做一件衣服。”原来蛋蛋想到了给自己的木头小人制作一件衣服。蛋蛋拉着李老师去看了他的“娃娃”。然后告诉李老师想要什么样的布。回到坊内后,蛋蛋挑选自己需要的布,给他的娃娃做一件漂亮的衣服。

蛋蛋的这举动让两个工作坊的老师都十分开心。玩布坊和玩木坊相邻,幼儿也能很自主地在区域内走动,区域和区域之间有着很强的流动性。幼儿通过两种艺术表现的形式完成了一件作品,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加丰富美观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