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画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染画包含着扎染、蜡染等这样的传统民间艺术制作,这样的活动对于幼儿的色彩感知、手部精细动作都有着促进和发展作用。而在幼儿阶段,为了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增设一系列的拓展内容,类似渲染、创意画等这样的形式,让幼儿从多方位感知色彩的魅力。
(一) 游戏材料的选择
1. 游戏工具的提供
为了让幼儿对传统的印染工艺有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染画坊提供的一些工具都是专业印染工具。譬如蜡刀、染料等,这些都是扎染、蜡染的专业工具,帮助幼儿更全面地完成操作(图5-81—图5-88)。
图5-81 绣针
图5-82 绣框
图5-83 剪刀
图5-84 蜡刀
图5-85 夹钳
图5-86 小筐
图5-87 手套
图5-88 染料
2. 游戏材料的提供
图5-89—图5-92提供的是扎染及蜡染的一些基本材料。因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对于专业的印染技法并不能很熟练地掌握,我们需根据孩子的需求和能力提供相应的材料。所以利用这些基本的材料,帮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扎染、蜡染技法。
图5-89 弹珠石头
图5-90 橡皮筋
图5-91 棉线
图5-92 蜡
(二) 游戏目标
明确坊内的相关规则,自主进行相关操作。能自主坚持或与同伴合作完成作品。感受坊内活动的乐趣。
安全提示:首先是使用剪刀时不要将剪刀头对着自己或别人;其次是烧好的蜡温度偏高,请不要触碰和晃动蜡锅,以免小手被烫伤;最后是通电的电磁炉温度很高,小手不要去触碰。
(三) 实施与开展
1. 第一阶段:感知色彩
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色彩体验帮助幼儿感知色彩的特性。
难点及措施:幼儿需要认识不同颜色,掌握颜色组合的秘密,例如油水分离、宣纸吸染、色彩融合大变身等活动帮助幼儿构建对色彩的初步感知。
2. 第二阶段:多彩的渲染世界
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1)通过简单的宣纸渲染开始幼儿的渲染之旅,从单色至多色可逐步增加色彩。(2)通过剪、贴、制作等各种方式,拓展渲染的活动内容,帮助幼儿丰富渲染活动的体验。
难点及措施:首先,幼儿需要掌握渲染技巧,使作品的颜色更加丰富多彩;其次,幼儿能够在自己已有作品上进行加工改进,使作品的呈现更加多样化。
3. 第三阶段:奇妙的“印染艺术”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帮助幼儿入门扎染、蜡染的学习。(2)让幼儿学会欣赏、了解、打样、自主操作、冲洗、晾晒等一系列的操作流程。
难点及措施:首先,幼儿通过不断地尝试与体验,了解扎染、蜡染这两种印染艺术。其次,幼儿在活动中互帮互助,合作完成,对幼儿的品质养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 步骤与策略
1. 选择适宜的操作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
例如扎染,常见的方法就有:捆扎法(圆形扎法、折叠扎法),缝绞法(平针缝绞、卷针缝绞),夹扎法(折线夹扎法),任意皱折法。中班幼儿适宜进行捆扎法和任意皱折法。扎一扎、叠一叠,这些简单的操作幼儿在平时的手工活动中早已经掌握,所以对中班幼儿来说并不是难事。在基础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为幼儿增加一些特殊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圆形扎法的运用(将织物揪起一点,用线绳扎紧,可扎成同样大小的花纹,也可由小到大排列)。鼓励幼儿对扎花方法和位置、花纹的样式进行思考,并且画出自己的设计图,使自己创作有一个预期目标。而大班幼儿在中班的基础上,不但要有目的地去创作,还要尝试用缝绞法和夹扎法来表现作品,技术能力上也要有一定提升。
2. 展示幼儿作品,与布艺坊联合创作
因为扎染方式的不同,最后作品的呈现也是丰富多彩,图案各异。那么好看的扎染布艺如果只投放在小区域内岂不是太浪费。结合布艺坊的特性,可以把扎染完成晾干后的作品放入布艺坊再加工制作,添加辅助材料,如毛球、亮片、丝带、扭扭棒等。也可以进行设计、缝制,变成手提包、装饰画、小挂件等等。为了给扎染布情景化的生命力,作品也可以摆放在幼儿的各个角落。
(五) 游戏内容举样
◆ 案例5-18 我的T恤
活动目标:
1. 欣赏各种扎染作品。
2. 了解扎染的基本过程,感受扎染的奇妙。
3. 尝试捆扎大小不同的珠子扎染T恤。
活动准备:
1. 收集纯棉浅色T恤。
2. 各种扎染作品(花布、衣服、围巾、包等)。
3. 材料:大小不同的珠子、玻璃球、皮筋或毛线,染料。(www.xing528.com)
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
谈话:你见过好看的花布吗?为什么好看?
2. 基本部分:
(1) 欣赏扎染。
① 欣赏各种扎染作品,引导幼儿讨论花布上有哪些图案?花布上图案的颜色特点。
② 欣赏用裹珠子的方法扎染而成的T恤,感受图案的奇特。
(2) 教师示范扎染的材料与操作过程。
① 示范扎染的过程,浸泡—晾干—捆扎—浸泡—晾干—烫平,知道用不同的方法。
② 引导幼儿观察制作材料共同讨论材料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学习扎染。
(3) 尝试在T恤上进行扎染,布置图案。
① 鼓励幼儿用大小珠子在T恤上进行扎染,设置图案。
②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并给予指导。
3. 结束部分:
(1) 把扎染的作品晾干的同时,阅读幼儿用书,加深对扎染的认识。
(2) 欣赏同伴作品并点评。分组整理材料作品。
上述活动的技能含量是比较丰富的,有包括裹珠子、浸泡、烫平等,在操作过程中幼儿都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扎染,但是在扎的过程中很多幼儿扎得不够紧,所以导致后期作品染出来都是糊在一起的;而且,虽然这个活动我们安排了两课时,但是我们发现小肌肉发展程度不同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显示的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将这个互动拆分成几个活动开展,一方面可以放慢脚步让幼儿慢慢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让幼儿更专注于扎染活动。
(六) 游戏主题
为保证幼儿在扎染坊顺利地开展“无结构”游戏活动,教师会设定一个主题,幼儿根据这一主题,自主选择玩伴进行相关的创意和游戏活动。下面,我们将介绍3个游戏主题,使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无结构”游戏的 开展。
◆ 案例5-19 五彩渲染
设计意图:玩色,也可以说是孩子们快乐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他们对于色彩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在色彩的变换、融合中,孩子们可以体验到色彩的无穷魅力和乐趣。操作之前,以渲染的活动形式作为过渡,先让孩子体验色彩的特性,学会玩色,再来体验从“纸上的色彩”到“布上的色彩”这样的过程。
过程指导策略:
(1) 提供多种类型的纸供幼儿操作,如餐巾纸、宣纸、铅画纸等等。
(2) 尝试多种折法与方式进行渲染。
(3) 可考虑色彩的搭配等。
幼儿制作的场景:见图5-93。
图5-93 幼儿渲染制作
渲染是一个色彩吸收与绽放的美丽过程,幼儿对色彩在不同材质材料上的吸收特性有着深深的好奇以及跃跃欲试的心态。通过给幼儿提供铅画纸、宣纸、纸巾等材料,让幼儿大胆地去尝试,去感受色彩融合的效应。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折叠,让色彩能有规律地呈现,也会是幼儿有意思的发现。图5-94即是幼儿制作成品的展示。
图5-94 幼儿渲染成品
初期的渲染活动,孩子对于上色、让纸吸收染料的过程十分感兴趣,他们可能对于渲染的多样呈现性是不太在意的,所以呈现的作品色彩是十分鲜艳的,但是呈现出的效果是较单一的。但这是孩子体验色彩活动的一个必经的过程,在后续的活动中,我们也增加了活动形式,例如在渲染活动中融入剪纸,让孩子的渲染作品更加丰富。
◆ 案例5-20 我来学扎染
设计意图:扎染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有多种多样的技法,不同的技法可以染出不同的图案。而在这一种种技法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幼儿的操作有一定的要求,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锻炼他的小肌肉。同时,扎染的制作流程性较强,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过程指导策略:
(1) 提供材料供幼儿学习多种扎染技法。
(2) 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方法。
(3) 按流程逐步细心操作,要求完整性。
幼儿制作的场景:见图5-95。
图5-95 幼儿扎染制作
扎染是一项传统的印染技术,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它有许多的操作技法,能染出不一样的图案。但是在幼儿园,过于专业的扎染操作技法并不适用于孩子的学习与操作。因此,我们经过筛选与调整,采用包弹珠、夹夹子、针线等扎法,让孩子使用能操作但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方法进行扎染体验活动。图5-96即是幼儿制作成品的展示。
图5-96 幼儿扎染成品
幼儿通过学习各种基本的操作技法进行扎染,不一样的操作技法染出的效果、花纹是不一样的。幼儿在初次操作后,对于扎染所产生的兴趣愈发浓厚。通过操作、染色、冲洗、拆解等过程,等待最后的结果,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过程,幼儿也会逐渐积累经验,操作也更加熟练。
◆ 案例5-21 我来学蜡染
设计意图:蜡染同样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和扎染一样,蜡染的制作也具有很强的流程性,学习用蜡刀这种工具来上蜡,要求孩子们很细心,能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同时,在学习了扎染各种操作技法之后,也能在工作坊体验绘画以及防染技术的乐趣。
过程指导策略:
(1) 操作的安全性:教师需多加强调,小手不要触碰和晃动蜡锅。
(2) 上蜡要细心,线条要流畅。
幼儿制作的场景:见图5-97。
图5-97 幼儿蜡染制作
蜡染也是传统的印染技术,它需要专业的上蜡工具。在工作坊的蜡染操作中,起初用毛笔给孩子们进行上蜡时,发现是不适合的,因为高温加热后蜡的温度是很高的,毛笔浸在里面,毛笔头很容易被高温的蜡给熔化掉。因此,经过一次次的调整,还是配备专业的蜡刀,让幼儿进行系统的上蜡操作。图5-98即是幼儿制作成品的展示。
图5-98 幼儿蜡染成品
幼儿通过打样、上蜡、染色、晾干、去蜡等操作,完成自己的一系列蜡染作品。在前期的过程中,可能由于上蜡不均匀,导致最后的图案呈现是不清晰的。但在一次次的操作体验后,幼儿的作品也愈加成熟,线条感也更加流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