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构无结构游戏的设计目标

解构无结构游戏的设计目标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结构”游戏打破了班级、年级的局限,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相互帮助、鼓励和支持,将小家变成大家,形成初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三) 促进社会性发展通过幼儿“无结构”游戏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学习与人合作的技能,享受与人合作的快乐,初步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无结构”游戏的开展依赖于幼儿之间的相互协作才能取得成功。

解构无结构游戏的设计目标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游戏的一切,游戏是自由的。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教师只有把教育目的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一) 培养游戏的态度

游戏态度是一种自由的态度。教育家杜威认为,游戏是指幼儿的心理态度,而不是他的外部表现,游戏态度比游戏本身更重要。游戏态度是一种心智的态度,是一种自由的态度。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由地、主动积极地去探索、思考,与所处环境互动,与周围人互动,幼儿只有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去,才能实现游戏的真正目的,幼儿只有在“我要玩”动机的驱使下,才能形成真正的游戏态度。

首先,“无结构”游戏打破传统游戏的模式,环境——从固定到开放的转变,将整体环境融为一体,以幼儿为主,将游戏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孩子,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变换主题,延伸新的游戏,拓展新的内容,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其次,“无结构”游戏打破材料单一的形式,材料——从固定到互通的转变,将选择材料的自主权交还给幼儿,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替代什么,让幼儿更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

最后,“无结构”游戏打破传统指导的观念,教师——从陪玩到看玩的转变,接纳孩子的行为,理解他们的行为,思考他们的行为产生,“放任”孩子们的游戏状态,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欲望,让游戏真正走进孩子,真正属于孩子。

(二) 培养幼儿的品质

相关研究表明,游戏能充分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应与具有较为熟练技能的同伴合作游戏,而不是独自或与其能力相同的同伴活动。这是因为,在混龄游戏中,合作并非单纯地共同参与游戏,而是较为深刻地理解与他人合作的意义,从而促进其品质的发展。

首先是培养幼儿快乐的集体意识。“无结构”游戏打破了班级、年级的局限,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相互帮助、鼓励和支持,将小家变成大家,形成初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www.xing528.com)

其次是培养幼儿同伴互动的能力。帮助幼儿克服排他情绪和性格孤僻心理,强调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培养与人沟通、融合的能力。

最后是培养幼儿的合作技能。包括学习交流和解决冲突的技巧;每个人在游戏中发挥的价值;为了使游戏更加有趣,我们能做什么,可以怎么做。

(三) 促进社会性发展

通过幼儿“无结构”游戏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学习与人合作的技能,享受与人合作的快乐,初步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关心他人,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

首先促进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发展。在“无结构”游戏中,幼儿能打破陌生感,和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进行交流、分享,如:野炊区游戏、沙水区游戏等。

其次是促进幼儿互助行为的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之间通过互相帮助得以顺利开展的游戏,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丰富他们的经验。

最后是促进幼儿协同能力的发展。“无结构”游戏的开展依赖于幼儿之间的相互协作才能取得成功。游戏的形式多样,如多人游戏(球类区)、小组游戏(涂鸦区)和分散游戏(野战区),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学会调节、整合、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