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卫(85级文学研)
余倩老师喝了一口茶,又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你接着说。”这是1987年秋季的一天在余老师家里,我自认为是当时的新锐青年影评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他认真地听,并不急于反驳我或教授我什么,直到我完全说完了,他先肯定我的思考,指出我的新意,然后帮助我推理,帮助我分析,在推导的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自己思考的片面,意识到老师思维的稳健和老辣,并且年轻而敏锐,老师显然对我们刚学来还未消化就贩卖的所谓前卫理论有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并未做不分青红皂白的否定和排斥,让我不由对老师肃然起敬。
张卫
老师对我们学生的宽容,基于他积极倡导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研讨态度,他写道:“还是契诃夫说得好,大狗叫,小狗也要叫。”“电影理论的出路在于坚持开展百家争鸣,只有平等、自由、公开的百家争鸣,方能自然产生真正的权威……”(《文艺报》1987年12月5日)
余倩老师
老师的学养不仅是博大宽容、兼收并蓄的,而且是敏锐前行的,在那强调文学多于强调电影特性的时代,以《西厢记》的古典文学讲座享誉电影学院和整个电影界的余老师并不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为电影研究立学之本,公然反对“电影就是文学的”的传统观念,他辩证而又直率地表达观点:“把影片看作是电影文学最后完成的形式,认为电影就是文学,对于电影艺术创作来说并非有利,因为既然把电影看作文学就可能以文学性去代替电影艺术的特殊性。”(《电影新作》1983年第2期)他热切地呼吁用电影思维发现生活。他简直是以年青人的探索热情参与电影理论和美学的论战,为电影特性的独立美学呐喊着、争辩着,他心有灵犀地与第四代导演关于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呼吁默契共鸣,为他们逆反“四人帮”极左政治的各种表述擂鼓助力。
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某些电影的谄媚,他虽然不锋芒毕露,但是婉转地抓住脱离生活逻辑迎合极左政治的概念先行,对其针砭、批评……
因而,老师呼吁艺术家秉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现实主义要求毫无粉饰地反映现实人生真相,在现实社会矛盾中发现和坚持社会生活的底蕴,反映人民的愿望。(《电影艺术》1991年6月)(www.xing528.com)
老师的影评要求电影作品符合生活的逻辑、人物的逻辑,即便对在国际电影节上大获成功的导演也不让步,尽管你名声显赫,不符合艺术规律的创作处理我也要一针见血地指摘出来。
在评论电影的过程中,老师当然反感将外国理论生硬地套在中国电影作品上的削足适履,他以身作则地为我们做着影片分析的具体示范,他反对用理论之刀对完整作品做生硬的切割,他总是有血有肉地分析电影人物,有根有据地分析叙事结构,帮助创作者认识到怎样才能使形象和故事更加符合生活的逻辑,从而更加感人,更有说服力……
老师基于文学的出身,其电影评论文笔细致而情感充沛,逻辑严密而不失文采,他的对有些电影形象的分析文字近乎散文:“……她时而安静得如一座美丽坚定的雕像,时而行动如穿梭在暴风雨中的海燕,她身上仿佛蕴藏着祖国大地母亲赋予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凭借着轻纱帐而自由地纵横驰骋。”(《八一电影》1987年第5期)
老师在2003年似乎就对网络时代资本大量进入电影产业后的某些拜金主义的电影创作早有预见:“在媒体上走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不是一时就能得到普遍的认识和理解,但在文化领域,看中时效因而忽视人文精神,过于热衷经济价值,特别冷淡理论学术价值,总不是一种有利精神文明建设,顺应先进文化要求的正常现象”。(《文艺报》2003年4月10日)
老师教我做学问,也教我们面临大变化和大潮流时应有的学术态度。
作者简介
张卫,1985级文学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首映》栏目创始人。编著《电影观众学》《当代电影美学文选》《当代电影理论文选》等多部理论著作。发表过大量电影理论批评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